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教案及讲稿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卫生学.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手足口病教案及讲稿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卫生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教案及讲稿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卫生学.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及讲稿 授课题目 手足口病 授课 对象 全科规培学员 全科转岗学员(任选 1 打)教 师 吴波 职称 主治医师 授课方式 讲座 示教 学时 1学时 教学大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细则(全科医疗科)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 熟悉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疫情概况。2 熟悉手足口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 掌握手足口病分期、重症手足口病的识别。4 掌握手足口病普通型的处理。5 了解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教 学 难 点 掌握手足口病分期、重症手足口病的识别。教 学 重 点 1.掌握手足口病分期、重症手足口病的识别。2.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教学方法手段 1.方法:课堂讲授 1 学时;2.手段:多媒
2、体(结合图表、方案讲述及重要内容的总结性表格,)课后作业等 参考资料 1.教材:王卫平儿科学第 8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XX 年 3 月 2.卫生部办公厅,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XX 年版)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字: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导课】1.利用提问导入本次的课程。2.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概述】一般介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手足口病爆发与
3、 EV71 感染的关系。【病原学】一般介绍 PPT 以图片形式展示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强调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是肠道病毒 EV71 和 CoXA16。【流行病学】一般介绍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传染源。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唾液与粪便。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疱疹破溃后病毒排出。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易感人群: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
4、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发病机制】一般介绍 PPT 以图表形式展示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两次病毒血症。病理生理: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干,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改变,体循环血液进入肺循环,肺动脉高压,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表现】详细介绍 强调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期。普通病例: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
5、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患儿口腔溃疡疼痛,流涎拒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 5d 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重症病例: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 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 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
6、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1min PPT 展示 2min PPT 展示 1min PPT 以图片形式展示病毒。2min PPT 以图片形式展示传播途径。以图表形式展示近年发病率上升以及双 峰 爆 发 流行。3min PPT 以图表形式展示发病机制 及 病 理 生理。20min 1min(20min)PPT 以图片形式展示手足口病皮疹及口腔疱疹。3min(20min)PPT 展示 授课方式讲座示教学时学时教学大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细则全科医疗科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手段参考资料指导老师意见熟悉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疫情概况熟悉手足口病的病因及发病机
7、制掌握手足口病的识别掌握手足口病分期重症手足口病的识别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课堂讲授学时手段多媒体结合图表方案讲述及重要内容的总结性表格课后作业等教材王卫儿科学第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年月卫生部办公厅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一般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
8、或下降。临床分期:第 1 期为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第 2 至 4 期为重症病例(第 2 期为重症重型;第 3 和 4 期为重症危重型)第 1 期:手足口病出疹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 2 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少数 EV71 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 1-5天内 表现为持续高热、中枢神经受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
9、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 CT 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 检查可见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 3 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多发生在病程 5 天内,年龄:以 0-3 岁为主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 3040 次/min(按年龄)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 次/min,按年龄,排除体温升高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 秒)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足 教案 讲稿 医学心理学 预防 医学 卫生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