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4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保罗朗格朗首次提出的教育概念是()A全民教育B终身教育C教育民主化D教育现代化2学生的“向师性”和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具有()A示范性B管理性C传道性D创造性3历史上最早把“课程”用作一个专门的教育术语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杜威C斯宾塞D泰勒4培养学生的诚实、忠诚、敬老爱幼等品质属于()A私德教育B公德教育C职业道德教育D政治思想教育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2、的基本涵义是()A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B德智体全面发展C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D人的身心全面发展6当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迟到时,刚进去时光线很暗,很难看清自己的座位号,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能看清楚了,这是暗适应现象,它表示我们的视觉感受性()A提高了B降低了C没有变D较差7看电影西游记后,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孙悟空形象是()A知觉形象B记忆表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8初中生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A动作协调性B具体形象性C抽象逻辑性D辩证逻辑性9在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发展任务为“建立同一感,克服同一性混乱”的阶段是()A学前期B学龄期C成年早期D青年期10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心理学
3、家是()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班杜拉11我国教师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A1994年9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B1993年9月10 日和2006年9月1日C1994年1月1 日和2006年9月1日D1994年9月10日和2006年7月1日12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法律是()A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3下列教育政策法规文献中属于教育政策的是()A教师资格条例B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C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D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14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4、教育法的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初中学生,学校应当()A予以开除B予以劝退C勒令退学D予以批评教育15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其确定依据是()A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B相关当事人的经济条件、责任的承担能力C相关当事人的过错性质、程度和悔过态度D相关当事人的态度与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6体谅模式17教育法规18幻想19教育法律关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0简述备课的基本步骤。21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22简述初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23我国教育法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或形式渊源)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
5、题,每小题10分,20分)24结合实例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25联系实际试述教师如何履行法定义务。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小芹是初中二年级的女生,智力正常,人际关系良好,上课和平时作业都比较认真,学习总体成绩在班级处于中等水平,但是自信心有些不足。这次期中考试,她的其他课程考试发挥正常,只有数学没有考及格。她认为数学没有考好是因为她比别人笨,即使她再努力,数学也是学不好。(1)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指出小芹期中考试数学失利的归因属于哪一种因素,并指出这种因素在韦纳归因理论中的三个维度上的表现。(4分)(2)分析小芹的归因对她以后的数学学习在其心理上产生的影响。
6、(4分)(3)如果你是小芹的数学老师,你会怎样帮助她正确归因,提高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绩?(6分)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终身教育理论是保罗朗格朗首次提出的。【命题立意】考查保罗朗格朗的教育观点。【错因分析】考生对基础知识识记不全面。2A【解析】题干的描述正是体现了教师角色的示范性特点。【命题立意】考查教师角色的特点。【错因分析】考生对教师角色的特点及体现理解不准确。3C【解析】“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他是最早把“课程”用作一个专门的教育术语的教育家。【命题立意】考查“课程”一词的渊源。【错因分析】考生对“课程”一词的渊源缺乏全面的掌握。4A【解析】私
7、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如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关心、诚实、忠诚、上慈下孝(敬老爱幼)等。【命题立意】考查私德教育的内涵。【错因分析】考生容易混淆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三个概念的内涵。5A【解析】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命题立意】考查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错因分析】考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解不透彻。6A【解析】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人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暗适
8、应的概念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容易混淆暗适应和明适应。7B【解析】通常讲的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记忆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感知的形象,具有直观形象性特点。【命题立意】考生考生对记忆表象的概念的理解。【错因分析】对记忆表象的概念的理解不透彻。8C【解析】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命题立意】考查中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错因分析】重要知识点识记不清。9D【解析】12岁18岁的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命题立意】考查青年期学生的发展任务。【错因分析】考生容易混淆
9、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发展任务。10B【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提出者。【错因分析】考生不能区分不同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11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1o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命题立意】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错因分析】重要知识点识记不清。12B【解
10、析】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法律为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命题立意】考查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法律。【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3C【解析】A、B、D项是教育法规,因此答案为C项。【命题立意】考查我国主要的教育政策。【错因分析】考生容易混淆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14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命题立意】考查学校对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初中学生的处理方法。【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5A【解析】违法行为是导致损害事实发生的原因,损害事实是违法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二者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 教师 招聘 考试 中学 教育 基础知识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