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常用材料.docx
《化工设备常用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设备常用材料.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化工设备常用材料 了解材料各项性能的意义、碳钢与铸铁、常用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生疏化工设备中常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 把握化工设备材料选用的原则,把握几种常用化工设备材料普低钢和低合金钢的牌号、性能、用途;把握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方法和作用。第八章第一节 概 述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产业,各种化学生产工艺的要求各不尽一样,如:压力从真空到 高压甚至超高压、温度从低温到高温 以及腐蚀性、易燃、易爆物料等,使得设备处在极其简单的操作条件下运行。由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对设备材料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合理的选用材料是设 计化工设备的主要环节。例如:对于高温容器,由于
2、钢材在高温的长期作用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金属组织都会发生 明显的变化,加之承受肯定的工作压力 ,因此在选材时必需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及高温条件下组织的稳定性。容器内部盛装的介质大多具有肯定的腐蚀性,因此需要考虑材料的耐腐蚀状况。对 于频繁开、停车的设备或可能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设备,还要考虑材料的疲乏等;而低温条件下 操作的设备,则需要考虑材料低温下的脆性断裂问题。其次节 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性能材料的物理性能材料的化学性能材料的加工性能一、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力量,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是化工设备设计中材料选择及计算时打算许用应力的
3、依据。 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加载荷而不致失效破坏的力量。一般来讲,材料强度仅指材料在到达允许的变形程度或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像弹性极限、屈服点、抗拉强度、疲乏极限和蠕变极限等。材料在常温下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压强度。屈服强度表示材料抵抗开头产生大量塑性变形的应力。抗拉强度表示材料抵抗外力而不致断裂的最大应力。在工程上,不仅需要材料的屈服强度高,而且还需要考虑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依据不同的设备要求,其比值应适当。屈强比较小材料制造的零件具有较高的安全牢靠性,由于在工作时万一超载,也能由于塑性变形使金属的强度提高而不致马上断裂。但假设屈强比太低, 则材料强度的利用率
4、会降低。因此,过大、过小的屈强比都是不适宜的。在化工炼油设备中,很多零部件是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的,对于制造这些零部件的金属材料的屈服限s s、抗拉强度限s b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必需考虑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通常随着温度上升,金属的强度降低而塑性增加。另外,金属材料在高温长期工作时,在肯定应力下,会随着时间的延长缓慢地不断发生塑性变化的现象,称为“蠕变”现象。例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虽然其承受的应力远小于工作温度下材料的屈服点,但在长期的使用中则会产生缓慢而连续的变形使管径日趋增大,最终可能导致裂开。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抵抗这种缓慢塑性变形的力量,用蠕变极限s n表示。蠕变极限是指试样在肯定温度下和在规
5、定的持续时间内,产生的蠕变变形量总的或剩余的或第阶段的蠕变速度等于某规定值时的最大应力。对于长期承受交变应力作用的金属材料,还有考虑“疲乏破坏”。所谓“疲乏破坏”是指金属材料在小于屈服强度极限的循环载荷长期作用下发生破坏的现 象。疲乏断裂与静载荷下断裂不同,无论在静载荷下显示脆性或韧性的材料,在疲乏断裂时,都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断裂是突然发生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危急性,常常造成严峻的事故。金属材料在循环应力下,经受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疲乏强度”,以s r见a式表示 ,称为应力循环系数或应力比,在对称循环时,(r=-1表示。对于一般钢材,以 106107 次不被破坏的应力,作为
6、疲乏强度。-a一、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力量,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是化工设备设计中材料选择及计算时打算许用应力的依据。 硬度硬度是指固体材料对外界物体机械作用如压陷、刻划的局部抵抗力量。它是由承受不同的试验方法来表征不同的抗力。硬度不是金属独立的根本性能, 而是反映材料弹性、强度与塑性等的综合性能指标。 在工程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是压入硬度,常用的指标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 HRB)和维氏硬度(HV)等。所得到的硬度值的大小实质上是表示金属外表抵抗压入物体(钢球或锥体)所引起局部塑性变形的抗力大小。 一般状况下,硬度高的材料强
7、度高,耐磨性能较好,而切削加工性能较差。依据阅历, 大局部金属的硬度和强度之间有如下近似关系:低碳钢 s0.36 HBb高碳钢 s0.34 HBb灰铸铁 s0.1 HBb因而可用硬度近似地估量抗拉强度。一、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力量,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是化工设备设计中材料选择及计算时打算许用应力的依据。塑性材料的塑性是指材料受力时,当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变形而不即行断裂的性质。工程上以延长率s 和断面收缩率s 作为衡量金属静载荷下塑性变形力量的指标。1. 延长率s 延长率主要反映材料均匀变形的力量。它以试件拉断后,总伸长的长度
8、与原始长度的比值百分率s %来表示。2-1l2-1 式中试件断裂后的标距长度,mm2;l-试件原始的标距长度,mm2;0l断裂后试件确实定伸长量,mm2。延长率的大小与试件尺寸有关,为了便于进展比较,须将试件标准化。现国内承受的拉伸试样有:长圆试样用 l0/d0=10d0 为试样直径、短圆试样用l0/d0=5,分别在延长率下标以s 10和s 5来表示。2. 断面收缩率s断面收缩率主要反映材料局部变形的力量。它以试件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始截面面积比值的百分率s % 来表示。2-2A式中试件断裂后的最小截面积,mm2;A-试件的原始截面积,mm2。0断面收缩率的大小与试件尺寸无关。它不是一个
9、表征材料固有性能的指标, 但它对材料的组织变化比较敏感,尤其对钢的氢脆以及材料的缺口比较敏感。材料的延长率与断面收缩率值愈大,材料塑性愈好。塑性指标在化工设备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有良好的塑性才能进展成型加工,如弯卷和冲压等;良好的塑性性能可使设备在使用中产生塑性变形而避开发生突然的断裂。承受静载荷的容器及零件,其制作材料都应具有肯定塑性,一般要求s 51020。过高的塑性常常会导致强度降低。一、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力量,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是化工设备设计中材料选择及计算时打算许用应力的依据。 冲击韧性对于承受波动或冲击载荷的零件及在低温
10、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其材料性能仅考虑以上几种指标是不够的,必需考虑抗冲击性能。材料的抗冲击力量常以使其破坏所消耗的功或吸取的能除以试件的截面面积来衡量,称为材料的冲击韧度, 以s k表示,单位 J/cm2。韧性可理解为材料在外加动载荷突然攻击时的一种准时并快速塑性变形的力量。韧性高的材料一般都有较高的塑性指标,但塑性指标较高的材料,却不肯定具有较高的韧性,缘由是在静载下能够缓慢塑性变形的材料,在动载下不肯定能快速地塑性变形。因此,冲击值的凹凸,打算于材料有无快速塑性变形的力量。由于s k值在低温时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故在化工设备中,低温容器所用钢板,s k值不得低于 30 J/cm2。二、物理性
11、能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有密度、熔点、比热容、热导率、线膨胀系数、导电性、磁性、弹性模量与泊桑比等。密度是计算设备重量的常数。熔点低的金属和合金,其铸造和焊接加工都较简洁,工业上常用于制造熔断器等零件;熔点高的合金则可用于制造要求耐高温的零件。金属及合金受热时,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积膨胀,因此双金属材料的焊接,要考虑它们的线膨胀系数是否接近,否则会因膨胀量不等而使容器或零件变形或损坏。有些设备的衬里及其组合件,其线膨胀系数应和根本材料一样, 以免受热后因热胀量不同而松动或破坏。常用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列于表 2-l。表 2-l 几种常用金属的物理性能金属密度熔点比热容 热导率 线膨胀系数 电阻率弹
12、性模量泊桑比灰铸7.057.30120026560541.752.210.012.5 67180113 0.231570.27低 7.854804810.612.21113合金钢1500206镍铬7.9140051024.514.573206钢铜8.931084.938639816.716.73128钛4.507168810522.311.410.2420106铝2.7660.4900 24724723626.5562铁高硅铸铁碳钢及6.91220-524.763140154-1400196 0.240.280.250.30铅 11.34327.4128.73429.30.310.340.32
13、0.420.320.36206.4315180.42镍 8.902145347182.913.368.440.272070.29三、化学性能金属的化学性能是指材料在所处介质中的化学稳定性,即材料是否会与四周介质发生 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腐蚀。金属的化学性能指标主要有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耐腐蚀性金属和合金对四周介质,如大气、水汽、各种电解液侵蚀的抵抗力量叫做耐腐蚀性。化工生产中所涉及的物料,常会有腐蚀性。材料的耐蚀性不强,必将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有时还会影响产品质量。常用金属材料在酸碱盐类介质中的耐蚀性见表 2-2。表 2 一 2 常用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浓度的酸碱盐类介质中的耐蚀性铁高硅=40
14、40沸70碳钢-(80-100)7050-10012070-1002080-100(70)%-(任(480)-/-/-1020100/气300(27)(55)5035(10)(40)-/-(浓)(100)枯燥20/气300气104010沸耐耐/硝酸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铵 硫化氢 尿素氨材料%灰铸-%70-10020(35) (30)(34)(100)耐耐潮湿100 耐 耐 25 沸-=70-100120260480-80 200-/7018-850型不 (60-80)锈钢95沸(沸腾 4080-10010)-9560-铜-5060(80-100)(20)铅-8060 (90)(90)钛任沸53
15、5 抗氧化性在化工生产中,有很多设备和机械是在高温下操作的,如氨合成塔、硝酸氧化炉、石油气制氢转化炉、工业锅炉、汽轮机等。在高温下,钢铁不仅与自由氧发生氧化腐蚀,使钢铁外表形成构造疏松简洁剥落的 FeO 氧化皮;还会与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产生高温氧化与脱碳作用,使钢的力学性能下降, 特别是降低了材料的外表硬度和抗疲乏强度。因此,高温设备必需选用耐热材料。四、加工工艺性能金属和合金的加工工艺性能是指可铸造性能、可锻造性能、可焊性能和可切削加工性能等。这些性能直接影响化工设备和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方法和质量。故加工工艺性能是化工设备选材时必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可铸性可铸造性主要是指液体金属
16、的流淌性和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和偏析倾向(合金凝固时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析出叫偏析)。流淌性好的金属能布满铸型,故能浇铸较簿的与外形简单的铸件。铸造时,熔渣与气体较易上浮,铸件不易形成夹渣与气孔,且收缩小。铸件中不易消灭缩孔、裂纹、变形等缺陷,偏析小,铸件各部位成分较均匀。这些都使铸件质量有所提高。合金钢与高碳钢比低碳钢偏析倾向大,因此,铸造后要用热处理方法消退偏析。常用金属材料中,灰铸铁和锡青铜铸造性能较好。 可锻性可锻性是指金属承受压力加工(锻造)而变形的力量,塑性好的材料,锻压所需外力小,可锻性好。低碳钢的可锻性比中碳钢及高碳钢好;碳钢比合金钢可锻性好。铸铁是脆性材料,目前,尚不能锻压加工。 焊
17、接性这是指能用焊接方法使两块金属结实地联接,且不发生裂纹,具有与母体材料相当的强度,这种能熔焊的性能称焊接性。焊接性好的材料易于用一般焊接方法与工艺进展焊接,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接接头强度与母材相当。低碳钢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而铸铁、铝合金等焊接性较差。化工设备广泛承受焊接构造,因此材料焊接性是重要的工艺性能。 可切削加工性切削加工性是指金属是否易于切削。切削性好的材料,刀具寿命长,切屑易于折断脱落,切削后外表光滑。灰铸铁(特别是 HT150、HT200)、碳钢都具有较好的切削性。第三节 碳钢与铸铁钢和铸铁是工程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金属材料。它们是由 95以上的铁和 0.054的碳
18、及 1左右的杂质元素所组成的合金,称“铁碳合金”。一般含碳量在 0.022者称为钢; 大于 2者称为铸铁;当含碳量小于 0.02时,称纯铁(工业纯铁);含碳量大于 4.3的铸铁极脆,后二者的工程应用价值都很小。一、铁碳合金的组织构造金属的组织与构造在金相显微镜下看到的金属的晶粒,简称组织,如图2-1 所示。如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看到金属原子的各种规章排列。这种排列称为金属的晶体构造,简称构造。纯铁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两种不同的晶体构造,即体心立方晶格与面心立方晶格,如图 2-2 所示。由于内部的微观组织和构造形式的不同,影响着金属材料的性质。纯铁在体心立方晶格构造时,塑性比面心立方晶格构造的好,而
19、后者的强度高于前者。s铸铁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铁碳合金材料,一般碳以石墨形式存在,石墨有不同的组织形貌,见图 2-3 所示。其中球状石墨的铸铁称球墨铸铁,它的强度最高; 细片状石墨次之;粗片状石墨最差。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体心立方晶格的纯铁称s -Fe,面心立方晶格的铁称为s -Fe。s -Fe 经加热可转变为s -Fe,反之高温下的s -Fe 冷却可变为s -Fe。这种在固态下晶体构造随温度发生变化的现象,称“同素异构转变“。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 910恒温下完成的。这一转变是铁原子在固态下重排列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结晶过程。是钢进展热处理的依据。碳钢的根本组织碳对铁碳合金性能的影响很大,铁中
20、参加少量的碳,强度显著增加。这是由于碳引起了铁内部组织的变化,从而引起碳钢的力学性能的相应转变。碳在铁中的存在形式有固溶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在固态下相互溶解,而仍旧保持溶剂晶格原来形式的物铁素体体、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种。这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形成了不同的碳钢组织。碳溶解在a-Fe 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由于a-Fe 原子间隙小,溶碳力量低在室温下只能溶解 0.006,所以铁素体强度和硬度低,但塑性和韧性很好。低碳钢是含铁素体的钢,具有软而韧的性能。奥 氏体碳溶解在g-Fe 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g-Fe 原子间隙较大,故碳在g-Fe 中的溶解度比a-Fe 中大得多,如在 723时可溶解
21、0.8,在 1147时可达最大值 2.06。奥氏体组织是在a-Fe 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时产生的。由于奥氏体有较大的溶解度,故塑性、韧性较好,且无磁性。铁碳合金中的碳不能全部溶入a-Fe 或g-Fe 中,其余局部的碳和铁形成一种化合物Fe3C,称为渗碳体。它的熔点约为 1600,硬度高(约 HB800),塑性几乎等于零。 纯粹的渗碳体又硬又脆无法应用。但在塑性很好的铁素体基体上散布着这些硬度很高的微粒,将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 渗碳体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铁和碳,其中碳以石墨形式消灭。铁碳合金中,碳和硅的含量愈高,冷却愈慢,愈有利于碳以石墨形式析出,渗 碳析出的石墨散布在合金组织中。 铁碳合金中,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设备 常用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