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科的知识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学科的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学科的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物理学科的知识点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假如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2.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3.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4.眼睛的构造和照相机的构造类似。 5.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凸透镜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心。 6.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放热。 7.晶体和非晶体主要区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8.物体吸热温度不肯定上升,(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放热温度不肯定降低(晶体凝固)。 9、物体温度上升,内能肯定增大,由于温
2、度是内能的标志;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肯定上升,如晶体熔化。 10、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汲取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肯定上升;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不肯定降低。 1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外表积的大小液体的温度液体外表四周空气流淌速度。 12.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会依据图象推断)。 13.雾、露、“白气”是液化;霜、窗花是凝华;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 14.集中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猛烈。 15.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时存在);分子间有空隙。 16.转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由
3、于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18.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9.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0.热值、密度、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物理学科的学问点(篇2) 1.两块一样的煤,甲燃烧的充分,乙燃烧的不充分,甲的热值大(错)。 2.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斥力(木棒很难被拉伸,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 3.蒸发只能发生在液体的外表,而沸腾在液体外表和内部同时发生。 4.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行避开,错误可以避开。 5.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6.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
4、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讨论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8.通常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9.乐音三要素:音调(声音的凹凸)响度(声音的大小)音色(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10.防治噪声三个环节:声源处传输路径中人耳处。 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 13.推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转变的两种方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转变,或都转变,运动状态转变假如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转变。 14.弹簧测力计是依据拉力越大,弹簧
5、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1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16.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7.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8.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9.相互作用力是;A给B的力、B给A的力。 20.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发动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物理学科的学问点(篇3)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视外形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学科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