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桑代克B詹姆斯C罗杰斯D巴甫洛夫2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比纳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5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
2、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6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7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8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9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10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11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A鲁班发明锯子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C找到远
3、古时期的化石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12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13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15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技能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A器械型操作技能B细微型操作技能C连续型操作技能D开放型操作技能16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是()。A高尚的职业道德B学识渊博C情感丰富D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17“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的观点。A乌申斯基B波斯纳C阿尔波特
4、D斯金纳18()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A观察B案卷分析C情感评价D测验19信度是指测验的()。A正确性B可靠性C真实性D适合性20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A效标关联效度B预测效度C构想效度D内容效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A描述B解释C验证D预测E控制2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3
5、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A单维思维B具体逻辑推理C思维的不可逆性D自我中心4自我意识包括哪些成分?()A认识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自我评价5学习的定义说明()。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6学生的学习内容有()。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潜意识的挖掘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7动机的一般功能有()。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强化功能D调整功能8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等。A学习的兴趣B爱好C努力D学习的信念9个体创
6、造性的标志有()。A创造态度B发散思维C创造能力D创造性开发10下列属于模象直观的有()。A各种图片B图表C模型D幻灯片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主要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_。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_和_领域里的_及其_的规律。3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再到_的过程。4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_。5“身教重于言教”是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6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_。7从动机的生理基础上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8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
7、学习。有研究表明,坐在教室_以及_的学生似乎是最积极的学习者。9一般来说,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领域原则来安排课堂空间,第二种是_。10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_。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定型的期望2个别化教学3形成性评价4标准参照评价5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2简述如何有效管理学习时间。3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4简述华莱士的问题解决四阶段模式。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l0分)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2A【解析】1
8、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3A【解析】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4B【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经推孟修订的斯坦福比纳量表。5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6C【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7A【解析】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8C【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9C【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9、能屈”。10D【解析】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11A【解析】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12B【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因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13C【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14D【解析】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练习蓝线(学习电码的练习曲线)表示。15A【解析】略。16D【解析】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17A【解析】略。18B【解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
10、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19B【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20D【解析】心理学上,效度可分为效标关联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等。其中,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内容效度。二、多项选择题1ABDE【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2ABCD【解析】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3ACD【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
11、如下主要特征:(1)单维思维;(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4ABC【解析】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认识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意志成分。5ABD【解析】见教材关于学习的心理实质的论述。6ABDE【解析】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7ABC【解析】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8ABD【解析】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9AC【解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10ABCDE【解析】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12、。故以上选项均为模象直观。三、填空题1心理规律2小学儿童发展教育各种心理现象发展变化3社会自我心理自我4认知过程5替代性强化6倒U型7中等8前面几排中间几列9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10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四、名词解释1定型的期望: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2个别化教学: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3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
13、学生的面谈。4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5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人们在学习、阅读时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都可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原则。2【答案要点】(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
14、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3【答案要点】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4【答案要点】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认为解决问题和创造过程分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即收集信息,辨明问题的特点,多方联想,发现解决问题的
15、头绪和线索。(2)孕育阶段: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以后,如果问题并不复杂,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则需要或长或短的酝酿时间。(3)明朗阶段:问题解决处于酝酿之中,可能因无意中遇到的某种情境的启示,使问题解决办法突然明朗起来,这又叫“原型启发”。(4)验证阶段:明朗之后的解决办法,不一定都是正确而有效的,尚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是付诸行为操作的最后阶段。六、论述题【答案要点】(1)深度加工材料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2)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
16、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记忆术有:寻找记忆材料的规律,做一定的归类和整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将零散的材料用一定的方法串联起来,展开想象等。(3)进行组块化编码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4)适当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首先,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
17、前进行复习;其次,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再次,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最后,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A23岁B4岁C5岁D78岁2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
18、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5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A实物B图形C词汇学习D事实性知识6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7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A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8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构学习9技能的学习可以以()的掌握为前提。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0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
19、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_和_。2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_的影响,也受_的影响。3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_。4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_和_。5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6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_。7学习策略的使用依赖于_和_的充分发挥。8论文题一般较常使用的有两种类型:_和_。9问题解决的两种形式分别是_和_。10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其形式是两维表,一般纵栏表示_,横栏表示_。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微格教学2教师人
20、格3合作学习4态度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析师生冲突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2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3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六、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有哪些?2联系实际,谈谈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2B【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3A【解析】桑代克等人认为当两种情景中有相同要素或共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由此提出了迁移的相同要素说。4C【解析】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5C【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教师资格 考试 小学 心理学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