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试题库大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试题库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试题库大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工程学整理考试时间:1229 8:00-10:00 地点:上院112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2、C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 剂(如幻60八KMmO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 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
2、,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 质被分散,别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局部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 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复原等。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 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
3、、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 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 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e=50-100mm.中格栅e=10-40mm、细格栅e=3-10mm;按去除方式分:人工去除格栅、机械去除格栅、水力去除格栅。格栅的清渣方法:1)人工去除(与水平面倾角:45。60。):设计面积应采用较大的安全系 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面积的2倍,以免清渣过于频繁。2)机
4、械去除与水平面倾角: 60。70。)过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进水管渠的有效面积的1. 2倍。2、沉淀的四种类型: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展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 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 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 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
5、间有清晰的泥水界 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构造,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 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 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3、混凝:一种改变胶体颗粒性质,使它们能够彼此接近并附着,从而产生较大的絮体颗粒 的方法。这一过程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凝聚是指使胶体脱稳并凝集为微絮粒的过程; 而絮凝则指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而成长为更大的絮体的过程。种沉淀叫做自由沉淀。17 .絮凝沉淀:水中悬浮颗粒浓度不高,但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 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
6、降,沉淀的轨迹呈曲线.颗粒的物理性质也是变 化的。18 .区域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它颗粒影响,颗粒间相 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19 .压缩沉淀:在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过程中,颗粒相互之间已挤成团块构造, 互相接触,互相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 到浓缩。20 .好氧呼吸:好氧呼吸是营养物质进入好氧微细胞后,通过一系列氧化复原反响 获得能量的过程。21 .厌氧呼吸:厌氧呼吸是在无分子氧的情况下进展的生物氧化,厌氧微生物只有 脱氢酶系统,没有氧化酶系统,呼吸过程中,第五中的氢被脱氢酶活化,从底物中
7、脱 下来的氢经辅酶传递给除氢以外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使其复原。22 .无氧呼吸:是指以无机氧化物如义0;”。,50:一,邑0;,。02等代替分子氧, 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用。23 .污泥负荷: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 量。24 .容积负荷:单位有效曝气体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数量。25 .厌氧生物处理: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 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的过程。26 .外表水力负荷:沉淀池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承受的水量。27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 并用释放
8、出来的能量来完成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运动等功能的方法。28 .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与污泥总质量之比的百分数。29 .污泥好氧消化:在不投加有机物的条件下,对污泥进展长时间的曝气,使污 泥中的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进展自身氧化。30 .污泥消化: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质稳定化。二、简答题1 .简答:什么是污泥龄,为什么说可以通过控制排泥来控制活性法污水处理厂 的运行微生物代谢有机物的同时自身得到增殖,剩余污泥排放量等于新增污泥量,用新 增污泥量替换原有系统中所有污泥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泥龄,如果排放的剩余污泥 量少,使系统的泥龄过长,会造成系统去除单位有机物的氧消耗量增加,即能耗
9、升高,二沉池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升高,出水水质变差,如果过量排放剩余污泥, 使系统的泥龄过短,活性污泥吸附的有机物后来不及氧化,二沉池出水中有机物 含量增大,活性污泥吸附的有机物后来不及氧化,二沉池出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大, 出水的水质也会变差。如果使泥龄小于临界值,即从系统中排出的污泥量大于其 增殖量,系统的处理效果会急剧变差。2 .简述生物滤池构造上分为哪几局部对滤料有何要求典型的生物滤池由滤床,布水设备和排水系统三局部组成。要求滤料有以下特性: 能为微生物的栖息提供较大的比外表积;能使废水以液膜状均匀分布于其外 表;有足够的孔隙率保证滤池通风良好,并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通过孔隙 流到池底;适合
10、于生物膜的形成和黏附,且既不被微生物分解,有不抑制微生 物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和破碎。3 .试述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若何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 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要提高厌氧生物处 理的效能应该控制PH值在之间。控制温度在35。-38。或52。-55七 4.表达A0法的脱氮机理,画出A0法的工艺流程图。A/0法脱氮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 在好氧段,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OD5,同时进展硝化。有机氮和氨氮 在好氧段转化为消化氮并回
11、流到缺氧段,其中的反硝化细菌利用氧化态氮和污水 中的有机碳进展反硝化反响,使化合态氮变为分子态氮,获得同时去碳和脱氮的 效果。5 .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污水中含有足够的胶体状和溶解性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作为活性污泥中微生 物的营养物质。曝气池混合液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态,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连续回流活性污泥,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曝气池混合液中活性污泥保持一定 浓度。污水中有毒害作用的物质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部队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 殖形成威胁。6 .试表达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 基本区别及各自的适用场合。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
12、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 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的过程。好氧生物处理 则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并用释放出来的 能量来完成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运动等功能的方法。好氧生物处理由于去除率 高,一般都作为最终处理,厌氧生物处理适合处理高浓度废水,对高浓度废水几 乎不需要稀释,由于出水B0D5值偏高,因此,厌氧生物处理一般作为预处理。7 .简述沉淀的 基本类型,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自由沉淀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沉淀过程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 进展沉淀,颗粒轨迹呈直线,整个沉淀过程中,颗粒物理性质不发生变化,这种沉淀 叫做自由沉淀。颗
13、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是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水中悬浮颗粒浓度不高,但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 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的轨迹呈曲线.颗粒的物理性质也是变化的. 化学混凝沉淀属于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它颗粒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 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沉池与污 泥浓缩池中的沉淀属于区域沉淀压缩沉淀在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过程中,颗粒相互之间已挤成团块构造,互相接 触,互相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 二沉池污泥斗的浓缩过程以及在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8.试以兼
14、性塘为例说明稳定塘降解污染物的机理。兼性塘水深较大,通常由上层好氧区,中层兼性区和底部厌氧区组成。在上层的 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 净化污水作用,中层溶解氧逐渐减少,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 解氧,沉淀污泥在塘底进展厌氧分解。9 .什么是曝气曝气的作用有哪些为了活性污泥法的正常运行,将空气中的氧强制溶解到混合液中的过程称为曝 气。曝气的作用有:产生并维持空气有效的与水接触,在生物氧化作用不断消耗氧气的情况下保持 水中一定的溶解氧浓度。在曝气区产生足够的搅拌混合作用,促使水的循环流动,实现活性污泥与废水 的充分接触混合。维持混合液具有一
15、定的运动速度,使活性污泥在混合液中始终保持悬浮状态。10 .试以简图表示污泥中水分存在的形式,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各是通过哪些途径 去除的游离水70%左右借助外力毛细水20%左右物理方法内部水10%左右只有干化不完全)11 .常用的沉淀池类型有哪些各自得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略12 .简述离心别离的机理。为什么有些难以沉淀的悬浮物可用离心法从水中去除 离心别离处理废水是利用快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从废水 中别离出去的处理方法。当含有悬浮颗粒的废水快速旋转运动时,质量大的固体 颗粒被甩到外围,质量小的留在内圈,从而实现废水与悬浮颗粒的别离。13 .沉淀法与上浮法的基本区别及适用对象
16、试述四种类型的沉淀特性对沉淀 池设计的主要影响1池深,池型,设计方案,停留时间)。沉淀法师水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 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到达固液别离的一种过程。浮上法用于那些颗粒 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别离。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 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 后,密度小于水即浮上水面,从水中别离出去,形成浮渣层。14 .请写出米一门方程式,并说明该方程式及各个符号的意义。15 .简述污水中的氮在生物处理中的转化过程污水生物处理脱氮主要是靠一些专门细菌实现氮形式的转化,含氮有机化合物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工程学 蒋展鹏 第三 期末 试题 试题库 大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