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高三(2023年)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案高三(2023年)七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化学教案高三(2023)七篇 一、教材分析 “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是以化学根本概念为根底,与试验严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连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材内容具有概念比拟多,且抽象又难于理解的特点。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熟悉引入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应留意不要随便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 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新的“量”和“摩尔”这个新的“单位
2、”,学生是很生疏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过学习和生活阅历的积存,他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米、千克等。可采纳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属性上一样,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一样的一种科学方法。如物质的量与其他学生熟识的量类比、摩尔与其他国际单位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等,运用类比思想阐释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能够提高这两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兼容性,有利于对这两个生疏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熟悉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熟悉摩尔是物质的量的根本单 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 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的思想帮忙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稳固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培育学生自学的习惯、探究的意识。 (3)体验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熟悉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讨论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培育学生敬重科学的思想。 (2)调动学生参加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的概念; (2)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4、 (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 (4)通过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计算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的概念。 五、教学预备 多媒体、黑板 六、教学方法 采纳创设情境方式,通过故事(一粒米的称量)和生活实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出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搭建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单位(箱、包、打等)与抽象概念类比、国际单位之间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感受概念的生成过程,初步形成物质的量的概念并理解其重要性。 化学教案高三(2023)(篇2)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复原反响。 2.学会用“双线桥
5、”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推断反响中的氧化剂和复原剂。 3.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 4.辨析氧化复原反响和四种根本反响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育比拟、类比、归纳和演绎的力量。 5.理解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复原反响。 难点:氧化复原反响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复原剂的推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响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复原反响和非氧化复原反响对这些反响进展推断,从而分析氧化复原反响和非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区分,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展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
6、复原反响和四种根本反响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响引入本节课的讨论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连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复原反响的定义,来推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响应属于氧化复原反响,还是非氧化复原反响。 媒体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展推断,或可小组争
7、论、分析。 表达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响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转变的元素,在反响前后的化合价。 思索与争论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打算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状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响中,元素化合价上升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响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表达叙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表达氧化复原反响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响。 氧化复原反响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响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复原反响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复原剂,复原剂发生氧化反响,表现复原性。可以这样记忆:复原剂化合价上升、失电子
8、、具有复原性,被氧化。 思索与争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响中,氧化剂和复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推断元素在氧化复原反响中是被氧化还是被复原呢? 板书 复原剂氧化剂 有复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复原 思索与争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复原反响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展分析。 2.氧化复原反响与四种根本类型反响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响中电子的转移状况,找出每个反响的氧化剂和复原剂。 化学教案高三(2023)(篇3) 学问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相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
9、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力量,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力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学问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熟悉;并通过学问的运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本节教材表达了化学反响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主要是通过争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学问,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状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生产条件。其次局部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
10、探讨合成氨的进展前景。 在第一局部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响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响,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学问,争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响速率增大所应实行的方法。在此根底上,又据试验数据争论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实行的方法。在两个争论的根底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生产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状况,较详细地分析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状况。此外,还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洁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其次局部教学在第一局部的根底上争论合成氨的进展前景,拓宽学
11、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学问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第一局部“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 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响,首先需要讨论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响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影响的结果。 3.组织争论: 为使合成氨的反响速率增大,应实行的方法。 合成氨反响是可逆反响,在实际生产中,仅仅考虑单位时间里的产量问题(化学反响速率问题)还不行,还需要考虑如何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问题(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 针对合成氨的反响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响,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学
12、问,争论为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实行的方法。 4.阅读图表试验数据印证理论:学生通过阅读表2-4的试验数据可知,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得出的结论与科学试验的结果是完全全都的,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综合上面的争论状况,同时综合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状况,详细地讨论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问题。此外,要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洁提及浓度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化学教案高三(2023)(篇4)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缘由。 【过程与方法】
13、 运用试验观看猎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展加工。体会通过试验来讨论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熟悉,喜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SO2的漂白性、复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 通过探究试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枯燥的季节里大家都盼望有一些雨水降落,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日教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现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
14、的影响以及酸雨学问。组织学生仔细观看并思索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学生活动:答复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现: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现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学生答复: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语言: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 其次环节:新课教学 1.SO2的物理性质讨论 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
15、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索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 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讨论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索从哪些方面去讨论SO2的性质。 教师学生共同活动:说出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 教师设问:你对哪条性质还不了解?你能利用一个装满SO2的试管来设计试验说明吗? 教师演示试验:试验SO2的溶解性。经过试验大家观看到,SO2是溶于水的。 学生归纳SO2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
16、体,密度比空气大,简单液化,易溶于水。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的化学性质讨论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从分类的角度SO2属于哪类物质?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教师引导提问:下面我们从分类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显酸性,那么SO2属于哪类物质?想想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学生争论答复:是酸性氧化物,(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响,和碱性氧化物反响,和水反响等等。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来黑板上给大家展现一下SO2与CaO、Ca(OH)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师生共同推
17、断正误。 探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师活动:农夫伯伯夏天劳作的时候也是带“太阳帽”的,他们这个太阳帽是用草编的,信任许多同学都没有见过,没关系,请看大屏幕,(展现新草帽、旧草帽图片),同学们看看两个草帽颜色有区分吗?说明SO2有什么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颜色不同,说明SO2有漂白性。 【板书】2.SO2的漂白性 教师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第90页关于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稳定性,想想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还有哪些?其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是不是一样? 学生阅读思索:上节课学过的氯气也有漂白性。氯气的漂白是由于它的氧化性。 教师提出问题:从氧化复原的角度思索SO2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试验探究
18、:上讲台将SO2通入到教师预备好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看现象,并对反响后溶液进展加热。 教师引导:大家观看分析下,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几价?说明什么呢? 学生答复:正四价,处在硫的中间价态,所以可以得出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复原性。 【板书】3.SO2的氧化性和复原性 学生争论探究:由学生代表上讲台用教师供应的试剂(石蕊试液、SO2水溶液、品红溶液、双氧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仪器或用品,选择适宜的用试验的方法来证明SO2具有复原性。 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讲授:SO2的氧化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化学反响方程式来理解,大家请看黑板(写出SO2与H2S反响化学方程式,带着大家复习氧化复原
19、反响电子转移)。 第三环节:稳固提高 教师设问:我们刚刚学习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家也说出了两者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那大家会不会应用呢,我们通过一道习题来稳固下: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充分混合后,通入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看到有色物质发生什么现象?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教师陈述:我们请同学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其他同学仔细听作补充。 学生答复: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师确定鼓舞。 作业 收集当地的雨水样品,测定其pH。假如是酸雨,分头了解产生的缘由,提出防治对策的建议。 化学教案高三(2023)(篇5) 一、教材分析
20、化学反响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响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学问: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坚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在此既根底上,就比拟简单理解化学反响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响物分子的内部构造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外因。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响的概念,此时,通过试验帮忙学生熟悉化学反响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响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响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熟悉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动,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
21、习目标确实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构造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根底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学问与技能 1、理解根本的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熟悉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熟悉可逆反响有肯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响在肯定条件下能到达化学平衡状态。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力量。 2、通过试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参加化学科技活动的热忱,将化学学问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推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熟悉和学生的实际
22、学习力量,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难点: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许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响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对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原理的学习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依据详细外界条件的变化,造成反响速率变化,通过试验分析比拟。便成为突破难点的关键。 化学教案高三(2023)(篇6) 学问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响中反响物及生成物质量的试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缘由;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洁的试验事实,能推想物质的组成。 力量目标 提高学生
23、试验、思维力量,初步培育学生应用试验的方法来定量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讨论问题的科学方法,培育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熟悉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逝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看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动身,通过思索去“发觉”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简单承受。在此根
24、底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响的实质上去熟悉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响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响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定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根底。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响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索反响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展如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觉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实行自我发觉的方法来进展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响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响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终把问题聚焦在化
25、学反响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相宜的提出讨论主题:通过试验来探究化学反响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被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讨论过程、设计、实施试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依据试验目的(试验化学反响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试验桌上供应的仪器和药品设计试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削减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忙,鼓舞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索,大胆探究,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力量,在沟通方案过程中,各组间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培育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在实施试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
26、程,动手力量得到了加强,培育了学生的观看力量、讨论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究的意志力。同时在试验过程中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究,学生不仅获得了学问,也体验了科学讨论过程。 3.反思讨论过程、总结收获和缺乏 探究活动完毕后可让学生进展总结收获和缺乏,提高学生的认知力量。 化学教案高三(2023)(篇7) 学问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相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力量,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力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学问对生产实践的指导
27、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熟悉;并通过学问的运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本节教材表达了化学反响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主要是通过争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学问,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状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生产条件。其次局部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探讨合成氨的进展前景。 在第一局部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响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响,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学问,争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响速率增大所应实行的方法
28、。在此根底上,又据试验数据争论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实行的方法。在两个争论的根底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生产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状况,较详细地分析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状况。此外,还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洁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其次局部教学在第一局部的根底上争论合成氨的进展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学问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第一局部“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 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响,首先需要讨论
29、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响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影响的结果。 3.组织争论: 为使合成氨的反响速率增大,应实行的方法。 合成氨反响是可逆反响,在实际生产中,仅仅考虑单位时间里的产量问题(化学反响速率问题)还不行,还需要考虑如何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问题(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 针对合成氨的反响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响,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学问,争论为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实行的方法。 4.阅读图表试验数据印证理论:学生通过阅读表2-4的试验数据可知,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得出的结论与科学试验的结果是完全全都的,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综合上面的争论状况,同时综合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状况,详细地讨论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问题。此外,要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洁提及浓度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