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整理me中学教育高中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整理me中学教育高中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整理me中学教育高中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 波)、大 气 削 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散射作用:空 气 分 子 或 微 小 尘 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 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差异 对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
2、增加而 降低,原因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原因是 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选择性 性。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汽、CO2 吸收红外线;反射:无选择 性。散射:有选择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气象因素 。第三节 大气环境(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
3、布和移动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原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 气温 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 差 异,引起大气运动 受热上升 形成:地面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 气压 差异水平运动 冷却下沉 形成热力环流(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等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压线平行 风向和等压线 斜交 摩擦力:(近地面、方向与风向 相反)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削弱作用大气逆辐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形成因素:热力 因素,如 赤道 低气压带和 极
4、地 高气压带 动力 因素,如 副极地 低气压带和 副热带 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030)中纬环流和西风带(3060)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6090)地面表现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南半球则相反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
5、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温室效应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 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 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 P30图 2.3)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
6、;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 ABCD。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 BACD。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城市热岛 环流 成因:人类活动释放大量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 意义:(1)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市;(2)卫星城应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交叉污染。海陆风 白天:陆地温 度高于海洋,吹海风。夜晚:陆地气 温比海洋低,吹陆风。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7、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差异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云雨雪等天气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上升很快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性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水汽吸收红外线反射无选择性散射有选择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山谷风 白天山坡增温强烈
8、,空气沿山坡爬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迅速冷却,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 P31图 2.5、2.6、2.7)类型 成因 风向特点 高空大气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参看课本 P34图 2.10)气压带 名称 分布 成因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压带 0附近 热力作用 受热膨胀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作用 受空气重力作用下沉 炎热干燥
9、 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 60附近 动力作用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 温和湿润 极地高压带 南北纬 90附近 热力作用 冷却下沉 寒冷干燥 风带 名称 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 东北风 东南风 炎热干燥 中纬西风带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暖湿润 极地东风带 东北风 东南风 寒冷干燥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参看课本 P37图 2.13、2.14)时间 亚洲大陆 太平洋 七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必修 考点 复习 整理 me 中学 教育 高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