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汇总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汇总7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汇总7篇) 3月1日晚上8点,我收起前一日值班的疲乏,打起精神观看了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国工匠栏目。我鄙视这10位在自己国家不同行业领域干出卓越成绩的大国工匠们,我感动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份艰辛和努力。 他们当中有为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作出突出奉献的高级技师、“天眼”射电望远镜装配人,有焊接火箭发动机和高铁的大师级人物、被誉为“世界带电作业第一人”的特高压带电检修工和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也有敦煌讨论院文物修复爱护专家,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垄断的技术工人和扎根野外勘探一线和大漠油田的顶尖工匠。他们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攻坚克难,有的几乎用一生都在为
2、国家、为民族的事业和腾飞悄悄奉献着。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祖国今日的独立自强,为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行业接班人。 从一名焊接绿皮火车厕所水箱、饮用水水箱的一般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李万军,他的父亲的一封家书成为了他以后在工作过程中不屈不挠、不断前进的动力。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儿子,脏或累,活儿总得有人干,要让老百姓坐上世界上最好的高铁”。我不禁想到自己,4月,我由白班岗位调至三班倒岗位值班至今,我从开头的业务“小白”渐渐成长为能胜任工作的铁路通信人。虽然值班时常会很辛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一次次设备检修、故障(告警)处理和应急演练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积攒阅历,坚信着自
3、己所选择的铁路职业和一个合格铁路人应有的力量和责任。 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2 大国工匠,叙述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胜利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善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靠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行或缺的人才。 这些“大国工匠”,根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出色劳动者,他们以其聪慧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奉献,让我们为之震动,为之叹服,为之感动,为之点赞。 高凤林火箭的“心脏”。 在中国航天,53岁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曾说过“每每看到我们生
4、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胜利后的骄傲感,这种骄傲感用金钱买不到”。火箭的“心脏”,他的作为,让中国“神舟”系列顺当升空,也让中国科技进展到达了令人仰视的高度。微缺乏道的技能进展,同样隐藏着较高的才智含量,我们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极致,“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同样是一种巨大的事业成就、国家成就。 胡双钱“航空手艺人”。 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制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许多老胡亲自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胡双钱靠着他对航空事业的喜爱和对民机幻想的执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奋战在
5、民机制造的第一线。胡双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用他自我的话说:“加工出一流质量的飞机产品,是我一生的追求!期望自我能再干十年、二十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奉献。” 管延安深海钳工。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根据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胜利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他曾说过“装好了也要拆,拆了在装,这是为了手感”。由于执着,坚持,求学。 孟剑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仅有
6、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发动、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用他自我的话说:“追求极致,超越自我” 张冬伟十三里焊缝全手工。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善无缺。用他自我的话说:“我暗暗下决心,技术必需要超越师傅,期望,我带的徒弟必需超越我”。 呈现他们追求完善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专业又敬业的精神内核,提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而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
7、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学问,我们要不断地提高,争取做好自我。态度打算一切,仅有奋斗的青春才漂亮,永不放弃,生命才精彩。 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3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不停的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勉向上,在潜意识中就肯定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
8、的这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学问,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养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难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奋战,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未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精彩学历的一般人,可他们依靠自己精彩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宝,让国家日益富强,让国际能站在国际上,让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抬头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制造着一个个不行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
9、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靠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莫非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急躁的社会,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喜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 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4 大国工匠纪录片选取了中国卫星、中国高铁、中国住建等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领域的代表性典型人物,呈现他们追求完善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专
10、业又敬业的精神内核。 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胜利之路不是上名高中上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善和极致,靠着传承和自己的专注,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名领域不行或缺的人才。他们的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消失一丝漏点,有人能在密封精度掌握到头发时的五非常之一。 高凤林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讨论院融融焊接绝技技师,他们工作是给火箭焊心脏,高凤林超群的技艺,让许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迷人条件,这诱惑力还是巨大的谁能不动心,就连他妻子对他也说我动心了。但高凤林说,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打到太空,胜利的骄傲感金钱能买到吗,民族的骄傲感,让高凤林
11、始终都坚守在这里。火箭的研制离不开众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从蓝图到实物靠的是一个个焊接点的积存,靠的是一位位一般工人的咫尺匠心。高凤林说不断的把握事物的进展过程中,不断的追求精巧应当是我们人类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工作人员,努力的方向。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制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记录。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的操作仪器,根据规定接缝处间误差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毫米。只有初中文化的,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装的城管设备已胜利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人的技艺之所以如此超群,关键在于他们的努力与坚持,他们的胜利,同样告知我
12、们,付出就会有收获。 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5 看完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片中叙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一样岗位劳动者,他们用灵活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我内心无比感动,久久不能自已,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人,孟剑锋和宁允展。 在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由于过于逼真,让人看后会情不自禁伸手触摸感受。其实它就是孟剑锋在仅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能做到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这种完善和卓越仅有我们的“錾刻大师”孟剑锋做到,怪不得会让人不禁伸手去触摸! 另一个数据486.
13、1公里,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而宁允展就是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第一人,首席研磨师,更让人感动的是,为了完成380A预备冲高速的关键阶段,他没有无法每天陪伴身患白血病的父亲最终的时间,却在下班的路上才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 看到那里我不禁又难受又惭愧,难受的是这位“大国工匠”没能送父亲最终一程,惭愧的是,我们在职场久了总会觉得工作枯燥乏味、乏善可陈,生活似乎没有了活力,工作也常让我的进取性磨损,甚至有时觉得看不到期望。大国工匠中的师傅,他们都没有没有显赫的出身,高深的学历,甚至放弃迷人的跳槽时机,在国家的岗位上精益求精,急躁专注
14、坚持十几年,几十年,我的确应当向他们学习啊,假如有梦就应当去追,用“大国工匠精神”把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6 周二学校组织观看大国工匠,叙述了八个工匠所缔造的传奇。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一念执着,选择一生坚守,千锤百炼,打磨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这样的一群劳动者,他们的胜利之路不是进名校不是做首富,而是选择用自己的职业技能为国家添彩。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职业技能师。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为航空事业悄悄的奉献着自己的力气,工作的积存,使他不行避开的成为了制造中国飞机团队里不行或缺的一份子。 2023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1919立项,对
15、胡双钱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量的具大,更甚的是晚上还会急加班。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别零件,从原厂调配耗时太长,为了不耽搁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赶工,这个特别艰难的任务突然降落给了胡双钱。 一个完整零件需要一万多元,关键在于它的工艺要求精益求精,36个大小不一的孔,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孔,却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来完成,不负众望,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完工,并一次通过检验,胡双钱的技能不行小觑。 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出色劳动者们,他们的敬业勤勉,值得身为职高学生的我们学习。他们为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做出了许很多多的奉献,我们应为之点赞,为之倾倒,传承他
16、们的不平凡,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学习与实践中努力猎取专业技能学问,不断进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争做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 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7 观看了央视新闻播出的大国工匠,令人深受教育,感人肺腑。透过观看我国出色的大国工匠的超群技术和平凡而又宏大的事迹,让人似乎重新感到了思想正确回归的大路上。大国工匠们出身一般家庭,却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制造出非凡的业绩。他们的胜利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在追求职业技能上,严格要求的是自己,追求的是技术技能的完善和极致,为我们在世界上,树立大国的“中国制造”和世界创新大国的名牌,带好了头和做出了出色的典范。 高凤林,中国航
17、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一点不漏的超高精度的密封,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他能将焊接技术掌握到头发丝的五非常之一,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焊接时间仅有0.1秒的时间误差,他如此艺高胆大,非常人所想,只有刻苦钻研,专心练就方能结出如此硕果。 錾刻大师-孟剑锋,在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他的惊世杰作。他錾刻的作品精致非凡。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由于过于逼真,让人看后会情不自禁伸手触摸感受。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发动、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能做
18、到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让人折服,让人赞叹,完善和卓越就是靠毅力和意志,专注和精湛技艺和锻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讨论所顾秋亮,对周密度要求到达了“丝”级,被称为两丝第一人。我国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超高周密度组装,不能没有顾秋亮。胜利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他能透过摸、看、思,能打算机器的组装误差,几乎没有失误过,工到此精,惊心动魄。 胡双钱教师傅,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行缺少的一份子。2023年,胡双钱要做百万个零件的飞机建筑工程,要做各种各样外形各异的零件,加上临时救急其任务难度广阔,非一般人想象。
19、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打造36个孔,发丝大小的孔径,仅仅依靠胡双钱的双手和传统的铁钻床,便能快捷将36个孔悉数高精度打造,透过检验一点不差,其金属雕花技能创世界一流。 高铁青岛动车制造高级技师宁允展,首席研磨师,他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第一人。全国能做该工序的工人不超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安全性能超高,让国内动车最高时速到达486公里,制造了奇迹,这离不开宁允展对动车转向架的定位臂的高技术研磨。 张冬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利用世界上最难的殷瓦焊焊接技术,在造船业,殷瓦板非常薄,张东伟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并且做到焊缝小于一个针眼大小,由于打了会引起致命后果。张冬伟焊接技术外观精致且具备百分百安全保障。 中国闻名宣纸高级技师周东红,是我国书画家御用宣纸制作师。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做捞纸的工作,不嫌简洁和重复,硬是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 一向以来持续着宣纸成品率100%的记录。 还有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要小于一毫米,他能做到接缝处间隙误差为零。学历不高却,自学成才。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胜利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大国工匠,既平凡又出色,他们以聪慧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宏大,他们为社会做出了非凡的奉献,让人折服其高潮技能和点赞其为人处事之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