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论文毕业文章论文毕业文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论文毕业文章论文毕业文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论文毕业文章论文毕业文章.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程设计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专业 1003 班 肖纯 2012 年 12 月 20 日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 1003 班 指导教师:肖纯 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 目: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图示为一位置随动系统,测速发电机 TG 与伺服电机 SM 共轴,右边的电位器 与负载共轴。放大器增益为 Ka=40,电桥增益 K=5测,速电机增益 kt=2,Ra=6,La=12mH,J=0.0065kg.m2,Ce=Cm=0.35N m/A,f=0.2N
2、m s,i=0.1。其中,J 为折 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f 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粘性摩擦系数,i 为减速比。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 等具体要求)(1)求出系统各部分传递函数,画出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并求出闭 环传递函数;(2)求出系统的截止频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设计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角裕度增加 10 度;(3)用 Mat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比较其时域响应曲线有 何区别,并说明原因;(4)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 计算的过程,并包含 Matlab 源程序或 Simulink 仿真模
3、型,说明书 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年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 日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系统传递函数分析 .5 1.1 位置随动系统原 理 .5 1.2 部分电路分 析 .6 1.3 各部分元件传递函 数 .7 1.4 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框图及信号流 图 .7 1.5 位置随动系统的传递函 数 .8 2 位置随动系统的超前校正 .9 2.1 串联超前校正原 理 .9 2.2 校正前系统参数求 解 .9 2.3 超前校正装置系统的求 解 .10 2.4 校正结果检 验 .12 3 校正前后
4、时域响应曲线的比较 .12 4 总结体会 .14 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班指导教师肖纯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初始条件图示为一位置随动系统测速发电机与伺服电机共轴右边的电位器与负载减速比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求出系统各部分传函数画出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并求出闭环传函数求出系统的截止频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设计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并包含源程序或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时间安排指
5、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武汉理工大学自参考文献 .15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1 系统传递函数分析 1.1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 位置随动系统通常由测量元件、放大元件、伺服电动机、测速发电机、齿轮 系以 及绳轮等基本环节组成,它通常采用负反馈控制原理进行工作,其原理图如 图 1 所示。图 1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 在图 1 中,测量元件为由电位器组成的桥式测量电路。负载就固定在电位器的滑 臂上,因此电位器的输出电压 Uc 和输出位移成正比。当输入位移变化时,在电 桥的两端得到偏差电压 U=Ur-Uc,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机,并
6、通过齿轮 系带动负载移动,使偏差减小。当偏差 U=0时,电动机停止转动,负载停止移 动。此时 =表L,明输出位移与输入位移相对应。测速发电机反馈与电动机速度 成正比,用以增加阻尼,改善系统性能。假设是发送电位器的转角按逆时针方向 增加一个角度,而接受电位器没有同 时旋转这样一个角度,则两者之间将产生 角度偏差。相应地,产生一个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得到 Ua,供给直流 电动机,使其带动负载和接受电位器的动笔一起旋转,直到两角度相等为止,即 完成反馈。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部分电路分析 a)自整角机:作为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将角位移或者直线位移转换成模 拟电压信号的幅
7、值或相位。自整角机作为角位移传感器,在位置随动系统中是成 对使用的。与指令轴相连的是发送机,与系统输出轴相连的是接收机。U(t)=k -r(ct()t)=k 在零初(t)始 条下,拉式变换为:U(s)=K 功(s)率 b放)大器:ua(t)=kau(t)-ut(t)在零初始条件下,拉式变换为:ua(s)=kau(s)-ut(s)c)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班指导教师肖纯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初始条件图示为一位置随动系统测速发电机与伺服电机共轴右边的电位器与负载减速比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
8、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求出系统各部分传函数画出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并求出闭环传函数求出系统的截止频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设计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并包含源程序或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武汉理工大学自Td m(t)m dt2+d m(t)dt=kmua(t)在零初始条件下,拉式变换为:(Tms2+s)m(s)=kmua(t)d直)流测速电动机:ut(t)=kd m(t)t dt 在零初始条件下,拉式变换为:ut(s)=kts m(s减)
9、e速)器:c(t)=1 i m(t)在零初始条件下,拉式变换为:1)2)3)4)5)6)7)8)9)(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c(s)=1 i m(s)(10)1.3 各部分元件传递函数 Gus(s)1(s)=a)电桥?)=k s(s b)G(s)大器 2(s)=uau(s)=ka c)G3(s)=ut(s)=kts速机 m(s)d)G m(s)4(s)=机 u)=km a(ss(Tms+1)TaJmm=RR=6*0.0065+0.35*0.35=0.03 afm+CmCe6*0.2 kCm 0.35 m=(Rafm+CmCe)(6*0.2+0.35*0.35)=1.3225e
10、)G5(s)=速器c(s)=1m(si 1.4 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框图及信号流图 1 如图 2 所示为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框图。(11)放(12)测(13)电(14)(15)16)减(17)(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 2 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框图 2.如图 3所示为位置随动系统的信号流图。?km u u 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班指导教师肖纯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初始条件图示为一位置随动系统测速发电机与伺服电机共轴右边的电位器与负载减速比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1、求出系统各部分传函数画出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并求出闭环传函数求出系统的截止频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设计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并包含源程序或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武汉理工大学自 1 图 3 位置随动系统的信号流图 1.5 位置随动系统的传递函数 由图(3)可以写出开环传递函数 G(s)=k kakm5*40*1.3225.1 Tms2+(ktkakm+1)s0.03*s2+(2*40*1.3225+1)s(18)2645 0.03s2+106.8
12、s 闭环传递函数为(s)=5*40*1.3225.1=0.03*s2+(2*40*1.3225+1)s+5*40*1.32250.1 2645(19)=2 0.03s+106.8s+2645 k kakmTms2+(ktkakm+1)s+k kakm8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位置随动系统的超前校正 2.1 串联超前校正原理 串联超前校正的传递函数为:Gc(s)=一般设计步骤:1+aTs,a1(20)1+Ts(1)根据给定的稳态性能指标,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 K。(2)利用(1)求得的 K,绘制未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3)在伯德图上量取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计算为
13、使相位裕度 达到给定指标所需补偿的超前相角?=-0+。其中,为给定的相 位裕度指标,0为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为附加的角度。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班指导教师肖纯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初始条件图示为一位置随动系统测速发电机与伺服电机共轴右边的电位器与负载减速比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求出系统各部分传函数画出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并求出闭环传函数求出系统的截止频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设计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并包含源程序或仿真模型说明
14、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武汉理工大学自(4)选取?m=?,并由 a=1+sin?m求出 a。1-sin?m(5)为使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角出现在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c 上,即 m=c取未校正系统幅值为-10lga(dB)时的频率作为校正后系统的的 截止频率 c。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班指导教师肖纯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初始条件图示为一位置随动系统测速发电机与伺服电机共轴右边的电位器与负载减速比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位置 系统 滞后 超前 校正 设计 论文 毕业 文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