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pdf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 择 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 分)在下列午餐食谱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2.C.A.红烧排骨舜猴桃(2 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苹果D.面条)A.乙醇、葡萄糖、干冰都属于有机物B.锌、铁、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尿素、磷酸二氯钱、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D.塑料、尼龙、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3.(2 分)固体催化剂表面“抓取”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原子,可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催化剂A.CO转化成CO2,CO 发生氧化反应B.该过程中碳氧化合物中碳含量增加C.CO 和
2、 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D.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尾气中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4.诵由(2 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 0炮 阳1 2NaOH+H2 t+C12 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有.2 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B.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C.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D.电解水实验中可用氯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5.(2 分)某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溶液中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NH4+Na+、C l CO32B.Na+、K+、CU2+S ClC.K+、C l Mg2*、SO42D.Ag+、N03 Mg
3、2+、Cl6.(2 分)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溶液质nr 里0A.加入KNO3 的 质 量 g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时间勺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C.0酸的质量国将等质量的Mg、F 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D.0 X a 0 H溶液底量g 向一定质量的HC1和 MgC1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7.(2 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6 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 0,溶液的质量乙甲C.6 0 时,将1 0 0 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 8 0
4、 gD.6 0 时,1 2 5 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 g甲,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乙的质量分数不变8.(2分)一定温度下,向a g F e C1 3溶液中加入N a O 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 a O 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 e (O H)3沉淀完全时消耗N a O H的质量为n gB.P点对应的溶液中N a O H达到饱和状态C m c -aD.生成F e (O H)3的质量为(n-b+a)g9.(2分)下列含铜物质之间的转化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u O Cu S O4 Cu (O H)2 Cu C1 2 CuA.转化的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消失,
5、溶液变成蓝色B.转化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C.转化可加入M g C1 2溶液实现D.转化如果加入Zn,则溶液质量增大1 0.(2分)一定条件下,H2 s与0 2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C.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H2 s与0 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二、非选择题(共110分)共5小题,共110分。第2 1至2 5题为化学试题,第2 6至3 6题为物理试题1 1.(9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嗅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溪 的 相 对 原
6、 子 质 量 是,浪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溟 元 素 的 化 学 性 质 与 图 乙 中(填 字 母)元 素 的 化 学 性 质 相 似。浪元素与图乙中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若图乙中C表示离子,则x的值是。(2)现 有A、B、C、D四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一”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C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物质A是若固体D可用做干燥剂,其不能干燥的气体有 o (填字母)a.二氧化硫b.氧气c.二氧化碳d.氨气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写出一种能分别与A、B、C、D发生反应的
7、物质。1 2.(8分)保险粉(化学式为Na 2 s 2 0 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 2 s 2。4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Na C l存在下2 s 2 0 4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制备流程如图:j n S O:N jH Zn (0 H)2 f Z nO f Zn西|反应I fl反应I I 操作a|-滤液结 晶 卜!过 滤 卜|干 燥 保险粉t tNa C l 少蚩 Na OH(1)Na 2 s 2。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Na 2 s 2。4中Na、S、O的质量比为。(2)反 应I的原理为:Zn+2 s 0 2=Zn S 2 O4,该反应类型为。(3)反应n为
8、复分解反应,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4)操作a时玻璃棒应斜靠在 处。(5)将Zn O转化为Zn可用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则该物质是(填物质名称)。(6)滤 液 中 含 有Na 2 s 2。4,为 使Na 2 s 2。4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N a O H的原因是,加入Na C l的原因是。13.(8 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I.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183 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1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
9、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1O3 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1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I I.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属于 变化。(2)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d.将石油分储可得到多种产品(3)埋 于 海 底 将 来 可 能 会 替 代 化 石 燃 料 的 新 能 源 是。I I I.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其中机翼前后缘采用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驾 驶 舱 盖 和 挡 风 玻
10、 璃 采 用 了 丙 烯 酸 酯 透 明 塑 料。其中玻璃纤 维 增 强 塑 料 属 于(填字母)。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2)战机材料中还含有锌、铁、铜三种金属,为比较其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 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填字母)。a.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b.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12溶液c.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14.(9 分)欲证明CO2与 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图1图2【实 验 1 配制溶液:用 N aO H 固 体 配 制 20g 20%
11、N aO H 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填字母)。A.胶头滴管B.酒精灯C.量筒D.玻璃棒【实验2】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 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 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甲同学得出“CO2与 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1)U 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2)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实验3】按如图2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查阅资料】i.CaC12 溶液呈中性;ii.CaC12+2NaOH-Ca(OH)2 I+2NaCL【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关闭K i、K 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 中;A 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i
12、,B 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 中,A 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关闭K ,打开K 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 中溶液倒吸入A 中。步 骤 “产生沉淀”的 现 象 仍不 足 以 证 明 C O 2 与 N aO H 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步骤中,若观察到 (填现象),证明C 0 2 与 N a O H 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4】N a O H 和 C a (OH)2 的性质比较(1)取 1 g 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 入 1 0 m L 的水,振荡,滴加几滴酚献溶液,再滴加 稀 盐 酸 至 反 应 完 全;o 另 取 1 g 氢氧化钠粉末于试管中,加 入 1 0 m L的水,振荡,比 较 得 出
13、结 论 .(2)测定所得溶液酸碱度,应将p H 试纸放置在 上,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比氢氧化钙溶液强。1 5.(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 aC l 的 N a2 c 0 3 固体2 5 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7.3%的稀盐酸,共收集到8.8 g C O 2 气体。CO2 f质里,g8.8-0 100 200 300 稀盐酸质量g(1)计算原固体中N a2 c 0 3 的质量分数和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下表为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上述配制的混合液中分三次逐滴加入(边加边振荡)稀盐酸后所记录的部分数据。实验次数每次产生的C O 2 的质量/g第一次先逐滴滴加稀盐
14、酸1 00g第二次再逐滴滴加稀盐酸1 00g8.8第三次再逐滴滴加稀盐酸1 00g0经查阅资料知N a2 c 0 3与 H C 1 反应可以分两步进行:N a2 c O 3+H C l=N aC l+N aH C O 3,N aH C O 3+H C l=N aC I+H 2 O+C O 2 t o请完成表格中未填的部分。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C O 2 的质量(纵坐标)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横坐标)的关系图。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共 10题,每题2 分,共 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 分)在下列午餐食谱中蛋白质含
15、量最丰富的是()【解答】解:A、红烧排骨中富含蛋白质。B、苹果中富含维生素。C、源猴桃中富含维生素。D、面条中富含淀粉,故选项错误。故选:Ao2.(2 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乙醇、葡萄糖、干冰都属于有机物B.锌、铁、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尿素、磷酸二氢铁、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D.塑料、尼龙、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但性质与无机物类似,故 A 错误;B、锌、铁、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尿素中只含氮、磷,属于氮肥,故 C 错误;D、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故选:Bo3.(2 分)固体催化剂表面“抓取”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原子,可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分子(
1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催化剂A.CO转化成C02,CO 发生氧化反应B.该过程中碳氧化合物中碳含量增加C.CO 和 C0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D.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尾气中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解答】解:A、由物质的变化可知2,CO 与氧结合生成了二氧化碳,CO 发生氧化反应;B、该过程中碳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中碳含量降低;C、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故 C 说法正确;D、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故 D 说法正确。故选:B,诵由4.(2 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
17、NaQH+H2 t+CI2 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有.2 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B.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C.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D.电解水实验中可用氯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解答】解:A、钠元素反应前后都是+1,氢元素从+1 变成了 2,所以反应中有2 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B、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故 B 正确;C、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不变,氢气,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故 C 正确;诵由D、2NaCl+7H2O 2NaOH+H7 t+CI2 t,所以电解水实验中不可用氯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D。5.(2 分)某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溶液中还能大量共
18、存的离子组为()A.NH4+、Na+、C l、CO32-B.Na+、K+、Cu2+ClC.K C l、Mg2+、SO?D.Ag+、N O 3、Mg2+、Cl【解答】解:某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该溶液显酸+。A、H+在溶液中与CO3 2一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B、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Ag+、C溶液中与H+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C6.(2 分)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溶液r-T B质里A.加入KNO3
19、的 质 量 g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质0里时间/S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C.酸的质量值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D.0 X a 0 H溶液底蚩g 向一定质量的HC1和 MgC1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解答】解: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选项A 图象错误。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二氧化碳逸出,但不可能减少至0。C、等质量镁,若消耗硫酸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生成氢气多,故选项c 图象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HC1和 MgC17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
20、OH溶液,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故选项D 图象正确。故选:D。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C.60时,将 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 80gD.60时,125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 g 甲,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乙的质量分数不变【解答】解:A、20时甲的溶解度是5 g,不是易溶物;B、60时、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析出固体质量大于乙,该选项说法正确;C、60时乙的溶解度是2 5 g,需加水:100gX&,该选项说法不正确;100g+25gD、60C时,甲能够继续溶解,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乙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B
21、,8.(2 分)一定温度下,向 agFeC13 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OH)3 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B.P 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C.rn-c-aD.生成F e (OH)3的质量为(n -b+a)g【解答】解:一定温度下,向a g 3溶液中加入N a O H固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图象可知3沉淀完全时消耗N a OH的质量为n g;再加入的(m-n)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即P点对应的溶液中N a OH达到饱和状态。A.由以上分析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 市九校 中考 化学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