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14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句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并赏析重点语句,品读诗人形象。3.体会诗人复杂矛盾的感情变化,苦闷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总课时数 3课时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它孕育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人,他们就像满天星斗一般,在璀璨的群星中,我摘取了一颗,请大家读对联,猜一猜,他是谁 出示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学生:李白。 教师:(PPT出示李白画像)没错,他就是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次走近诗仙李白,一起来学习他的行路难(其一)。 1.走近作者 李
2、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到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2.交流背景 722年诗人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3.知识链接 从体裁上看,行路难(其一)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行路难”是乐府古体,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一)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注意读准个别生字,如:樽、斗、羞、箸、塞、太行、歧、沧等字并以课件的形式显示标注拼音) 2.教师范读。 3
3、.学生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读熟练) 4.个别学生朗读。 5.齐读。 6.字词学习。 (1)珍羞,“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2)直万钱,“直”同“值”,价值。 (3)金樽(zn) (4)投箸(zh) (5)冰塞川(s) (6)磻溪(pn) (7)宗悫(qu) 教师提示:“羞”和“直”这两个字是通假字,注意读音和在诗文中的写法。 “樽”和“箸”这两个字现已不常用,在这里要了解意思,“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箸”是筷子的意思。 “塞”是多音字,读s,阻塞、堵塞的意思。 磻溪和宗悫在课下注释,一个地名,一个人名。 7.理解诗意。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停
4、下酒杯投开双箸不吃了,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茫然四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边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二)合作探究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宴饮的丰富、奢华。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停下酒杯投开双箸不吃了,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茫然四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举杯销
5、愁愁更愁”啊!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写实吗 明确:不是。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因此此句有象征意味。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哪些典故 有何用意 明确:两大典故: 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姜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像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济世的大事业。 5.如
6、何理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明确: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 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信念 明确:坚定的信念。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用典:南朝将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
7、展政治抱负。 这首诗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以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 把你读完该诗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行路难 李白 坚定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时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2.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3.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总课时数 3课时 我们学过的小石潭记是一篇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 柳宗元有个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 刘禹锡多次
8、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故事。 1.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有刘梦得文集传世。刘禹锡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2.交流背景 诗人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宴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
9、谢他。 3.知识链接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太多太多。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集体朗读。 1.关键词语理解。 (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
10、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赠送给我。在古汉语中,“见”后加动词时,“见”的意思是“我”。所以“见赠”是“赠给我”的意思。“做得不好请多多见谅”中的“见谅”就是原谅我的意思。(当然在古代“见”加动词更多的表示被动) (2)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 (3)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个年头,因到第二年才能回到洛阳,所以说二十三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 (4)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
11、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5)到:到达。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及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6)侧畔:旁边。 (7)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8)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9)长(zhn)精
12、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2.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二)深层探究 1.从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见哪些信息 (重点字词解析探究。酬、乐天、见、赠) 明确:酬答,白居易,久别重逢,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相当于“我”。阔别重逢,酒宴写诗,白居易先赠诗,刘禹锡后酬诗。可见,这是一首酬赠诗。 2.朗读前两句。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承接白诗的哪句话 写出了什么内
13、容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二十三年折太多。 巴山楚水、凄凉、二十三年、弃置。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被朝廷抛弃置放在那里。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其间苦楚可以想见。 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辛酸愤懑之情表现了出来。 3.朗读前四句。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 请借助注释把它找(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向秀作赋的典故和王质烂柯的典故。“怀旧”句表达了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既暗示了自己贬
14、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翻似”,倒好像,有抑郁不平、愤愤不平的意思。 4.朗读前六句。赏析颈联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此联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而言 明确: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 (2)如何理解此联的字面意思 明确: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3)显然,本文不是以写景咏物为目的的诗歌,“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 明确:“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那他想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请看刘禹锡的人生写照:【PPT】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
15、秋日胜春朝。 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风船。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至此,刘禹锡的真正思想才显露出来。原来白诗的意思是您长守寂寞独自蹉跎,真令人悲叹不已;而刘诗的意思是反过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开朗、豁达、乐观、坦荡的气魄和襟怀。 4.作为哲学家刘禹锡的又一个注解,此联被后人赋予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PPT】“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 明确: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朗读八句诗。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而言 “歌一曲”“
16、暂”“长”体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明确: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此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振作精神、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气概。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把你读完该诗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 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 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 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 水调歌头 课时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7、。2.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课时数 3课时 (出示明月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 (出示李白、王建、张九龄等人的关于明月的诗句)(请学生齐读) 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中秋的明月又会增添什么样的情愫呢 (引导学生探讨交流“月圆人团圆”。) 如果在中秋团圆时节,你和亲人不能相聚,你会如何呢 (引导学生理解“离人”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
18、将围绕月亮向我们诉说什么。 1.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于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2.交流背景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1076)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
19、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3.知识链接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生字、生词下做记号。读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二)合作探究 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2.“我
20、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明确: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3.水调歌头中词人为什么将“上天”说成“归去” 词中哪句是由出尘之思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明确:不说“上天”而说“归去”,是因为在词人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 上片末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词人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4.赏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确:运用对比,将在月宫与人间进行对比,它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表现了他
21、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5.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体会词人为何“无眠” 明确:“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夜已深了,失意和离愁,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对离人的美好祝愿,只要健康长寿,离人总会团圆相聚,即使人分两地,共享月光,也是一种幸福。 7.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明确:由怨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到感悟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后又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心胸豁达、乐观积极的人。在苦闷矛盾中,问天问月问人生,最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交流课外积累的咏月诗句。(师生共同交流,用PPT课件出示部分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水调歌头 苏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