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碑刻.docx





《南朝碑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朝碑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朝碑刻书法艺术的进展与北朝碑刻相比,南朝地区的碑刻数量较少,今日所知道的大约只有三十多种,一局部碑刻的艺术水平格外高,受到后人的重视。从目前所知的南朝碑刻来看,其书法风格和同时期的北朝碑刻格外相近,都雄浑古朴,以方笔为主, 兼具隶意。由于南北文化气质的不同,南朝碑刻也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爨龙颜碑、瘗鹤铭,以及刘怀民墓志、刘岱墓志和萧融太妃王慕韶墓志、吕超静墓志、萧融墓志、萧敷妃王氏墓志、萧憺碑、南康王萧绩神道阙等。爨龙颇碑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龙颜碑。爨道庆撰文,南朝刘宋大明二年(458)立。原碑在云南陆良.元李京云南志略和明代的云南通志对此碑都有记载。清代
2、道光年间,云贵总督、著名学者阮元访得此碑。阮福编撰滇南古金石录又将其收录,因此而名声大噪。爨氏从汉代至魏晋南朝始终是滇黔地区的大族,其势力始终为各王朝所倚重,所以爨龙颜碑的尺寸规模都相当高大,其刻文亦应当出自当地名家之手。爨龙颜碑气概雄伟,碑文也气象浑穆,点画方正宽博,与其碑石相称。其点画在收敛了汉隶波磔的同时,正渐渐向楷书进展,雄强峻拔,豪气逼人。结体极具变化,大小、方长、疏密、斜正皆任凭而作,奇趣横生。碑学兴起以后,此碑对后世影响更大,阮元称其为“云南第一古石”,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称之为“隶楷极则”、“古今楷法第一”,并将其列为“神品” 第一,推崇之至。瘗鹤铭无刻书年月。楷书。原刻在江苏
3、镇江焦山西麓的石壁之上。宋代被雷击,刻石碎裂为五块,局部崩落于长江之中.残石现陈设干镇江定慧寺碑廊,存三十余字。瘗鹤铭是南朝摩崖刻石中最著名的一件,笔势飞动,举止洒落,气格弘逸,笔力雄健,而其作者始终没有定论。宋代著名学者黄伯思考定,瘗鹤铭似应为陶弘景所书,其书刻时间当在梁天监十三年(514)。(东观余论卷下)宋代书法家格外重视座鹤铭,黄庭坚称“大字无过瘗鹤铭者”,并深受其影响。来源 书法屋: shufawu 值得留意的是,在盛行二王书法的南朝消灭这样的摩崖刻石,气息和同时期中国北方的雄健书风相通,是一件格外耐人寻味的事。刘怀民墓志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刻石,山东益都出土。虽然出土于北方,但
4、其书法风格和出上于云南的爨龙颜碑极其相像,点画特征和结体规律根本一样,说明当时这种书风在南北的共性。只是刘怀民墓志的结体比较规整,没有畏龙颜碑变化多。萧融太妃王慕韶墓志全称梁永阳昭王敬太妃王氏墓志。南朝梁一般元年(520)十一月刻石。碑文楷书,虽保存了不少方折笔法,而端庄秀丽, 道劲雅健,笔势秀美俊朗,比同时期的北方刻石多了几分冲融宕逸,也更加精巧。从刘岱墓志和萧融太妃王慕韶墓志的书法风格来看,南朝晚期的楷书已经渐渐转变前期爨龙颜碑、爨宝子碑和王兴之夫妇墓志一类书风的影响,而渐渐将南朝士族所崇尚的秀雅蕴藉的楷书点画运用到碑志之中。由于南朝虽然长期偏安江南而仍始终被认为是华夏文化的正宗,南朝所崇
5、尚的书 风渐渐影响了北方黄河流域,其情形正像当时诗文风气一样。因此,到北朝晚期的东、西魏和北齐、北周时期,类似于刘怀民墓志和萧融太妃王慕韶墓志 这样的书法开头在北朝流行,并与北朝原有的雄强浑厚书风相结合,演化出隋代 和唐代的楷书南朝宋、齐、梁、陈是楷书盛行的时期,楷书经过魏、西晋的进展, 到东晋已趋成熟,南北朝碑刻书法大都是楷书书写的。南朝著名的碑刻有:宋爨龙颜碑此碑与东晋大亨四年,即:405 年的爨宝子碑并称“二爨”。爨龙颜活了六十三岁称“大爨”,爨宝子活了二十三岁称“小爨”,齐吴郡造维卫尊佛题记,梁瘗鹤铭、太祖文皇帝神道阙等。其中以爨龙颜碑、瘗鹤铭为最著名。前者是楷书,带有隶意,笔势方折雄
6、劲而又具飞动之势。后者刻在山崖上,随山刻石极为自然,书法潇洒而有法度,字画厚重、笔势飞动,其中间杂行书,笔法方圆并用,严谨有法度。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 。另外,还有墓志:刘怀民墓志、刘岱墓志、桂阳王妃慕昭墓志等。这些墓志上的书法都是比较成熟的楷书。南朝碑刻,大体由东晋为南朝奠定了坚实的根底。此时的碑刻,也大多继承了东晋的风气,好书法的风气仍不亚于东晋。上自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其宠爱书法。可是,南朝至齐末,仍承袭东晋禁碑的规定, 当时曾有“南朝禁碑,至齐未驰”之说。因南朝仍沿魏晋遗制,有禁之律,故造成书法流传帖多于碑。所以,一般来说南朝碑版流传下来的很少,但并不是确定没有。其缘由:不外乎有的蒙朝廷
7、特许而立; 有的亦间有犯禁现象,所以尽管在禁碑的南朝三百年间,所建立的碑版亦不下数百种。可是,因受到人为的破坏,这是碑碣的莫大厄运。所以存留于今的不过数十通。刘怀民墓志书在隶楷之间,凝重圆润,与爨龙颜碑、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相像。刻的虽不甚精, 但刘宋刻石与之相像者少,故为世所重。宋爨龙颜碑,为刘宋正书碑刻。字体方正,险劲简古,有气概而多变化,仍存隶意,自有意度,为楷隶极则。这种雄浑庄重的书体, 实为北魏碑的先河,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梁 瘗鹤铭梁瘗鹤铭,真书,文自左而右。此碑的书法艺术是代表了南朝的时代风格,虽已是成熟的楷书,但仍能看出篆隶笔势的遗意。其笔势富有骞举意趣,飘舞盘旋如鹤翅高翔。可
8、见,此碑的书法精妙, 使历代文人为之赞美。自宋代吴琚直至清末龚自珍、刘鹗等都有“我生好读浮邱经,焦山来访瘗鹤铭”的雅举。它亦是争论我国书法及碑刻进展史的重要资料,学习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范本。总之,由于南朝文化兴盛,艺术兴盛,这大大有利于书法的进步。同时,在这动乱的年月,不仅老百姓遭殃,连中、小地主、士族也大感失意,使人们精神上感到空虚,以信仰佛教来寻求精神寄予。正由于佛教到了南朝有了长足进展,各地的佛寺,激剧增加,塑造佛像。在造像方面,大多用金属铸造形象。这就势必延聘文学之士或书法家来撰文纪事,更为普遍的是凿石作碑碣,或在自然的岩石上凿刻,即称摩崖刻石。这种自然会使书法艺术得到普遍的进展。北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朝 碑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