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地理学迅猛发展,一般认为,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是( )。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2、月球表面大面积的低洼平原叫月海,覆盖月海的岩石是( )。A、石灰岩B、花岗岩C、玄武岩D、大理岩3、上世纪9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这种现象反映的文化扩散类型主要是( )。A、等级扩散B、传染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4-5下图为我国四处著名旅游景点景观图。读图回答第45题。4、四处旅游景点中,旅游资源类型与其他三处不同的是( )。A、甲B、乙C、丙D、丁5、观赏四种旅游景观最需要选择
2、最佳位置和角度的是( )。A、甲B、乙C、丙D、丁6-7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40米B、200米C、240米D、320米7、关于钓鱼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北缓南陡B、山脉多呈南北走向C、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D、植被为热带雨林8-9下图为全球昼夜分布示意图,此时巴黎(东一区)为18日22时25分。读图回答第8-9题8、此时,北京时间是( )。A、17日 15时25分B、18日5时25分C、19日15时25分D、19日5时25分9、该日,关于各地地理现象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地的自转角速度小于地B、地
3、的昼长小于地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地D、地的自转线速度小于地10-11下图为2013年8月15日8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为冷锋B、乙地为暖锋C、丙地为反气旋D、丁地为气旋11、当日,甲、丙两地均出现洪涝灾害,其降水类型主要是( )。甲地为锋面雨甲地为对流雨丙地为台风雨丙地为地形雨A、B、C、D、12-13快速公交系统(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BRT某站台分时段乘客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12、该站台所在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行政区B、
4、工业区C、居民住宅区D、中心商务区13、BRT开通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增加城市用地面积B、促进私家车产业发展C、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D、加强城市之间交通联系14-15下图中甲为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乙为M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14-15题。14、甲图所示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布规律是( )。A、经度地带性B、纬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15、乙图的地貌类型是( )。A、冲积平原B、三角洲C、河流阶地D、冲积扇16、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是影响土壤质地的重要因素,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质地的土壤中,通气良好、有机质分解快、肥力相对贫瘠的是( )。A、砂土B、粉土C、黏
5、土D、粉壤土17、下图为iPhone4S的主要零部件产地示意图。下列关于iPhone4S主要零部件产地布局的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富士康整机组装是由于市场广阔B、韩国生产中央处理器是由于劳动力充足C、美国苹果设计是由于技术先进D、日本生产存储芯片是由于原料丰富18-19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图中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第1819题。18、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州与宁波的城市等级相同B、嘉兴与常州的服务功能相同C、南京和苏州的服务范围相同D、与杭州同等级的城市数量最多19、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的现代
6、化矿产资源的开发特大城市的辐射交通运输网的建设A、B、C、D、20-21下图为美国66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20、某留学生驾车沿66号公路从芝加哥到洛杉矶,沿途地理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是( )。A、地形由中央平原到落基山脉B、气候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到地中海气候C、植被由温带草原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农业由商品谷物农业到大牧场放牧业21、修建66号公路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位置C、经济D、技术22-23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芝系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223题。22、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表示生活消费B、表示资源加工C、表示废物排放D、表示生产活动23、环节
7、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过度生产导致全球变暖B、过度排放导致酸雨频发C、过度消费导致环境污染D、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破坏24、根据流传范围的大小,可将宗教分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和世界宗教。下列宗教中属于民族宗教的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25、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 )。空间位置属性海量数据名称A、B、C、D、二、简答题35、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36、简述讲解“近百多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下图)的教学要点。三、材料分析题37、材料一下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示意图。材料二历史上,鄂尔多斯地区是农业(特别是种
8、植业)相对发达的地方。近年来,当地政府着力在黄河南岸打造沿河农牧业经济增长带。本区包括达拉特、准格尔等旗的28个乡镇,297个村。问题:(1)分析鄂尔多斯地区建设沿河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有利条件。(10分)(2)结合图示区域水系特征,列举可能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原因。(6分)38、材料:下面是黑龙江省丁老师远赴湖南长沙参加教学交流活动的教学过程简介和板书设计:丁老师上课的课题是“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该课教学过程中,以岳阳楼记引出洞庭湖之美及湿地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北大荒”变“北大仓”说明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论语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引出保护湿地的意义。下
9、面为该课的板书设计:上述板书中的“人”字字体设计的变化,左侧“人”字寓意人类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趾高气昂、肆无忌惮;而右侧“人”字寓意人类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觉醒、谦和和理性的回归。“师地”中的“地”指的是地理环境;“师”意为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趋利避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1)地理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分)(2)举例说明该课教学板书的三个设计特色。(12分)39、材料:下面是朱老师为讲授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所设计的探究主题和问题序列:探究主题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对这些要素如何形
10、成感性的认识?可以从下面两个探究问题进行分析。【问题1】说说你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由哪些地理要素构成?【问题2】找一张自然风光照片,说说这张照片显示的景观包括哪些组成要素?探究主题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成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相关探究问题应在“问题1、问题2”的基础上加以深化【问题3】家乡自然环境中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4】你所展示的照片中各地理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问题5】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整体性各有哪些具体的表现?【问题6】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探究主题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分析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学习能力要求较
11、高设计问题应突出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问题7】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能量如何进行传输与交换?问题:(1)朱老师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探究主题和问题的设计有哪些优点?(8分)(2)朱老师的问题设计存在哪些不足?(6分)(3)你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6分)四、教学设计题40、阅读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相关内容。要求:(1)写出本课的知识组成。(9分) (2)根
12、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师、学生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15分)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德国为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最杰出的人物是德国科学家洪堡和李特尔。2、【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月球岩石主要是岩浆冷却形成的各类火成岩,没有发现与水作用有关的沉积岩(包括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月表岩石主要分成月表高地岩石、月海玄武岩、克里普岩和角砾岩四大类。月海一般为玄武岩。故答案选C。3、【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文化扩散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又可进一步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等级扩散是指一种文化
13、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至低或者由低至高的扩散过程。传染扩散指的是已掌握某种文化的人向其周围渴望接受它的人传播的扩散方式。这种扩散主要强调的是“周围”,即通过对旁近的影响来实现传播,接受时有“耳濡目染”之意。刺激扩散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他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因此该题中的可持续发展的传播属于迁移扩散。4、【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甲、乙、丙三处均属于人文景观,丁为自然景观。5、【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上半年 安徽 教师资格 高中地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