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甘肃省平凉某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甘肃省平凉某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甘肃省平凉某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甘肃省平凉七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我国科技快速发展,下列相关描述一定存在化学变化的是()A.“嫦娥五号”采集月壤B.“华龙一号”核电站供电C.“中国天眼”接收宇宙信号D.“长征五号摇四”运载火箭发射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羊毛衫B.汽车轮胎C.陶瓷碗D.钢材3.氟元素与硅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中子数不同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D.质子数不同)4.2021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下列说法或
2、做法合理的是()A.合理利用水力发电B.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C.农药化肥不会污染河流D.车开到河边用河水洗车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6.过滤蒸发结晶测定溶液pH稀释浓硫酸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改变B.能量观: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分类观: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D.微粒观:水银和银都是由原子构成的7.过氧乙酸是广谱、高效、速效的消毒杀菌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0 碳原子二O O氧原子O O氢原子A.1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共有9个原子B.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C.过氧
3、乙酸分子中C、H、0原子个数比为2:4:3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8.“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所示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宏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共有2种单质B.从微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改变C.从应用角度看:该反应替代化石燃料燃烧供能,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D.从符号角度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2=一2 T +6H2。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丙的溶解度大小为:甲 丙B.1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 JC,得到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若甲
4、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JC时,将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对应的饱和溶液1 0.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加入试剂合理的是()A.A B.B C.C D.D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所加试剂ACa(OH)2CaCO3盐酸BMgCl2NaCl硝酸银溶液CcFe稀硫酸Dco2HC1氢氧化钠溶液第 2 页,共 16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 15.0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稀盐酸:小苏打;石墨:甲烷;生石灰,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o(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
5、一是。(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1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氧原子。(2)四个水分子。(3)五个碳酸根离子。(4)写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o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测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常用。(2)检验软水和硬水常用。(3)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缉毒犬”能够辨别气味,发现毒品的原因是。(5)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6)使用铁强化酱油,可以补充人体所需铁元素,缺铁会引起。(7)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化肥、(填“氮肥”或“钾肥”)可以植物的茎叶生
6、长茂盛,叶色浓绿。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9.0分)14.A 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已知:A 为常见的气体,B、C 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 的水溶液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E为碳酸盐,D、E 反应可用于工业上生产烧碱。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t”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种物质,“一”表示相连的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 ,E 物质俗称 ,D物质的用途有(任写一条)。(2)C转化为E 的化学方程式为。(3)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4)D、C反应现象为。(5)整个转化过
7、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填序号)。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探 究 题(本 大 题 共2小 题,共20.0分)1 5.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 中 仪 器 的 名 称 为 o(2)实 验 室 常 用 装 置A、D组合制取的气体有 (填化学式),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实验室用氯化核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3H3的密度小于空气)。用该法制取NH3时,其 发 生 装 置 应 选 用(填 标 号)装 置;其收集装置若选择用F装 置,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4)某 同 学 设 计 了
8、如G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节约药品。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不能把装置中的铜丝换成铁丝的原因。第4页,共16页16.84消毒液是我国科研人员于1984年研制的一种含氯消毒液,在新冠肺炎预防措施中使用较为广泛,其还具有漂白的功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的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2NaClO+C02+H20=2HC1O+Na2c
9、o3)。NaClO溶液、HC1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可能还有 NaClO、Na2cO3、HC1O中的一种或多种。【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向装入红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布条长时间不褪色消毒液中不含一_ On,另取少量该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白色沉淀消毒液中含_ _ _ _ _化学方程式为_一,发生反应的_ O【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 存放。【拓展延伸】(1)次氯酸钠与稀盐酸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HC1O不稳定,分解产生有毒的气体。2,故“84”消毒液 (“能”
10、或“不能”)与洁厕灵(含有稀盐酸)混合使用。(2)漂白粉的漂白、消毒原理与84消毒液相似。已知漂白粉可溶于水,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保存不当易转化为碳酸钙。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漂白粉是否变质:。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6.0分)17.实验室将镁粉和硫酸镁的混合物6.4g加 入 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试计算:(1)原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所使用的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至0.1%)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嫦娥五号”采集月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华龙一号”核电站供电属于核反应,故选项
11、错误;C、“中国天眼”接收宇宙信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长征五号摇四”运载火箭发射,燃料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B【解析】解:A、羊毛衫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汽车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C、陶瓷碗
12、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钢材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o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概念,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答】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不同,核电荷数就不第 6 页,共 16页同,或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选D。4.【答案】A【解析】解:A.合理利用水力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做法合理;B.生活污水用于
13、农田灌溉会污染土壤,危害人体健康,做法不合理;C.农药化肥会造成水污染,从而污染河流,做法不合理;D.车开到河边用河水洗车,会污染河水,做法不合理。故选:Ao根据水污染的防治和节约用水进行判断即可。考查学生对水污染原因与防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5.【答案】D【解析】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 p 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
14、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A、过滤液体时,注 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改变,选项说法正确;B.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选
15、项说法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说法错误;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汞和银都是金属单质,均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B.根据燃烧放热来分析;C.根据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来分析: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燃烧放热、物质的分类、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A、由图示可知,1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3 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共有9 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氧
16、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1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过氧乙酸分子中C、H、0 原子个数比为2:4:3,故选项说法正确。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X 2):(1 x 4):(16x3)=6:1:12,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 选:BoA、根 据 1个过氧乙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 据 1个过氧乙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17、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第8页,共16页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D【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点燃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14出+302二 61120+2 5。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氧气和氮气属于单质,选项说法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改变,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是由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氮气,既能放出热量,又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该反应替代化石燃料燃烧供能,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物中的氨气和氧气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甘肃省 平凉 中学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