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部门决算预算单位工作手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度部门决算预算单位工作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度部门决算预算单位工作手册.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度部门决算工作手册(预算单位版)第一章工作流程.4一、部门决算编报.4(-)前期准备及编报.4(二)上报前自查.51、公式审核.52、模板审核.53、上报附件检查.6(三)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7二、部门决算核查.7(一)核查方式.7(-)核查内容.7(三)追责措施.8三、部门决算批复.8四、部门决算公开.8(-)公开部门决算.81、决算公开责任机构.82、决算公开时限.93、决算公开形式.94、决算公开内容.9(二)上报公开情况.9第二章编报要点.10一、主要变动情况.10二、报表要点说明.10(-)报表填报范围.10(-)重要口径解释.111、偿还性资金.112、决算编制范围.1
2、1(三)报表要点讲解.11封面.11财决01表.14财决01T 表.14财决02表.15财决03表.16财决04表.17财决05表.18财决 05T 表、05-2 表、05-3 表.18财决06表.21财决07表.22财决 08、08-1、08-2 表.22财决 09 表、10 表、10-1 表、10-2 表、11 表、12 表.23财决附01表.23财决附03表.28财决附04表.29C S 0 1 表.2 9C S 0 2 表.3 0C S 0 3 表.3 0C S 0 7 表.3 1第 三 章 模 板 审 核解答.3 1一、如何审核.3 1二、如何说明.3 1(-)在何处说明.3 1(-
3、)如何编写说明.3 21、没有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3 22、弹出查询结果表格.3 2三、查询内容及查询结果解答.3 3人 0 1 0 0 _封面指标.3 3A 0 1 1 0 _封面指标一组织机构代码.3 3A 0 1 2 0 _封面指标一新增单位.3 3A 0 1 3 0 一封面指标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 3A O 2 K L 单位结余分配比例.3 4A 0 2 2 0 一单位经营收支配比情况.3 4A 0 3 0 0 _支出明细经济分类科目使用规范性.3 4A 0 4 1 0 _固定资产单价一房屋.3 5A 0 4 2 0 _固定资产单价一车辆.3 5A 0 4 3 0 _公务用车配置情况
4、.3 5A 0 5 0 0 _年末实有在职人员情况.3 5A 0 6 0 1 _“三公”经费支出预决算对比情况.3 6A 0 6 0 2 _“三公”经费支出上下年变动情况.3 6A 0 6 0 3 _“三公”经费支出实物量情况.3 6部门标识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报规范.3 6部门标识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报规范.3 7单位名称、预算管理级次、预算级次、会计制度填报规范.3 7经费差额表、调整表名称及单位性质、执行的会计制度是否填报规范.3 7项目支出列支工资福利支出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 70 6 一项目支出明细表项目名称查询(Z 0 5-2、Z 0 6、Z 0 8-2、Z 0 9-
5、2).3 8其他收入说明填报规范.3 8人均工资及数量填报规范.3 8人员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填报规范.3 8上年代码填报规范.3 9第一章工作流程一、部门决算编报部门决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根据财政部门决算编审要求,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因此单位编制部门决算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前期准备及编报1、单 位 每 年 应 于12月31日前登陆财政部国库司网站(ht t p:/ 2月3 1日结账后及时同财政部门对账,确定单位本年度的收入、支出、结余,确保与财政数据一致。3、单位账务数据与财政数据核对一致后开始按相关要求填报决算。填报
6、时先在报表主界面进行封面代码和上年数据提取,之后按相关报表填报顺序依次录入(可以先明细表如Z 0 5-1、Z 0 5-2、Z 0 5-3、Z 0 8-K Z 0 8-2等后总表如Z 0 2、Z 0 3、Z 0 6、Z 0 7填报)全套报表,填报决算报表时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帐表一致。(二)上报前自查1、公式审核单位录入全套报表之后,应 回 到“封面代码”,点 击“全审”进行整套报表审核,全审之后,如无错误,应弹出“套表审核完全正确”的提示窗口;如数据有误,应根据公式提示,仔细核查报表数据。注意,公式分为以下二种类型:基本平衡公式(公式显示为红色),应保持公式审核全部正确,不出现报错信息。核实性审
7、核公式(公式显示为绿色),如有公式提示,单位应根据会计账簿和有关台账进行核实,如报表情况属实、确需保留的,应当针对出错公式编写出错说明,并在填报说明中进行说明。审核中如出现公式提示:用鼠标点中提示公式f点击鼠标右键一出错说明编辑一填写说明。注意:公式审核后,如提示上下年数据未衔接,应根据公式提示,仔细核查报表数据。如数据属于正常调整范围(财政收回、归集调入或上缴、单位内部调剂、其他),则保留出错公式,并针对出错公式编写出错说明。同 时 一,应必须填报CS01 年初结转和结余调整情况表,并 在“备注”栏中写明调整依据文件及具体调整事项。2、模板审核回到报表主界面,点击“应用一一横向过录表查询一一
8、横向过录表查询设置”,在“打开查询模板”窗口中,选择模板进行逐一审核,并据此撰写部门决算填报说明。3、上报附件检查报表数据自查完成后,应检查上报附件是否齐全,附件齐全方可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检查步骤如下:检查电子附件检查报表软件“上报文档”中,附件是否已粘贴齐全:XX部门2021年度部门决算填报说明、XX部门2021年度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注意附件名称和格式要规范(名称统一为X X部 门2021年度部门决算填报说明、X X部 门2021年度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格式统一使用Word文档格式)。同 时 一,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都是全面审核报表的必需附件,必须同时送审。检查纸质附件正式上报的部门决算报表
9、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双面打印,并按照封面、上报文件、财政拨款、非税收入、编制及在职人员核对表、填 报 说 明(说明附表)、分析报告、决算报表的顺序装订。填报说明附表包括:年初结转和结余情况表、主要指标变动情况表、其他收入明细情况表、住房公积金业务收支情况表等4张表。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报相关附表,并对相关情况作出说明,根据实际填报附表打印装订。(三)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自查完成且上报文档粘贴齐全后,请将数据传出(点主界面传出)至U盘或移动硬盘,同时携带纸质报表、审核工作记录表及其他同级财政部门要求准备的材料报财政业务处(科、股)室预审(网络版点击上报即可)。经 财 政 部 门 预 算 归
10、 口 管 理 业 务 处(科、股)审 核 后,按 照 部 门 预 算 归 口 管 理 业 务 处(科、股)审 核 意 见 调 整,最后报送 财 政 国 库 部 门 复 审。国库部门复审通过后,收取部门决算纸表及电子数据,审核流程结束。二、部门决算核查此阶段部门决算已汇总上报省级财政部门,本级财政部门将对本年度部门决算数据质量进行核查。(一)核查方式核查采取随机抽取与定向选择结合方式。(二)核查内容1、单位会计账簿与决算报表是否帐表一致;2、决算编报范围与预算编报范围是否一致;3、部门决算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单位完整财务状况;4、单位日常账务处理规范性。(各级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11、对核查内容进行补充)。(三)追责措施财政部门核查终了,出具核查报告。对于部门决算不符合要求的单位给予通报,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相应工作责任。三、部门决算批复此阶段按照“谁管理,谁批复”的原则,由财政业务处(科、股)室在本级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决算后二十日内,批复对口管理预算单位的决算。各部门应当在接到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决算后,十五日内向所属单位批复决算。四、部门决算公开此阶段单位应已接到财政业务处(科、股)室下达的部门决算批复,请做好以下工作:(-)公开部门决算1、决算公开责任机构按 照“谁公开、谁负责、谁解释”的原则,各预算单位为部门决算公开的具体责任机构;各级国家保密局
12、负责核定保密机关及保密事项的涉密属性;财政业务处(科、股)室负责在规定时限内批复对口管理预算单位的决算,并组织指导相关部门按规定完成决算公开工作;各级财政局国库部门负责本级部门决算公开工作的总体安排和监督指导。各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执行。2、决算公开时限单位应于部门决算批复后二十日内,按规定公开本单位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决算,并对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3、决算公开形式部门决算公开以互联网公开为主要形式,不具备门户网站的部门,应委托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公开相关内容。4、决算公开内容(具体请参照当年下发的公开表格模板及公开情况说明范本)(二)上报
13、公开情况部门决算公开后,应于公开当日(或按同级财政部门要求),采取函告(或其他方式)将公开决算的网络链接及公开情况报送至同级财政部门。出现以下情况的,财政部门将采取措施予以追责:1、不公开部门决算的涉密部门未按要求履行涉密属性的核定和备案手续的,视同未公开。2、部门未按要求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决算公开信息的,视同未公开。3、部门未按规定公开部门决算、“三公”经费支出决算。4、部门未及时回应舆论质疑。责任追究程序:1、发文通报有关部门在部门决算公开工作的不规范行为,并要求限时更正。2、对未在通报要求时限内更正有关问题的部门,财政部门将在该部门部门决算考核时扣减相应分数,同时取消该部门部门决算考核评
14、优资格。3、根 据 预算法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第二章编报要点一、主要变动情况与上年无变化。二、报表要点说明(一)报表填报范围1、单位范围:包括列入2 0 2 1年度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单位,不需向财政部门报送部门决算报表。2、资金范围: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编报口径与单位预算衔接一致。部门决算中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新纳入部门决算反映。(二)重要口径解释1、偿还性资金本套收支报表均不包括偿还性资金。偿还性资金属于单位负债范畴,仅在预算支出相
15、关信息表中进行反映,不涉及收支报表。2、决算编制范围纳入本套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应当参照“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设定的口径填报本套决算。已经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单位,应当按照 政府会计制度一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中预算会计核算内容填报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三)报表要点讲解封面(此项单位如为连续上报单位可提取上年封面信息后,小修改下封面信息即可)单位名称:要求填列规范全称,必须与单位行政公章一致。汇总下级预算单位的一级预算单位在填报封面时,应在单位名称后加“本级”。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如实填报。如为连续上报单位,提取封面信息后应注意核对是否有变动,有变动的信息要
16、及时更改。电话号码:如实填报。注意区号要完整。单位地址:要求填列完整地址,要带县市名称、街道名称、门牌号。举例:岳阳市南湖大道67号。单位地址越详细越好,不得简单复制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根据单位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码填列。如已取得社会信用代码,应当按照社会信用代码的第9-18位填列本代码。统一信用代码:根据有关登记管理部门核发的社会信用代码填列。邮政编码:除了驻外办之外,一般应填写湖南地区编码。财政预算代码:必须与财政部门核对一致。不得出现代码长度不一致、代码重复、与预算不衔接等问题。单位预算级次:按单位预算分级管理的级次选择填列。单位所在地区:除驻外办及部分代编经费差额表,一律在境内。单位
17、基本性质:依照单位性质填报,注意代编经费差额表应按实际单位性质填报;调整表、乡镇汇总表应选择90“其他单位”;单户表一律不得选择90“其他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分类: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暂未明确类别;按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如未实行选择“暂未明确类别”。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按照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调整为:政府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预算管理级次:省本级单位填列省级2 0,州本级单位填列地市级3 0,使用经费差额表填报省管单位中央单位时,预算管理级次与本级匹配。县市级填
18、列县级4 0,注意乡镇汇总表以及乡镇节点填列乡镇级5 0 隶属关系:按实际情况填报。部门标识代码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部门标识代码根据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 B/T 4 6 5 7-2 0 0 9)填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根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 B/T 4 7 5 7-2 0 1 8)填报。新报因素:连续上报单位填“0”(如单位只是组织机构代码发生改变,仍选择连续上报);新增单位填“1”(包括因机构改革进行合并分离的单位);上年应报未报填“2”;报表类型改变填“3”(如上年填报汇总表,本年调整为单户表);纳入预算范围填“5”(未纳入预算前不填报或填报代编经费差额表,纳入
19、预算后填报单户表),隶属关系改变填“6”(需隶属关系确实改变方可填报,如上年隶属关系代码5 3 2 8 0 1,本年隶属关系代码5 3 2 8 2 2)。注意隶属关系改变的单位应有上年代码。上年代码:上年代码是由上年组织机构代码+上年报表类型代码组成,这个指标和新报因素一起构成上下年数据审核的主要指标,这两项指标填报错误,直接影响上下年数据正常审核,请注意。报表类型:单户表填“0”,经费差额表填“1”,调整表填“2”,乡镇汇总表填“6”。报表类型当中3、4、5、8不允许出现。补充信息:是否纳入部门预算范围、是否编制资产报告、是否编制财务报告按实际情况填报是与否。(新增)备用码1 :填报填表人手
20、机号码;备用码2:按上级单位要求填报,如无要求可不填。财决0 1表本表为半自动生成表,决算数自动生成,年初预算数、调整预算数仍需手工录入。“年初预算数”请根据年初预算批复填报,“调整预算数”为“年初预算数+本年预算调增数-本年预算调减数”,注 意2 8行“年初结转和结余”仅预算批复有数的单位填报,若该结余结转数年终时已收回财政,视同预算调减。注意年初预算批复金额单位为万元的,应转换为元填报。(举例:单位行政运行经费为1 2 8 6万元,请 按1 2 8 60 0 0 0元填报)财决0 1 T表本表与财决0 1表同样为半自动生成表,本表决算数自动生成,年初预算数、调整预算数仍需手工录入,该表主要
21、用于反映财政拨款收支情况及预决算对比,填报时注意理解财政拨款=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注意与0 1表的联系和区别。财决0 2表(1)单位在本表有年初结转和结余的,应同时填报C S 0 1年初结转和结余调整情况表,注意在C S 0 1表正确填报调整原因,并在“备注”栏写明作为调整依据的文件号及具体调整事项。(2)注意结余分配的几个要点:一是只有非财政、非 专 项(或专项结余批准留用)、非经营收支资金可结转入事业结余;二是仅可对事业结余及经营结余进行结余分配;三是事业基金不得弥补经营亏损,但经营结余可以转入事业基金;四是事业单位不得将财政补助收入形成的结转结余资金转入事业基金
22、;五是财政补助形成的结余结转资金不允许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只有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才允许提取,且提取比例不能超过结余的40%,超 过40%的应在填报说明中详细说明并附文件依据(事业基金改为非财政拨款结余)。注意以下几个指标概念:收 支 结 余(7栏)=年初结转和结余(1栏)+本 年 收 入(5栏)-本 年 支 出(6栏)年末结转和结余=收支结余(7栏)+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1 1栏)-结 余 分 配(1 2栏)其中,事业单位“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1 1栏),应在单位确实出现收支差额(即收不抵支)时方能填报。注意:部分单位可能出现既有弥补又有结余结转的情况,原因为:同一功能分类科目下安排了不同分类
23、的支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某类支出产生结余结转,某类支出产生收支差额;同一功能分类科目下安排了不同项目资金,部分项目资金产生结余结转、部门项目资金产生收支差额。如出现以上情况,单位应将各项目的收支填报到财决0 6表,并在审核人员审核报表时主动说明情况。(3)除事业单位经营亏损可使用负数反映外,13栏年初结转和结余、1 8 T 9栏年末结转和结余各栏不应为负数;(4)1 6栏“结余分配一其他”一般不应有数,特殊情况应在 填报说明详细说明情况并提供依据;(5)若2 0栏“经营结余”为负数,且负数较上年(4栏)有增加的,要详细说明情况。财决0 3表本表反映的是单位年度取得的全部收入情况,本表
24、需注意把握各种收入的填报范围和口径。(1)“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注 意 关 键 字 是“非财政补助收入”,只有在事业单位取得的补助收入是上级部门本身的非财政资金,才能列为上级补助收入,否则,必须列入“其他收入”。(2)“其他收入”指除了偿还性资金之外,单位取得的一切收入。因此,除了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这几个资金渠道以外取得的一切收入,都应当计入其他收入,包括未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
25、项等。注意区分往来款和其他收入。本表还应注意8栏“其他收入”填报有数时,需同时填报CS 0 3其他收入明细情况表并 在“备注”栏中对其他收入取得的资金渠道及金额进行简要说明。财决0 4表(1)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概念划分。基本支出:填列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一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工作经费、业务费、死亡一次性抚恤费、各种考核奖等属于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填列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2)事业单位要注意把握口径,4栏“上缴上级支出”:填列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6栏“对附属单位补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度 部门 决算 预算 单位 工作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