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中医临床路径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医学心理学心理学.pdf
《抑郁症中医临床路径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医学心理学心理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郁症中医临床路径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医学心理学心理学.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郁病(抑郁症)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抑郁症的轻、中度抑郁发作患者。一、郁病(抑郁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郁病(TCD 编码:BNG1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抑 郁症(轻、中度抑郁发作)(ICD-10 编码:轻度抑郁发作:,中度抑郁发作:)(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第 六版,2005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年)。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一五 重点专科协作组郁病(抑郁症)
2、诊疗方案”。郁病(抑郁症)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证 肝郁气滞证 心脾两虚证 肾虚肝郁证 肝胆湿热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 重点专科协作组郁 病(抑郁症)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9-2008)。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郁病(抑郁症)。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w 2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郁病(TCD 编码:BNG110 和抑郁症(轻、中度抑郁发作)(ICD-10 编码:,)的患者。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3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1)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躯体疾病的患者。(2)伴有严重消极观念、有自杀自伤倾向者。(3)儿童和妊娠期妇女。(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 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甲状腺功能(3)心电图(4)胸部 X 线片(5)脑电图(6)心理测量: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汉密 尔顿焦虑评定量表、五态人格评定。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 B 超、经颅多普勒、头颅 CT 或 MRI 等。(八)治疗方法
4、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郁脾虚证: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方药【名称】逍遥散【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柴胡(15 克)、当归(15 克)、白芍(15 克)、白术(15 克)、茯苓(15克)、生姜(15 克)、薄荷(6 克)、炙甘草(6 克)。【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 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 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 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 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
5、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 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 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 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郁病编码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抑郁症轻中度抑郁发作编码轻度抑郁发作中度抑郁发作二诊断依据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第六版年西医诊断协作组郁病抑郁症诊疗方案郁病抑郁症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心脾两
6、虚证肾虚肝郁证肝胆湿热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郁病抑郁症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合郁病编码和抑郁症轻中度抑郁发作编码的患者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躯体疾病的患者伴有严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 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中成药 逍遥丸(2)肝郁气滞证:疏肝和胃,理气解郁。方药【名称】柴胡疏肝散【出处】景岳全书卷五十六【组成】陈皮(醋炒)(6 克)、柴胡(6 克)、川芎(4.5 克)、枳壳(麸
7、炒)(4.5克)、芍药(4.5 克)、甘草(炙)(1.5 克)、香附(4.5 克)。【方解】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 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中成药 柴胡舒肝丸(3)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药【名称】归脾汤【出处】济生方【组成】白术(9 克)、茯神(10 克)、黄芪 12 克、龙眼肉(10 克)、酸枣 仁(10克)、党参(12 克)、炙甘草(5 克)、当归(10 克)、远志(10 克)、木香(10 克)【方解】归脾汤从心脾两脏治疗,方中以黄芪、人参、白术
8、、甘草之甘温 补脾益气;以枣仁、远志、茯神宁心安神,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用木香行 气舒脾,以使补气血之药补而不滞,得以流通,更能发挥其补益之功。就全方 的配伍特点来看,本方虽是心脾同治,但重点在治脾,因为脾是气血化生之源,补脾即可以养心,且脾气得补,则血行得到统摄,方能引血归脾,其方名为“归 脾”寓意可知。另外,本方虽是气血并补之剂,但重点在益气生血。方中黄芪 配当归,即寓有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血自生,血足心自养。中成药 归脾丸(4)肾虚肝郁证:益肾调气,解郁安神。(5)肝胆湿热证:清肝利胆,宁心安神。方药【名称】龙胆泻肝汤【出处】本方之源,尚难确定。暂用见于医方集解【组成】龙胆草(6 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抑郁症 中医 临床 路径 医学心理学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