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7篇).docx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7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7篇)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洁的任务进展分析和画流程图,把握“移动”“延时”和“停顿”模块的功能; 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把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以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顿”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学习机器人学问的思维模式和动手力量; 培育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育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精神。 【教法选择】 以任务驱动、自
2、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移动”“延时”和“停顿”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挨次程序构造;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教学难点】 1.“移动”模块的使用,在设置不同参数时,可表现为“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延时”模块的作用;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展现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动身,直线前进,精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你该怎么设计
3、这个机器人呢? 学生活动 观赏图片,思索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呈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1.通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人,轻松自然地引人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争论,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索力量; 2.最根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现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争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机器人行走软件局部程序的设计,此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问领域,从根本的翻开软件运行平台到简洁流程图的组成,教师要一步步
4、具体演示讲解; 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 学生活动 根本机器人学问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思索机器人转弯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点讲解左、右发电机的设置以及“移动”“延时”等模块的参数更改;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 学生活动 机器人转弯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下载的方法,分析机器人行走的程序设计。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现学生的作品,学生进展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学问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
5、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活动 1.观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 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2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x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活动七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VB。本节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起,与程序世界的实例作类比,让学生通过举例和上机实践,理解可视化编程的根本概念和方法。 可视化编程包含的很多概念是面对对象程序设计根本思想和方法的雏形,要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会利用面对对象的思想和方法进展编程,必需从理解和把握可视化编程的根本概念入手,而学习的方法是从VB供应的可视化编
6、程环境和可视化编程组件开头,由于可视化编程的方法和步骤简洁、易于上手。 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生活阅历,能够对各种生活现象加以分析和说明,已接触了很多应用软件,具备了应用软件的一些使用技能,对程序世界的许多现象也有了肯定的感受。而可视化编程的方法涉及较少,所以,本节将以“VB”可视化编程根底开头学习,对一些概念将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明确。 教学预备: 1、精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任务,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布置制作“电子钟”应用程序任务。 2、硬件、软件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学习资源主要以教材为主。 3、策略预备:以VB编程的根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
7、循序渐进的梯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体验胜利之喜悦,通过适当地为学生供应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了解Visual Basic开发环境的使用。 2、了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3、了解对象、属性、大事是面对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受可视化编程的根本过程,体验胜利的欢乐。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力量目标 培育和提升学生利用VB编程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VB可视化编程的方法。 2、VB可视
8、化编程的几个根本概念。 3、理解大事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二)教学难点 理解大事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教法、学法: (一)教法 任务驱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 (二)学法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拓展提高、沟通评价、课堂小结作业这五个局部进展。 情境导入 我们常常见到 “电子钟”程序,今日我们来学习用VB制作“电子钟”程序应用程序。 学生活动: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仔细听课并思索。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留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回忆: 1.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根本过程。 2.“电子钟”程序需要对什么进展推断?涉及到程序设计的哪种软
9、件? 学生活动:思索、答复。 设计意图:稳固学问,联结新旧学问。 新课学习 布置制作“电子钟”程序任务,引导学生把握利用VB可视化编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过程。 可自主学习,参照教材第75-84页局部完成该任务。 (1)建立工程 (2)创立图形用户界面 (3)设置对象属性 (4)编写程序 (5)调试运行程序 (6)保存和编译程序 学生活动:听课、思索,探究、合作。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把握可视化编程的过程,也为学生将来自觉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拓展提高 (1)学习较吃力的学生连续完成上面根本任务,可寻求同伴指导。 (2)学习力量较强的学生
10、针对“电子钟”程序界面进展修饰完善,自主学习,添加相应控件。鼓舞这些学生指导学习力量较差的学生完成任务,到达共同进步。 (3)思索:制作真正的“电子钟”程序还需要学习哪些学问? 学生活动: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实践。 设计意图:关注全体学生、表达分层教学思想。 沟通评价 组织学生展现沟通局部作品。 学生活动:展现、表达、沟通、评价。 设计意图:鼓励、诊断、促进学习。 课堂小结作业 (1)涉及哪些可视化编程的根本概念? (2)大事过程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3)如何设置和读取对象的属性值?如何调用对象的方法? (4)简述VB可视化编程的根本步骤。 学生活动:思索、回忆、答复。 设计意图:提升熟悉
11、 全面阅读教材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稳固、预备。 板书设计: 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 一、 熟悉可视化界面 VB界面、大事、对象、属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3 教学任务: 1.了解键盘的分布,把握八个根本间的功能。 2.培育学生正确的姿态和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 3.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操作,培育学生的良好的操作习惯。 4.学会利用打字软件训练指法。 教学重点: 正确的击键姿态、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 正确的运用指法 教学预备: 组织学生在微机室上实习课 教学过程 : 组织学生进入微机室等待上课:(每人一机)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想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吗?那么
12、如何进展操作呢?那么下面我们首先学习计算机的根本操作,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计算机的输入设备键盘。 二、教学新课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提出任务1) 1.计算机键盘的分布为四个区 2.介绍主键盘区各键的功能、介绍编辑键区、功能键区、数字小键盘区 (请同学们观看自己的键盘在自己的键盘上找到四个不同的区,分别说出他们的.名称。) 3.八个根本键:A、S、D、F、J、K、L、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键盘上找到) 要操作计算机就要有正确的操作姿态,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否则就会身体疲惫同时也会影响操作的速度,介绍操作姿态。 4.操作姿态(介绍)(提出任务2) (知道了键盘的构造和正确的坐姿后,同学们会迫不及待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信息技术 教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