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中考2023年七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教案中考2023年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案中考2023年七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化学教案中考2023七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能鉴别地氮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化肥的简介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79-8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元素许多,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拿出常见的氮、磷、钾肥让学生观看,然后填写下表: (1)氮肥中肯定含有氮元素,磷肥中肯定含有磷元素,钾肥中肯定含有钾元素。给出2分钟的时
2、间,二人一组,一个同学说 出化肥名称,另一个同学写出化学式并说出这种化肥属于哪种肥料。 (2)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剧烈的氨味,应密封保存。 (3)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算出一种氮肥的含氮量,让学生说出每种氮肥的含氮量,记住。 (4)给出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农作物的病症,由其他学生说出这种作物需要施用哪种肥料。 3.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养分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复合肥料。如NH4H2PO4、(NH4)2HPO4、和KNO3等。 4.浅谈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和弊。 【教师点拨】 总结归纳化肥的作用时,尽量简洁。氮肥长叶;磷肥长根;钾肥长茎。农作物哪一局部出了毛病,就施哪种
3、肥料。 【跟踪练习】 1.为了防止枇杷裂果,果农要适时适量地施用钾肥,以下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A) A.K2SO4 B.CO(NH2)2 C.Ca(H2PO4)2 D.NH4NO3 2.以下化肥中,能使农作物生长茂密、叶色浓绿的是(B) A.KCl B.NH4NO3 C.NaHCO3 D.Ca(H2PO4)2 3.小明家的小麦消失大面积倒伏现象,你认为应增施的化肥是(A)A.氯化钾 B.碳酸氢铵 C.尿素 D.磷矿粉有效成分 学习指导二:初步学会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82-83页的有关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作演示试验完成以下问题: 1.比拟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
4、、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2.取以下化肥各少量,分别参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气味? 【小组争论】 1.上述试验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它们反响的实质是哪几种粒子在一起发生了反响? 2.如何检验某种物质里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先取少量的待测物质于研钵中,参加熟石灰研磨,把润湿的pH试纸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润湿的pH试纸变蓝色,证明该物质里含有铵根离子。 学习指导三:氮肥的简易鉴别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83页的有关内容,如何鉴别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和尿素? (1)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氨铵
5、有剧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分。 (2)取剩余的氮肥各少许于研钵中,参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无氨味的是尿素。 (3)取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的溶液各少许于试管中,参加硝酸钡,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铵,化学反响方程式(NH4)2SO4+Ba(NO3)2 2NH4NO3+BaSO4;无沉淀的两种溶液中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的是氯化铵,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发生的化学反响方程式NH4Cl+AgNO3 NH4NO3+AgCl;无沉淀的是硝酸铵。 【跟踪练习】 1.以下化肥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分的是(C) A.硫酸钾 B.硝酸铵 C.过磷酸钙 D.氯化钾 2.区
6、分以下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D) A.NH4Cl与KCl:看颜色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3.以下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的是(D) A.碳铵 B.硝铵 C.硫铵 D.硫酸钾 4.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D) A.硫酸氨化肥参加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氨味 B.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响,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响,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D.某盐能与盐酸反响放出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肯定是只含有CO32-
7、的盐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局部。 化学教案中考2023(精选篇2) 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熟悉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学生动手试验力量和观看分析力量。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定量试验,探究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论沟通,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育学生分析及推理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合作学习中培育学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育学生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
8、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课题安排在学生学习定性熟悉化学反响之后,是对化学反响的后续学习,又是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学习的根底,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 教学重点: 通过试验探究熟悉质量守恒定律,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前预备 1、在课前就进展试验分组,将试验力量强和试验力量弱的同学混合搭配,分成四人为一试验小组。 2、布置每个试验小组先对学案中的四个试验方案进展探讨,对试验内
9、容和如何进展试验操作有个大致了解。 (二)教法选择 直观性教学、 小组合作式教学 、试验探究教学法、练习法等。 (三)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学生观看试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试验探究、 教师引导发觉 学生验证明验、探究沟通 动手画水分子分解图、 突破难点 学问活用、小结反应。 以试验为主,让学生在试验探究中体验,在发觉中学习,引导学生采纳“观看、 试验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争论 、分析、练习 、小结反思”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把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试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的科学试验探究的讨论方法。 四、组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第1步创设情境
10、、设疑激趣) 课时引入演示试验1、火柴燃烧2、酒精燃烧 设问 火柴燃烧后留下灰烬而酒精燃烧后什么也没留下,莫非物质从世界上消逝了?化学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没有变化呢? 倾听学生的见解 (第2步试验探究、引导发觉) 试验探究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试验 引导1。称量时天平应留意调平;2。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局部沙子;3。玻璃棒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4、留意观看试验现象和天平的变化。 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叙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天平用于试验,用定量的试验法讨论-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
11、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的发觉简史。 (第3步验证明验、探究沟通) 提问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究竟是增加?不变?还是减小呢?假如你们根据学案上的四个试验设计方案中任选其中两个再进展试验,所得到的结论又会是怎样呢?与教师刚刚所演示试验的结论是否一样? 教师巡察指导 提问每一小组获得的结论一样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有个别小组的试验不胜利的缘由在哪里? 设问天平不平衡是否意味着质量不守恒?试验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相冲突? 追问请同学们争论可实行什么措施使天平平衡? (第4步建立模型、突破难点) 设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让同学们用图画方式展现出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
12、,并思索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的变化状况 (第5步学问活用、小结反应) 练习 让学生做学案中的练习,在学生做完后进展练习讲解。 小结谈谈本课题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与启发? 教师评价1、通过本课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试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 2、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试验方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观看试验 分组沟通、争论,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的猜测有: 参与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与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与反响的各物质
13、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观看、听讲、思索 小结天平最终还是保持平衡,参与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倾听。 试验与探究方案一: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响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响;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响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四: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分成四人为一试验小组任选两个进展试验探究。试验前,小组内争论学案上的试验步骤后进展试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记录试验现象及试验数据。并依据所做试验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试验后小组内沟通争论 分析与沟通针对试验中消失的问题和所得结论,组内分析缘由,组外沟通试验体会。 学生沟通学生
14、思索、争论后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与措施。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 1、方案三中的天平不平衡是由于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响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到空气中了,方案四中的天平向左偏转是由于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反响前并没称量二氧化碳的质量。 2、假如设计在密闭容器中进展试验,杜绝反响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天平指针就不会偏转了。 3、无论是密闭还是敞口系统,质量守恒的规律都客观存在,也就是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响。 学生观赏动画 学生分析、沟通、发言 归纳化学反响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以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定相等。 练习 做学案中的根底题及提高题 学生沟通 激发学生兴趣,设
15、疑引入 帮忙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形成初步意识,为后面分组验证明验打下根底。 使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也能够像化学家一样学好化学的信念。 让学生亲自动手,象科学家一样去讨论发觉,从而感觉科学探究的神圣,同时培育学生的动手试验力量,促进同学间的合作与沟通,让学生在试验中学习,激发兴趣,享受胜利的喜悦。 追求一个开放的、自主的探究气氛。 利用试验中消失的问题情境,准时进展分析,在质疑、争辩、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加深学生对试验原理和正确操作重要性的熟悉,进展和提高学生分析、思辩等多种力量,并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通过用图画方式展现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变化过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能
16、更简单的理解质量守恒的缘由,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遇到的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的反思。一个学问内化、熟悉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 化学教案中考2023(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能依据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推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响能否发生。 把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观看试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试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悉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亲密的联系; 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酸、碱、
17、盐的反响复分解反响。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复分解反响及条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比照区分归纳总结试验探究。 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稳固: 提问:什么是盐? 答复: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 争论:学生答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屡
18、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大事。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学问。 新课讲授: 板书:一、氯化钠 提问:你能写出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 学生答复NaCl 、俗名:食盐。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板书: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化学式:Na2CO3,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NaHCO3 ,俗称小苏打;化学式: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设问:氯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教案 中考 2023 年七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