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高三化学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总结.pdf
《2021年度高三化学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度高三化学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总结.pdf(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复习总纲.一、复习核心一-掌握2 5条必要知识点热 点(重 点)知 识重现次数重现率化学史、环保、石油及煤化工10100%物质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10100%阿氏常数990%热化学方程式770%核外电子排布,推导化学式10100%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比较10100%氧化性还原方程式书写及配平原子量,化合价990%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880%离子共存10100%离子鉴别880%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10100%溶液浓度、离子浓度比较及计算10100%pH值计算10100%溶液浓度、溶解度660%化学反映速率、化学平衡990%盐类水解10100%电化学知识10100%化
2、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770%Cl、S、N、C、P、Na、Mg、Al、F e等元素单质及化合物10100%完毕有机反映化学方程式990%同分异构体10100%有机物聚合及单体推断770%有机物合成10100%有机物燃烧规律660%混合物计算990%2、1.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法罗定律及推论)2.氧化还原反映概念及应用3.离子反映、离子方程式4.电解质溶液(溶液浓度、中和滴定及PH计算、胶体知识)5.“位一构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理及应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6.化 学键与晶体及其特点7.化学反映速率与化学平衡8.等效平衡思想应用9.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溶
3、液中微粒间关系(物料平衡和电荷守恒)盐类水解、弱电解离子浓度与大小比较)10.11.离子鉴定、共存与转化12.、热化学方程式及反映热计算13.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及应用14.典型元素常用单质及其化合物重要性质及互相转化关系15.官能团、官能团拟定、同分异构和同系物16.有机反映类型17.有机合成推断18.有机新信息题有机聚合体19.阴阳离子鉴别与鉴定20.物质除杂、净化、分离和鉴定21.实验仪器使用与连接和基本操作22.实验设计与评价23.混合物计算24.化学史、环保、能源25.信息和新情景题模仿思想3、复习备考小专项40个1.化学实验仪器及其使用2.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3.常用物质分离、提纯
4、和鉴别4.常用气体制备办法5.惯用加热办法与操作6.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7.有机物燃烧规律8.有机反映与判断9.有机代表物互相衍变10.有机物鉴别11.既能与强酸反映又能与强碱反映物质小结12.分解产物为两种或三种物质13.碳酸与碳酸盐互相转化14.铝三角15.铁三角16.中学里可以和水反映物质17.中学中图像小结18.离子反映与离子方程式19.氧化还原反映20.无机反映小结21.阿伏加德罗常数22.阿伏加德罗定律23.原子构造24.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5.化学键、分子构造和晶体构造26.化学反映速率27.化学平衡应用(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28.盐类水解2 9.原电池3 0 .电解
5、池3 1 .几种定量实验3 2 .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3 3 .溶液酸碱性与p H 计算3 4 .多步反映变一步计算3 5 .溶解度、溶液浓度及有关计算3 6 .混合物计算3 7 .化学计算中巧妙办法小结3 8 .无机化工3 9 .有机合成4 0 .能源与环保二、第一轮基本理论化学反映及能量变化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特性:反映先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含及传化关系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弱氧化性1 tt*八.U n出 5 J 还原剂氧 化 反 映 i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映还原产物士/I,1I-_ f1氧化性化合价减少弱还原性氧化还原反映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化学反映是氧化还原反映。有电子转移(得
6、失或偏移)反映都是氧化还原反映。概念 氧化剂:反映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物 质(反映中所含元素化合价虱生丕京一又快虱化利、丕京刊减少物)还原剂:反映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物质(反映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双线桥:I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I-1得电子,化合价减少,被还原电子转移表达办法 单线桥:电子I还原剂+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购者主表达意义、箭号起止要区别:电子数目等根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减少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I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拟定升降总数;办法环节
7、: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测配平其他。关于计算:核心是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由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由反映条件难易比较;、由氧化还原反映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齐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齐9还原产物)、依照(氧化剂、还原剂)元素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元素处在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在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 还 原 性。、活 泼 非 金 属,如C l z、B r2 02等、元 素(如Mn等)处 在 高 化 合 价 氧 化 物,如Mn O?、K Mn O,等氧化剂!、元 素(如S、N等)处 在 高 化 合
8、价 时 含 氧 酸,如 浓FLS O,、H N O 3等、元 素(如Mn、C l、Fe等)处 在 高 化 合 价 时 盐,如K Mn O”、K C IO 3、Fe C L、K2C r2O7、过 氧 化 物,如 丽2。2、山。2等。、活 泼 金 属,如N a、A l、Z n、F e等;Si02)|中学常用难溶物 尿 Mg(0H)2、Al(0H)3、Cu(0H)2、Fe(0H)3生成难溶物质:(fu2+OH=Cu(OH)2;盐:AgCl,AgBr、Agl、CaCO3 BaC03生成微溶物离子反映:2Ag+SO=Ag2soM发生条件 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Ca(0H)2+C032=CaC0:i;+20
9、H-k生成难电离物质:常用难电离物质有比0、CH:C00H、H2C03,NHa H20生成挥发性物质:常用易挥发性物质有CO?、SO?、NL等发生氧化还原反映:遵循氧化还原反映发生条件。1 定义:在化学反映过程中放出或吸取热量;符号:ZSH单位:普通采用KJmoL测量:可用量热计测量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反映所放出或吸取热量。i 反映热:表达办法:放热反映*(),用“-”表达;吸热反映!(),用“+”表达。、燃烧热:在lOlKPa下,I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热量。*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映生成ImolHQ时反映热。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映中和热:H(aq)+
10、OH(aq)=H2O(l);H=-57.3KJ-mol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H|57.3KJ mol 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反映热微观解释:弦映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总能量-反映物分子断裂时所吸取总能量 定义:表白所放出或吸取热量化学方程式。意义:既表白化学反映中物质变化,也表白了化学反映中能量变化。热化学 f、要注明反映温度和压强,若反映是在2 9 8 K,l a t m可不注明;方程式 、要注明反映物和生成物汇集状态或晶型;书写办法 、与方程式计量数关于,注 意 方 程 式 与 相 应,以K J m o L单位,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在所写化学反映方程式后写下A H
11、“+”或 数 值 和 单 位,方程式与 之 间 用“:”分开。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映无论是一步完毕还是分几步完毕,反映总热效应相似。按物质类别按化合价有应用化合反映A+B=A B分解反映A B=A+B置换反映A+B C=C+A B复分解反A B+C D=A C+B D氧 花怵原反映概念、特性、本质、分析表达办法、化学反映:按实际反映 按 反 映 中中和热非氧化还原反映禺子反映一本质、特点、分类、发生条件分子反映反映热与物质能量关系|放热反映热化学反映方程式吸热反映燃烧热物质量、定义:表达具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如:LiN
12、aKRbNaMg2+Al3+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tFe3+与水反映置换氢难易,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金呼性强弱单质还原性或离子氧化性(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先后)互相置换反映 根据 原电池反映中正负极 与庆化合难易及氢化物稳定性元 素 非金属性强弱区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金属性或非金属 单质氧化性或离子还原性性强弱判断 互相置换反映、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随荷电荷数增长而减小,如:NaMgA l;非金属 性,随荷电荷数增长而增大,如:SiPSClo规律:、同主族元素金属性,随荷电荷数增长而增大,如:LiNaKRbClBrIo、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
13、MgAlZnFeSnPb(H)CuHgAgPtAui定义:以%原 子 质 量1/12(约1.66X 10 27k g)作为原则,其他原子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值。其国际单位制(S I)单位为一,符号为1(单位1普通不写)(原子质量:指原子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实验测得。(如:一种 Ck 分子 m(Cl2)=2.657X 10-26kgQJ八*s*E 3化学键|T 非极性键 非金属单质W:u “E r 七 i(双方提供:共价键-/*-r-1-v-X-L单方提供:配位键 如:N B A H30+金属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互相作用。存在于金属单质、金属晶体中。键角4、表达方式:电子式、构
14、造式、构 造 简 式(后两者合用于共价键)J定义:把分子汇集在一起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 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关于。作用:对物质熔点、沸点等有影响。H20)、对物质性质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氢键形成及表达方式:F H F H F H 一代表氢键。氢犍/0/0H H/H H/人H H、阐明: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分子间作用力。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叠)分子。非极性分与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双原子分子如:。2、昂、C k等。举 例:只 含 非 极 性 键 多 原 子 分 子 如:。
15、3、P”等分子极性 多 原 子 分 子:含极性键多原子分子若几何构造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 02,C S2(直 线 型)、如4、C C L(正 四 周 体 型)极 性 为 子:-定 义:从 整 个 分 子 看,分 子 里 电 荷 分 布 是 不 对 称(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 叠)。举 例 双 原 子 分 子:含 极 性 键 双 原 子 分 子 如:H C 1、N O、C O等多 原 子 分 子:含极性键交质宇益字婪几何构造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如:N H:,(三角锥型)、H Q (折 线 型 或V型)、H202r非晶体固体物质构成晶体粒子种类分子晶体f离子晶体NaCl晶体摸型晶 体 r-i-.zn
16、 T-r Jj-I/4-m金属晶体原子晶体(构 成 微 粒:离子 微 粒 之 间 互 相 作 用:离子键 举 例:C a R、KN O:,、C sC K N a C l N a?0 等 N a C l型 晶 体:每 个N a 同 步 吸 引6个C l离 子,每 个C 1同 构造特点时 吸 引6个N a ;N a 与C l以 离子键结合,个数 比 为1:L微粒空间排列特点:C sC l型 晶 体:每 个C s+同 步 吸 引8个C 1离 子,每 个C 1同步 吸 引8个C s C s*与C l以 离子键结合,个 数 比 为1:1。离 子 晶 体 阐 明:离 子 晶 体 中 不 存 在 单 个 分
17、 子,化 学 式 表 达 离 子 个 数 比 式 子。、硬度大,难于压缩,具备较高熔点和沸点;性质特点I、离子晶体固态时普通不导电,但在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可以导电;、溶解性:(参见溶解性表)、晶体晶胞中微粒个数计算:顶点,占1/8;棱上,占1/4;面心,占1/2;体心,占1、构成微粒:分子代Hah一个分于构造特点|、微粒之间互相作用:分子间作用力、空间排列:(C O?如右图)分子晶体:、举例:S()2、S、C O/、C I 2 等、硬度小,熔点和沸点低,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性质特 点 、固态及熔化状态时均不导电;、溶解性:遵 守“相似相溶原理”:即非极性物质普通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
18、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溶剂。构成微粒:原子 微粒之间互相作用:共价键i 举 例:S i C、S i、S i O2.C(金刚石)等1、金刚石:(最小环为非平面6元环)构造特点,每 个C被相邻4个碳包围,处 在4个C原子中心微粒空间排列特点:I原子晶体:I I、S i O?相称于金刚石晶体中C换 成S i,S i与S i间间插0阐明: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表达原子个数比式子。f、硬度大,难于压缩,具备较高熔点和沸点;性质特点1、普通不导电;、溶解性:难溶于普通溶剂。、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构 造 特 匐 、微粒之间互相作用:金属键 K时,处在未达平衡状态;v正 v逆 向逆向进行
19、;c、Q K时,处在未达平衡状态;vQv逆 向正向进行。因素:反映条件变化引起:v#:v逆化学平衡:.成果:速率、各组分百分含量与原平衡比较均发生变化。:化学平衡移动:I v(正)v(逆)向 右(正向)移方 向:v (正)=v(逆)平衡不移动v(正)v(逆)向 左(逆向)移注意:其他条件不变,只变化影响平衡一种条件才干使用。、浓度:增大反映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映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映方向移动 结论:增大压强,平衡向缩小体积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扩大体积方向移动。:、压反:、反映先后气态物质总体积没有变化反映,压强变化不能变化化学平衡状态;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阐明:11、压强
20、变化对浓度无影响时,不能变化化学平衡状态,如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I I L对没有气体参加反映无影响。、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映方向移动;减少温度,平衡向放热反映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如果变化影响平衡一种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削弱这种变化方向移动。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对同一可逆反映,只要起始时加入物质物质量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含量相似,这样平衡称为J 等效平衡。等效平衡:(1)、定温、定容:、对于普通可逆反映只变化起始时加入物质物质量,如通过可逆反映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物质物质量与原平衡相似,则两平衡等效。规律:、对于反映
21、先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可逆反映,只要反映物(或生成物)物质量比例与原平衡相似,两平衡等效。(2)、定温、定压:变化起始时加入物质物质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物质物质量之比与原平衡相似,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电解质溶液 非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化合物(定义:凡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化合物i化 合*/强 碱1强电解,水溶液中所有电离电解质大少数盐离子化合物 c(0 H)酸性 PH 7I 水溶液酸碱性:c(H)=c (0 H)中 性 PH=7c (H,)7抑制电离:加入酸或碱影响水电离因素 力 入活泼金属,如Na、K等;增进电离:加入易水解盐,如NaA c、NH。等;升
22、高温度I 表达办法:p H=Ig(H)合用范畴:浓度不大于i m o l L 稀酸或稀碱溶液。胡试纸:用干净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上,观测试纸颜色变化并跟比色卡比较,拟定该溶液PH值A 石蕊:(红)5.Y测定办法:酸碱批示剂 酚猷:(无)8.2及其变色范畴 甲基橙:(红)11 甲基红:(红)1p H计:精准测定n H=-1o”H+),f 2(H*)=IO PH-。旧+)”C H=K w溶液pH 换算关系:!n OH=-l Q c f OH1,、c(OH)=10p OH)(紫)8.0 (蓝)(粉 红)10.0 (红)3.1 (橙)4.4 (黄)4.4 (橙)6.2(黄)i卜(两强酸混
23、合:c(H+)混=幺 吟 嘤 匕一p H,混合:两强碱混合:c(OH)般 幽 喏 智 工.一V|+V2c (H)=K w/c (OH)K-p H强酸强碱混合:lc(H*)=1 B 0t fM IV酸 十V域|强酸 HnA c(H)=n c(HnA)强碱 B (OH)n c(OH)=n c(B(OH)Jp H值 单 一:I弱酸 HA c(H+)=c(HA)-a(HnA)弱碱 B (OH)c(OH)=c B(OH-)n -a B(OH)速算规律:混合前两强等体积混 合(近似)混合后p H,+p H2 1 5p H|+p H2=14p Hi+p H2 p H2p H之和为14 一强一弱等体积相混 成
24、果:谁强显谁性质。:实质:盐中弱(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离子与水电离出K或0 H.结合生成难电离分子或离子,破坏水电离平衡。条件:、盐中必有弱离子、盐必要能溶于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弱均水解、不弱不水解。规除:、弱限度越大,水解能力越强。、盐浓度越小,水解限度越大。、温度越高,水解限度越大。.卜/、属可逆反映,其逆反映为酸碱中和(符合化学平衡规律);、水解限度普通薄弱,且吸热。|内因:盐类自身性质 相似条件下,同浓度 N a2C 03 N a HC 0:i(碱性)N a2C O3 N a A c (碱性)影响因素:、温度影响:升高温度,水解限度变大;外因“、浓度影响:稀释可增进盐类水解,
25、浓度越低水解限度越大;、p H 影响:N H;+H20 H,0 +H+加酸抑制,加碱增进。-N a A c A c +H,0 HA c +O H 强碱弱酸盐:Na2 s(分步)S 032-+H20 HS O:i+O H 单水解:HS 0;+H20 2s。3 +0 H盐类水解 强酸弱碱盐:N H(C 1 N H,C 1 +H20 =4 HC 1 +N H3 H20 N a A c -酸 性HA c H2c 0;,酸性 N H,C 1 A 1(O H)3解释在生活中应用:、明矶净水、纯碱去污、泡沫灭火器、F eC L,溶液配制。J电荷守恒正负电荷相等c (H)+c (N a+)=2c (C 0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度 化学 知识 框架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