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清华大学-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pdf(1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版)2022年7月编制单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指导: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图解报告、不再印刷高效环保、敬请指正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策划指导:程建钢主编:韩锡斌核心成员:杨成明、周潜、李峪、郭日发、易凯谕导语疫情常态化下教育转型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与创新速度不断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年初教育部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迎来重大政策利好,亟需对职业教育信息化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深入分析,为后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在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编制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版),首先回顾“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与重大实践项目进展与成效,然后从职业教育学生信息化学习、教师信息化教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院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支撑条件、信息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发展现状,最后揭示“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引言“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职业院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发
3、展现状职业院校信息化支撑条件发展现状职业院校信息化体制机制发展现状“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挑战与建议第 一 章第 二 章第 三 章第 四 章第 五 章第 六 章报告目录第 七 章第 八 章第 九 章第一章 引言 本章概览引 言编制背景与意义编制方法与内容编制背景编制意义编制思路方法与工具调查对象结构与内容第一章 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类型观指导下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多举措并行技术赋能下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跃升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持续优化提供指导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制订与职业院校信息化规划研制提供依据为实现职业院校信息化区域均衡发展提
4、供建议通过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探究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变历程和未来趋势走向,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以迎接社会各行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挑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向院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了解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情况,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院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研制提供依据。通过揭示职业院校信息化在“十三五”时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明确发展差距(区域之间、年份之间等)的原因及困难,探索和把握其“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趋势和具体的支持性动力,为政府和职业院校破解信息化区域协调发展难题提供借鉴。第一章 引言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
5、团 学校问卷:995份;教师问卷:8050份;学生问卷:14.99万份文本分析法“十三五”22项以及“十四五”6项法律、政策等。615份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文献研究法 长期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不断跟踪国内外相关研究,构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文献库。案例研究法 基于本研究团队建立案例库,包括优秀课程案例库、数字校园实验校优秀案例库等描述职业院校信息化的典型情况。第一章 引言 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章 引言 学校问卷结构第一章 引言 教师问卷结构第一章 引言 学生问卷结构第一章 引言 在参与调查的职业学校分布方面最终共回收学校问卷995(高职924份,中职71份)份,有效问卷808(高职750份,中职
6、58份)份;教师问卷8050(高职7149份,中职901份)份,有效问卷7860份;学生问卷149999(高职142243,中职7756)份,有效问卷为120578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覆盖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高职院校的问卷回收情况为:山东省、陕西省、甘肃省、广东省四个省份问卷回收比例最高,且四个省份回收的有效问卷占有效问卷总数的比例依次为:21.3%、12.4%、8.9%、8.1%。同样,中职学校的问卷回收情况为:新疆、山东、福建、江西四省问卷回收比例最高,且四个省份回收的有效问卷占有效问卷总数的比例依次为:22.81%、10.53%、10.53%、8.77%。第一章 引言 在参与调查
7、的教师分布方面参与调查教师的来源区域分布情况参与调查教师的来源区域分布情况参与调查的教师共计8050人。其中,1785名教师来自于山东省,占比22.7%;接下来是来自于广东省(597人)、陕西省(590人)和甘肃省(550人)的教师,占比分别为7.6%,7.50%和7.0%。第一章 引言 在参与调查的教师分布方面 参与调查教师的性别分布图 参与调查教师的职称分布情况 参与调查教师取得最高学位分布情况 参与调查教师的年龄分布情况 参与调查教师的教龄分布情况第一章 引言 在参与调查学生的地区分布方面此次调查中,共回收149999份学生卷(高职142243+中职7756),有效问卷为120578份。
8、在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中,55.58%为男性,44.42%为男性。此外,在参与调查学生的地区分布方面,来自山东、内蒙古、福建、山西、广东的学生占比最高,依次为22.25%、8.88%、7.63%、6.1%、5.8%。第一章 引言 在参与调查学生的专业分布方面调查以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为依据,共包含19个专业大类。此次调查,受访学生中教育与体育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学生占比最多,分别占比16.35%和16.26%,水利大类、新闻传播大类、公安司法大类的学生最少,分布占比0.63%、0.52%和0.15%。此外,各专业学生的年级分布情况为:一年级学生62011人,占此次参与调查学生
9、总数的51.43%。二年级学生41821人(34.68%),三年级学生14985人(12.43%),三个年级人数总和占比达到98.54%。第二章“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 背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促进职业教育变革的理念和实践被广泛认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内容重点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时间范围“十三五”时期的政策为主,2021、2022的政策补充。内容重点涵盖信息化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建设、数字资源建设、职业院校信息化实践项目等第二章“十三五
10、”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 时间发展趋势:从单项建设到全面部署师资队伍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相关活动(如:教学能力大赛);推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推动数字校园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学习空间;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项培训;数字校园;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开展职业院校数字资源应用共享项目汇聚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形成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赋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
11、赋能。通过建设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管理信息化工作、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等,全面落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201620172018202120202019第二章“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 内容发展趋势:从重硬件与环境建设到重应用质量与实践创新反应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时间变化与内容进阶,从保质保量正在向创新发展转变。同时,为了响应新时代对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的号召和支持,为了保障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要通过新兴基础设施构建并保障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也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任务。从资源建设方面(持续共同建设应用共享形成教育信息化应用
12、模式)数字校园的建设师资建设方面(信息化专项培训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全方位的落实职业院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夯实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本章概览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体验学生信息化学习平台、工具等的掌握及使用情况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情况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生虚拟仿真实训软件与设备的使用体验学生信息技术支持下岗位实习的体验信息技术对课后学习的支持情况学生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整体来
13、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学习较去年更为常态化,师生对信息化学习活动和技术应用更广泛深入,对信息化学习平台使用更加自然,信息技术对实习实训的支持作用愈发明显,但硬件问题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依旧是影响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效果。学生信息化学习平台、工具等的掌握及使用情况学生学习中各类信息化设备使用情况开展信息化学习的设备类型逾94%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在线学习,占比最多。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为38.51%,占比次之。使用平板电脑学习的学生为6.99%,占比最少。据2020年疫情期间调查显示,使用手机、使用笔记本电脑、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在线学习的职业院校学生分别占比:95.69%、29.27%
14、、7.54%。总体来看,当前学生学习中使用的信息化设备类型分布情况与2020年疫情期间学生在线学习时基本一致,使用手机学习的人数最多,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次之,使用平板电脑的最少。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学生信息化学习技能的养成路径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所需的信息化学习技能主要来自于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信息化学习除了必要的网络和硬件设备,还需要学生做好技术准备,拥有一定的信息化学习技能,例如掌握信息化学习平台、工具的操作方法等,保障信息化学习的顺利开展。调查结果显示,70.56%的学生信息化学习技能是来自于授课教师的帮助;其次是自己通过各种渠
15、道习得,占比58.14%。同学或朋友间的帮助、技术人员的指导也是信息化学习技能的主要获取途径,占比分别为39.31%、37.22%。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与2020年疫情期间的调查数据相比,“自己以前就具备”信息化学习技能的学生从15.93%降至6.16%,可能的原因是本次受访对象超半数为一年级新生,对信息化学习不太熟悉。另外,对比疫情期间,“学校的专门培训”从55.19%降至29.23%。学生信息化学习平台、工具等的掌握及使用情况 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学生学习中在线学习平台功能使用情况2021年,学生最常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看学习材料”(84.83%)、“
16、提交作业”(68.39%)、“观看直播课”(56.64%)“做测验题”(51.82%)四个功能。2020年疫情期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学生最常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提交作业”(76.22%)、“看学习材料”(66.61%)、“做测验题”(55.95%)、“看视频直播”(43.4%)四个功能。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相比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完全在线学习活动,2021年“线下+线上”的混合学习特色明显。学生信息化学习平台、工具等的掌握及使用情况 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信息技术支持下各类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开展
17、频率较高的:观看老师用多媒体(液晶屏)授课,90.85%以上的学生开展这项学习活动频率处于中等以上。另外,用手机签到(46.98%经常使用,18.20%有时使用)、借助信息化设备完成课堂任务(44.40%经常使用,24.50%有时使用)或查资料(42.77%经常使用,25.96%有时使用)等信息化活动也较为频繁。学生信息化学习平台、工具等的掌握及使用情况开展频率较低的:使用信息化设备提问或回答问题(33.09%经常使用,26.31%有时使用),借助电脑或手机完成虚拟实验的学习活动(仅有22.98%的学生经常使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信息技术下学生学习的发展特征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
18、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 学生信息化学习平台、工具等的掌握及使用情况信息化学习较传统学习方式带来的影响(归一化处理)信息技术对学习影响最显著的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学习的愉悦感和满意度、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提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不显著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借助虚拟情境提升自身对真实工作场所任务及环境的认知、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和主动回答问题。可以明显看出,信息化学习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影响较弱,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影响较强。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及系统功能的使用感受学生对使用过的课程学习平或系统功能的感受学生对使用过的课程学习平或系统功
19、能的感受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调查发现,32334位(26.82%)学生认为使用过的课程学习平台或系统功能很方便,57354(47.57%)位学生认为使用方便,28196(23.38%)位学生认为一般,仅有2694(2.23%)位同学认为不方便或不想用。最为突出的是学生认为现有的课程学习平台或系统功能便捷性较强。学生信息化学习平台、工具等的掌握及使用情况 学生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及影响因素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目前数字资源使用最为频繁数字教育资源有:电子讲稿(PPT课件)、微视频资源(微课)、网上案例、网络课程(在线课程)以及线上试题试卷。相较之下
20、,仿真实验软件、虚拟现实或者增强现实(VR/AR)、人工智能工具、5G支持的高清视频使用率较低。通过统计数据可以明显看到:VR/AR/AI/仿真实验、5G等数字教育资源与其它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存在显著差距。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还受制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水平、认知程度、经费投入、使用成本等,新技术应用于教学还是需要一个适应和发展的过程。数字教育资源使用情况(归一化处理)数字教育资源使用情况(归一化处理)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 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学生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影响因素学生数字教育资源使用的影响因素(归一化处理)学生数字教育资源使用的影响因素(归一化处理)第三章 职业院
21、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 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有:“是否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次是“数字化资源对融入并适应信息时代的帮助程度”、“是否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课外拓展学习是否有帮助”、“是否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上因素主要是数字教育资源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导致的。影响较为弱的因素有:“数字化资源对建构知识能力的培养”、“数字化资源是否有用”、“数字化资源是否容易使用”、“获取数字化资源的难度。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 学生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学生对授课形式的偏好学生对不同授课形式的偏好度学生对不同授课形式的偏好度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
22、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总体来看,学生最喜欢的上课形式是传统面授,最不喜欢的是录像与面授结合。有63.65%的学生最喜欢的上课形式是“传统面授”,远超出选择“线上功能+面授”(47.87%)、“视频直播”(43.14%)、“直播+面授”(40.37%)等教学形式的学生比例。此外,无实时同步互动的纯线上教学形式“看课程录像”以及“录像+面授”是学生反馈最不喜欢的两种授课形式。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学生课后答疑形式的偏好偏好度较高的形式主要有:51.6%的学生最愿意利用通讯软件(如微信、QQ等)与老师交流,以及49.07%的学生愿意
23、和同学讨论。另外,通过观看上课视频回放(43.49%)和当面询问老师解决课后疑问(42.04%)也是学生较为喜欢的形式。偏好度较低的形式主要有:在课程学习平台中留言寻求疑问解答的学生占比17.54%,选择自己解决课后疑问的学生占比15.92%,最少的是通过给老师发邮件的形式解决课后疑问,占比8.64%。与2020年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时相比,选择通过视频会议等直播形式以及选择在课程平台留言进行课堂答疑的学生占比下降,而通过通讯软件与老师交流的学生占比有所上涨。因此,学生选择即时软件与老师交流解决课后疑问已成为趋势。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学生
24、对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后答疑方式的体验便利性是参与此次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后答疑方式最具共识性的应用感受。在学生使用各类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课后疑问的体验方面,根据调查数据可知:27.27%的学生认为支持课后答疑的信息技术使用很方便,49.18%的学生认为使用方便,21.64%的学生认为使用感一般。仅有1.91%的同学认为使用不方便或不想用。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体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体验方面:58.2%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更好了,58%学生认为上课氛围更好了,55.3%的学生认为课外协作学习(小组讨论、互助答疑、合作学习等)变多了;课前
25、预习时间、课中发言没变化或变化不大,47.4%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时间没有变化,另外还有10%的学生否定了“课前预习时间变少了”这一论述,45.8%的学生认为课中发言情况没有变化,另外有6.9%的学生否定了“课中发言变多了”这一论述。总体来看,与疫情期间相比,信息技术对学习效果、上课氛围、课前预习时间的正向作用更加明显。第三章 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的体验总体来看,与疫情期间相比,信息技术对学习效果、上课氛围、课前预习时间的正向作用更加明显。2020年疫情期间的调查结果中,学习效果、上课氛围、课前预习时间等方面得到的负面反馈较多,而在2021年这三项得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 信息化 发展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