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案通用(5篇).docx





《初中生物教案通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案通用(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生物教案通用(5篇)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构造,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看的方法识别种子的构造。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看的方法识别种子的构造。 2.识别当地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预备 教师:观看种子的构造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构造挂图、玉米种子构造剪贴图(自制);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看种子 菜豆种子的构造; 玉米种子的构造; 菜豆、玉米种子构造的异同。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试验方法,4人小组合
2、作试验,通过观看和争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构造。 方案二:对比教师出示的菜豆种子构造挂图、玉米种子构造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争论沟通知道两种.种子构造。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方案一:观看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看书自学的根底上就争论提纲,试验小组争论、比拟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看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试验小组就争论提纲争论、比拟得、出结论。 出示争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什么? 三、-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
3、者异同 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看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看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教师启发下思索争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看“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教师启发下思索争论,得出答案。 1以-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索,争论得出答案。出示补充的图片。 2.识别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观看书上的图以及教师补充的图片,熟悉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看CAI课件,识别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 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方案一:在看书自学根底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争论,
4、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看“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争论,得出答案。 出示争论提纲: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 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初中生物教案通用【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看的一般方法,通过观看、比拟和分析,了解生物的根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渐渐培育学生观看、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教学活动中留意培育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精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看生命活动的现象,
5、并得诞生物的根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别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假设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眺望地球,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漂亮图案。蓝色是浩瀚的海洋,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这是一个布满生气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它是全部生物共同的家园。 合作探究才智碰撞 探究一:什么是生物? 探究二: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观看 (1)观看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根本方法。 (2)观看可借助哪些工具和仪器? (3)科学观看的根本要求
6、有哪些? 观看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观看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3、要准时作好记录。 探究三: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1、生物的生活需要养分 鸟捕食鱼 牛在草地上吃草 大熊猫吃竹叶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利用水、无机盐、二氧碳制造有机物葡萄糖、淀粉等) 2、生物能进展呼吸 鲸呼吸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野牛在晨光中呼吸 小鸟在呼吸- 鱼用鳃呼吸 3、生物能排解生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解 植物通过落叶将一局部废物带走 落叶是植物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 向日葵总是向着有阳光的一方 含羞草 警觉的兔子 5、生物能生长和生殖 菜
7、豆的生长 红狐的生长 6.传和变异的特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人胚胎初期细胞群 一些单细胞生物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答:珊瑚不是生物,由于它是由死去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积累而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 2.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暖和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答:由于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相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供应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暖和的浅水区。 课后小结 生物的七大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养分 2、生物能进展呼吸 3、生物能排解体内
8、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5、生物能生长生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课后习题 1、以下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海葵B、恐龙蛋化石 C、电动狗D、珊瑚的骨骼 2、以下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钢琴的机器人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3、牵牛花早晨开放,黄昏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的特征( ) A需要养分B进展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D生长和生殖 4、以下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大汗淋漓D、馒头上长“白毛” 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
9、长出蓬松的长饰羽。打算这种性状消失是由于( ) A:应激性B:多样性 C:变异性D:遗传性 6、(20_威海)以下属于生物根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生物都能生长和生殖 教学反思 熟悉生物一课的实践,导入新课用时一分钟左右,然后进入自主学习阅读文本阶段。共计用时二非常钟左右。通过我的观看,大多数学生只能读三遍,少数学生只能读两遍多一点。然后做练习题。做练习题这个过程两班状况差不多。从学生做题的状况来看,学生对文本仍旧很生疏。对训练单中消失的问题不能准时快速的找到相应的句子位置,更不能直接解答。仍旧要渐渐的从文本查找。 从而铺张了大量时间。在作训
10、练单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自己完成并且能够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如:恐龙化石为什么不是生物?学生能够答复出它不具备任何一种生命现象,没有一项生物的特征。不能汲取养分物质,不能生长生殖,不能呼吸,不能排出体内废物。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响。所以说恐龙化石不是生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充分证明白学生自己已经完全把握了这个学问点。在答复课后问题钟乳石在渐渐长大它是不是生物的问题时,班级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 争辩的焦点就是“钟乳石在渐渐长大”。针对这个问题我主要实行了“导”而不是讲,让学生看课本中的图。引导学生明白“钟乳石在渐渐长大”和动植物的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物 教案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