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线段▏沪教版 (17).doc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线段▏沪教版 (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线段▏沪教版 (17).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线段教案教学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能度量。2、能在立体物体或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3、会量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从具体事物或平面图形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培养数学抽象概括能力。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并表述的过程,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及数学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生活实际中识别、辨析线段,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探知、乐于思辨、善于表达的欲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联,产生学以致用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特点与量、画线段中的关联教学过程:(一)从平面图形中抽象
2、出线段1、 描平面图形的边操作:学生动手描出给定四边形的边。演示:用录像还原学生操作时的两类情况一个学生用尺描,边是直的; 一个学生直接描,边是弯的。辨析:你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分析比较并反馈板书:直2、抽象出线段演示:从提问(这个图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为过渡,课件演示从上述四边形中抽象出4条边的过程。 小结:这四条边在数学上有一个相同的名称,就是线段。板书:线段提问:通过描线段我们知道线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直2、 判断长短提问:A、观察这4条边谁最长? B、号边和号边谁更长?有什么方法证明?观察、分析、反馈: 小结:当长短相差非常明显时,我们可以通过目测来判断;当长短相差不明显时,我
3、们可以用尺来测量。所以说,线段是可以度量的。板书:可度量。(二) 量线段1、 动手量一量号边的长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并反馈。辨析:量法的正误、读数的方法(如3厘米9毫米的不同读数方法等)小结:量线段第一步是尺子的0刻度线要与线段的一端对齐,这一端就是线段的端点。(板书:2个端点。在线段上标出线段的两个端点。总结:这是线段标准的表示方法。) 第二步是尺子与线段重合 第三步是看另一个端点读出长度。(师边总结边板书方法)板书:2个端点 点点对齐 线线重合 看另一端2、 练习: ( )cm( )mm ( )cm( )mm( )cm( )cm( )cm( )cm cm (三) 画线段尝试:从量线段的方法中尝试迁移学习画线段的方法。辨析:从学生作业错误中辨析、总结画线段的方法。 预设可能出现的错误:缺少端点,画不直等。练习:画一条长为3厘米6毫米的线段。(四)综合练习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思考,本教学设计分两个层次进行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基本练习:A、说说生活中的线段和同桌说一说线段在哪儿,摸一摸线段的特征,端点在哪儿?B、数线段 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中有线段吗?分别有几条? ( )条 ( )条 ( )条 拓展练习:数一数,量一量 这个图形中有( )条线段,分别长多少?(五)总结附:板书设计 线 段 线段的特点: 量(画)线段的方法: 两个端点 点点对齐直 线线重合可度量 看另一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线段 沪教版 17 一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5.5 沪教版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