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教案学生七篇.docx
《初三生物教案学生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生物教案学生七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三生物教案学生七篇 单细胞生物体 本节通过叙述草履虫的形态构造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使学生熟悉到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大类活动:观看和探究。通过第一个观看活动,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通过其次个观看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响吗?这个活动,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在这两大类活动过程中,既培育了学生的观看力量、思维力量、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力量,又培育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平常对草履虫缺乏感性熟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草履虫的
2、形态构造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动难以理解。 设计理念 本节以素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进展为主题,采纳的是美国教育家萨斯曼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新颖的事物进展探究、调查、讨论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看、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学问性目标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性目标 提高制作及观看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育观看力量、试验力量、思维力量、自学力量以及语言表达力量等。 情感性目标 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通过科学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精神。 课时安排:
3、本节教学需1课时 教学预备 教师: 草履虫培育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糖、食盐水、牛肉汁。 挂图或录像(有关草履虫的构造及其生活方面)。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一种藻类植物小球藻,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小球藻的形态。 学生答复:略。 教师导入:象这种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今日我请同学们观看试验台上放置的培育液,你知道里面培育的是哪种生物吗? 学生状态:观看、思索,引起了剧烈的奇怪心。 (还可利用学生自编的有关人得了某些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疾病的小品,由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导入新课。) 教师启发:
4、培育的也是单细胞生物的一种草履虫。这类生物的形态构造和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已给的试验仪器(草履虫培育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以小组为单位,想方法设计试验:怎样才能观看到草履虫的形状和运动。 学生活动:争论、沟通、试验、观看。 教师引导:教师观看到每组同学都操作地特别仔细、认真。有的组试验很胜利,有的组也消失了一些问题,下面同学们之间相互沟通一下。沟通的时候,可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做的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消失了什么问题,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或请教其他组同学帮忙想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相互沟通、吸取教训、学习阅历。 学生总结:草履虫的形状像
5、一只倒转的草鞋,它是翻转着向前运动的,由此,可证明草履虫是生物。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接触这门学科时,我们共同分析了推断生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再谈一谈。 学生答复:略。 教师设疑:其中推断标准之一是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响,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响吗? 学生状态:思索。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科学探究的步骤,结合技能卡和小词典,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此问题。 学生表现:自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看到绝大多数的同学试验操作已根本完成了,下面请小组代表总结一下你们组探究后得出的结论,以及试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活动:相互沟通、作出评价。 学生总结: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
6、激作出反响,并且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由此,可以证明草履虫是生物。 教师承转:同学总结得特别好!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同学们从草履虫的运动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响状况,推断出它是生物。那么,你们认为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吗? (可能有的小组由于草履虫运动速度过快而没有观看到结果,此时,教师要鼓舞学生大胆尝试:可以通过实行哪些措施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组织活动并适时赐予鼓舞性评价。组织沟通,重点是沟通实行哪些措施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组织学生沟通,教师对有特色的设计方案要赐予确定性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把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学生表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毕竟哪一位同学的说法
7、有道理呢?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要求:总结从录像中猎取的信息,然后,通过从中猎取的信息,进一步推断草履虫的身体是否由一个细胞构成。 (放映草履虫的构造及其生活的录像。)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总结信息、作出推断。 学生总结:草履虫的身体里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构造,也就是一个细胞的构造,所以说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另外,它可以通过身体上的表膜、收集管、伸缩泡、口沟、食物泡、胞肛等构造帮忙它来完成生命活动。 教师讲授:所以,我们把这种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其中,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动物体叫做单细胞动物,例: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植物体叫做单细胞植物,例:小球藻。 教师
8、承转:其实,像这样的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还有许多,并且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特别亲密,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猎取这方面的学问? 学生答复: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上网。 教师评价:很好,同学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盼望同学们课下能够通过以上途径,亲自查找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手抄报(或电脑打印)在班内展现。 教师引导:在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积极发言。 板书设计: 与人类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 草履虫 单细胞 生物 练习稳固:略。 课后实践:完成试试看。有条件的学校可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条件较差的学校可利用挂图或课本彩图。 初三生物教案学生(精选篇2)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爬行
9、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小组争论,说明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分,提高分析比照力量。 3.体会生物多样性,提高对动物的爱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区分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之前已经学习了两栖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又有哪些代表生物呢?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帮助呼吸,代表生物有青蛙、蟾蜍、蝾螈等) 播放各种爬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赏观看,并提问:两栖动物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仍旧没有脱离水环境的限制,那么图中的这些动物是否和两栖动物一样呢?带着问题,引出新课。
10、 (二)新课教学 1.蜥蜴的特征 播放蜥蜴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蜥蜴的活动有哪些特点? 教师留意引导观看挨次,师生共同总结。 (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敏捷的转动;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动,但能贴地面快速爬行;皮肤枯燥,外表掩盖角质的鳞片。) 教师连续提问:这些特点对于它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拿出预备好的蛇皮让学生亲自感受。 (头部敏捷、爬行速度快更简单在陆地上查找食物和发觉敌害,角质化的鳞片既可以爱护身体,又能削减体内水分的蒸发。) 2.蜥蜴的生殖 出示蜥蜴受精和产卵过程视频,并展现蜥蜴的卵模型。提出问题:以蜥蜴为例,爬行动物是如何受精和生殖的呢? 让学生亲自观看蜥蜴卵模型,
11、并拨开卵壳,观看视频,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蜥蜴在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卵壳很坚硬,可以爱护内部构造,同时也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连续追问:它与青蛙的生殖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比照进展有效区分。 (青蛙在水中受精,并将卵产在水中,幼体在水中生活;而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爱护,使卵能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真正的适应了陆地生活。) 教师补充蜥蜴能在陆地上生活还有肺的作用,要比青蛙的肺更兴旺,能满意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组织学生小组争论,将青蛙和蜥蜴的区分通过表格比照的形式进展总结,小组代表进展展现。 3.爬行动物的特征 教师分发多种爬行动物的资料卡(龟、鳖、蛇、鳄等),请
12、学生认真阅读,并同桌两人共同总结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总结补充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掩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上产卵,卵外表有坚硬的卵壳。 (三)稳固提高 教师呈现几种动物,让学生推断是否为爬行动物。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思索人类与爬行动物的关系。 四、板书设计 初三生物教案学生(精选篇3) 第一章其次节种子植物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构造,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看的方法识别种子的构造。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看的方法识别种子的构造。 2.识别当地常见的-子
13、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预备 教师:观看种子的构造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构造挂图、玉米种子构造剪贴图(自制);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看种子 菜豆种子的构造; 玉米种子的构造; 菜豆、玉米种子构造的异同。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试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试验,通过观看和争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构造。 方案二:对比教师出示的菜豆种子构造挂图、玉米种子构造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争论沟通知道两种.种子构造。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方案一:观看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
14、后在看书自学的根底上就争论提纲,试验小组争论、比拟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看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试验小组就争论提纲争论、比拟得、出结论。 出示争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什么? 三、-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者异同 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看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看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教师启发下思索争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看“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教师启发下思索争论,得出答案。 1以-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
15、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索,争论得出答案。出示补充的图片。 2识别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观看书上的图以及教师补充的图片,熟悉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看CAI课件,识别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 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方案一:在看书自学根底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争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看“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争论,得出答案。 出示争论提纲: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 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初三生物
16、教案学生(精选篇4) 消化和汲取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养分物质的汲取过程。 3.运用试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尝试解读养分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汲取的曲线图。 5.分析小肠的构造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构造与汲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 2.分析小肠的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 三、教学预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2.相关的试验预备。 3.制作小肠壁构造折叠模型。 4.课时安排 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
17、情境 导人新课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索并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问引起学生怀疑,激发学习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消化系统的组成 1.1观看画面、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思索并结合自己的体验,答复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构造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的作用。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1细嚼馒头,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思索为什么会尝出甜味? 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展探究。 2.2提出问题 依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规划。沟通探究规划,实施探究规划。 媒体演示课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参考方案。 2.3制定并实施规划
18、 2.4小组沟通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进展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提出改良意见。 2.5表达沟通、 2.6得出结论 全班沟通观看到的现象,分析其缘由和得出的结论。 鼓舞、确定学生的答复并作补充。 概括出消化的概念。 (四、消化的全过程 3.1认真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记”做预备。 思索、回答下列问题。 3.2设问:胃病和肝炎对消化的影响及其防治。 观看试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通过思索和答复,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3.3演示课本P33的“演示试验”,提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3.4插入课本P35第1、2题和p34技能训练。
19、 展现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评价。 (五、养分物质的汲取 阅读资料,比拟大肠、小肠构造的特点,理解小肠的构造特点与其功能。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33的“资料分析”,比拟大肠、小肠的构造有何异同。 4.1小肠的特点 家畜小肠的内部构造 用放大镜观看,加深理解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看小肠内外表的皱襞及绒毛,理解它们的作用。 4.2展现制作的小肠内外表皱襞的模型。 指导学生观看猪小肠的构造特点。 (六、小结、课后练习 4.1小结:小肠是汲取的主要场所。 4.2布置课本P35练习第3题。 教学反思 初三生物教案学生(精选篇5)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食物链 1.多媒体播放动画片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生物 教案 学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