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甲卷).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甲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甲卷).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地理试题(2021全国甲卷)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13题。1.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A.原材料充足 B.市场广阔C.技术先进 D.劳动力价格低2.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A.基础设施 B.商业氛围C
2、.科研实力 D.配套产业3.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C.增加产品产量 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1.第1题,由材料“医用注射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可知,原材料并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该公司选择在中国速厂主要是考虑中国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B正确;德国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其规模大,技术比中国技术先进,C错误;中国比德国劳动力价格低,但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故 选B。第2题,“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
3、间小镇建生产厂”说明丽水的生态环境更优良,相关配套产业更完善,D正确;相较于成都、无锡等地,丽水地处山间小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商业氛围、科研实力等方面并不具有优势,A、B、C错误。故 选D。第3题,据材料可知,医用注射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说明车间环境质量要保持洁净,净化成本高。而丽水山间小镇生态环境优良,降低了车间环境的净化成本,节约了投资,提高了利润,B正确;产品质量取决于生产技术本身,A错误;产品产量取决于生产规模,C错误;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取决于技术的提升,与该小镇生态环境关系较小,D错误。故 选B。(2021全国甲卷)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
4、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46题。4.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A.3月 B.6月C.9 月 D.12 月5.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A.全天性减少 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 D.不发生变化6.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A火力发电技术 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 D.电能储存技术4.第4题,根据材料,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当电力总需求量等于电力净需求量时,光伏发电量为0,说明此时为黑夜。读图可知,电力总需求
5、量等于电力净需求量的时段为格林尼治时间大约19时到凌晨3时,远小于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德国位于北半球,B正确;3月 和9月昼夜大致等长,12月昼长远小于夜长,A、C、D错误。故 选B。第5题,读图观察“光伏发电量增加200%时电力净需求量预测曲线”,与电力净需求量曲线对比可看出,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大约在3时 到18时减少,其余时段没有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 选C。第6题,根据公 式“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可知,要降低夜间电力净需求量,需要增加光伏发电量;而光伏发电在白天进行,夜间若要使用,则需要提高电能的储存量,就要发展电能储存技术,
6、B错误、D正确;火力发电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与此无关,A、C错误。故 选D。(2021全国甲卷)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A.高密度居住区 B.文教区C.低密度居住区 D.工业区8.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A.冷锋过境日 B.低压控制期C.暖锋过境日 D.高压控制期7.第7题,根据题干可知,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屋顶面积越大,反射率越高,与文教区、低密度居住区和工业区
7、相比,高密度居住区住房多,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能最大限度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B、C、D错误,A正确。故 选A。第8题,根据题意可知,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时间是气温最高、反射率最强的时候,冷锋、暖锋过境和低压控制时,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反射率较低;高压控制期,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反射率高,对城市气温降低最明显。A、B、C错误,D正确。故 选D。(2021全国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
8、成911题。9.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A.B.(3)C.(D D.10.图中所示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11.西太平洋35小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A岛屿众多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 D.受东亚季风影响9.第9题,珊瑚环礁的形成过程:首先,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潟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
9、环绕潟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以看出,是海底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岸礁;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继续接受沉积,珊瑚礁变厚。A、B、D 错误,C 正确。故 选 C。第 10题,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 5 m 以内的海域,高出海面说明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图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 m 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 错误,A 正确。故 选 A。第 11题,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西太平洋北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地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