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乡书何处达?0(王 湾 次北固山下)(2)淫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 诫子书)(3),芳草萋萋鹦鹉洲。(崔 颠 黄鹤楼)(4)几处早莺争暖树,o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5)此中有真意,o 陶渊明 饮酒(其五)(6),西北望,射天狼。(苏 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7)游山西村中直接表达陆游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的句子是:a,O(8)虽 有 嘉 肴 中 引 用 尚 书 中 的 话“”印证“”的观点。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2、A.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B.我国外交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形势和任务不断变化,对外交队伍建设更高提出了要求。C,奋进的号角已然吹响,2021年我们将立足新的起点,全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无论国内外形势如何严厉,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追求美好梦想的坚定自信、稳健从容。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多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的 甲(A.视 线B.视野)。甲骨文因镌 (A.iudn B.jubn)亥!|、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又称 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3、。它是 乙 (A.迄 今 为 止B.时至今日)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值得b G i(A.备B.倍)加珍惜。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就是为了;。(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文中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 乙(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画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总结甲骨文研究保护的成果阐释甲骨文的思想文化精髓促进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并在普及传播中坚定文化自信
4、,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国风采A.B.C.D.二、阅 读(7 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 成4 5题。(6分)【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乙】山 坡 羊 骊 山 怀 古 张 养 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纤。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4.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坡羊”是曲牌名,两首元曲分别是作者途径潼关、骊山时有感而作。B.甲曲中的“怒”字不仅写出波涛的汹涌澎湃,还含有诗人的
5、满腔悲愤之情。C.乙曲中的“今何处”以问句形式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D.两首元曲用层层深入的方式来构思作品,由叙事而怀古,再引发精辟的议论。5.这两首元曲都抚今追昔、怀古伤今,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2(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势高上,其咸脉即蕴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盐井深必十丈以外乃得卤信,故造井功费甚难。其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盖井中空阔,则卤气游散,不克结盐故也。井及泉后,择美竹长丈者,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其喉下安消息,吸水入筒,用长 系竹沉下,其中水满
6、。井上悬辘转诸具,制盘驾牛。牛拽盘转,辘轮绞,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选 自 天工开物作咸第三,有删改)【注】卤信:盐层。消息:相当于阀门,俗称皮钱。长(gOng):长的粗绳索。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去】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太丘舍寺()(陈太丘与友期行)(2)【具】井上悬辘特诸后()此人一一为再言所闻()(桃花源记)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其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B.其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C.其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D.其
7、器冶铁锥/铁盏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盖井中空阔,则卤气游散,不克结盐故也。(3 分)(2)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2 分)9.文中制作井盐的主要流程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3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1014题。(2 0 分)美文的文眼刘 放在中国文学史和建筑史上,江南的三大文化名楼是饶有趣味的存在。这三座名楼分别是: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三座名楼都不约而同地因楼而衍文,又因文而名楼。没有楼就没有后面的诗文,但后面的诗文又光耀了门庭,大大提升了对自己有着“养育之恩”的楼的知名度。三座名楼有如三足鼎立彼此辉映,共同构成
8、了物质与非物质的奇妙关系。细究下去,则各有其妙。不妨先简约勾勒一下这三兄弟的粗略个性。根据诗文出现早晚而排序,王 勃 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写了滕王阁,给滕王阁带来大哥的排位估计也不大会招致非议。滕王阁序诗文皆美,不在话下,但从俗里看,其实不过是一篇“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的答谢文章。当然,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是吃香喝辣后一抹油嘴写篇歌功颂德的文章。这里面主要是客人感恩主人不以貌取人,不以出身和辈分论英雄的反官僚胸怀。知道爱惜人才的人难道不也更是重要的人才吗?知遇之恩,铭心不忘,赠名阁一个“恩”字的标签基本契合。黄鹤楼的名诗自然要提及“崔颍题诗在上头”。崔颍、李白也是唐代诗人,但差不多接近中唐了,
9、称黄鹤楼为二哥应该也说得通。崔 颍 的 黄鹤楼的确好,他 的“日暮乡关何处是”今人都在广为引用,好诗!更好的还有大诗人李白,他因为崔顾的诗好就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干脆不写了。但不写本身也是一首无字的好诗啊。这哥们虚怀若谷,一 反“文人相轻”的陋习,推举诗友,将有意无意中感动多少后辈人?我就想在自己的掌心上指书一个无形的“谦”字,带着自己满心的赞叹,轻轻拍印在黄鹤楼门旁。剩下来只有三哥了,让岳阳楼当吧。写 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是宋代人,晚生了一些时日。虽 然“重修”的岳阳楼前身不一定真的比前面两位哥哥资格浅,但文在后,就委屈吃点亏吧,相信我们的范公也不会计较。问题是,岳阳楼的标签怎么题?范仲淹是吴
10、地大贤,其对桑梓地后世的思想、学风、文风以及教化都有极大的影响。范文至今,已经过去千年,吴中的山川风物和湘鄂间的洞庭烟波也枯荣聚散千度,有些世情可以亘古不变,但另有些观念也应该赋予新解读,何况历史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发现之中。否则,非但不是对前贤的恭敬,反而是对前贤的大不敬。前些日子,为写一本有关太湖的书,我数度到苏州高新区旁的太湖边实地感受,在面对大小贡山的西京湾听闻湖浪拍岸之中,我就想到范仲淹。他的童年和为官期间,一定是无数次伫立湖边眺望浩渺太湖的,太湖也不知不觉常常激荡在他的胸中,律动在他的脉理里。后世考证出,范仲淹即便并没有到过岳阳楼,那么他写岳阳楼中看到的洞庭湖风景,大约是参照了与长江
11、紧相依的太湖风景吧?4后世有人考证说文中滕子京其实是个贪官,也就有文章说,范仲淹无意中给贪官歌功颂德,而且一颂千年。我不知这文章的判断是从何而来,也无法断古人清白。我想,无论滕子京其人如何,岳阳楼记都未必就是为其个人歌功颂德吧?盛世续盛景,这本身没有错,只要为官者不从中渔利,就是为民谋福祉,歌颂的乃是这一举措本身,而不是作为个体的官员。细读文章,如果不是被名句耀眼过度,名句后还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诘问。好话要说三遍,这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句子也值得连读三遍,读着读着,大约就听到大音若希的震撼了。唉,没有这样的人,我将与谁同站一道呢?莫非范公写此文时,对滕某已有察觉,文章就是在善意提醒他?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福建省 中考 语文 模拟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