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练习题共4篇语文初三基础题.docx
《初中语文基础练习题共4篇语文初三基础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基础练习题共4篇语文初三基础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语文基础练习题共4篇语文初三基础题 初中语文根底学问点 必需把握的成语 1. 花枝招展:比方姿势美丽。招展:迎风摇摆。常用来形容妇女装扮得非常明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顿。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心情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有意玩弄使人迷惑的哄骗手段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地,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吵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 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
2、它放在心上。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颜色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脚印。罕:稀有。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跑相告:一边奔驰,一边告知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相互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
3、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识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进展。(一般状况下,并列词语的最终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留意:要区分于表示两种并列的状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需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严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
4、肯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很多精彩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漂亮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留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放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展到达了新的水平。 一个美丽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很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假如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行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
5、,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天才出于勤奋,学问在于积存。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阅历许多,这是很珍贵的;但是,假如他们就以自己的阅历为满意,那也很危急。 问号的使用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局部(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晰了。 我不知道这毕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留意要区分于:告知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替换词语作用 某句话
6、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由于该词精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由于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特别只有等):不行。由于该词精确地说明白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关于谈论文的解题技巧 关于谈论文,初中生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要找到看法的完整表述内容。论点在全文中来看试验,是肯定能统领全文、明确中心思想。而把握了全文的论点,再把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找出来,对分析论点有很好的帮忙,而学生做题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语文根底练习题共2 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将来. 1
7、、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拟、比照、衬托、反衬、衬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顾(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经常借助于某些详细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详细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予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比照: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拟。 作用:鲜亮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
8、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详细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布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认或贬低事物形象,此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确定、表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衬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德和技能,使得文章构造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亮、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顾,情节严丝合缝。 (8)照顾: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谈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
9、-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饱满,性格更鲜亮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根底上,制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效劳。使读者承受美的陶冶。 初中语文根底练习题共3 把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白(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晰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加了说服力,也增加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白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熟悉
10、. 5举例子:详细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详细,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精确而简明地提醒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拟:把和相互比拟,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用详细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精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详细说明白特点,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详细生动形象地说明白显得生动活泼. 初中语文根底练习题共4 1.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正太路的路轨窄,敌人把平汉路的车头无法移用到这里。 B.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C.大街上,商场里,处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D.这首交响乐是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
11、困,并疯狂叫嚣要占据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 2.下面各句没有语病或歧义,表述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熟悉和对于中国革命的熟悉是何等浅薄,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熟悉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 B.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阔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D.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3.下面五种说法,哪种没有语病,选出来。 A.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测量的是在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的建议和领导下进展的。 B.建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C.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基础 练习题 语文 初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