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14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句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并赏析重点语句,品读诗人形象。3.体会诗人复杂矛盾的感情变化,苦闷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总课时数 3课时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它孕育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人,他们就像满天星斗一般,在璀璨的群星中,我摘取了一颗,请大家读对联,猜一猜,他是谁 出示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学生:李白。 教师:(PPT出示李白画像)没错,他就是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次走近诗仙李白,一起来学习他的行路难(其一)。 1.走近作者 李
2、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到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2.交流背景 722年诗人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3.知识链接 从体裁上看,行路难(其一)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行路难”是乐府古体,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一)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注意读准个别生字,如:樽、斗、羞、箸、塞、太行、歧、沧等字并以课件的形式显示标注拼音) 2.教师范读。 3
3、.学生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读熟练) 4.个别学生朗读。 5.齐读。 6.字词学习。 (1)珍羞,“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2)直万钱,“直”同“值”,价值。 (3)金樽(zn) (4)投箸(zh) (5)冰塞川(s) (6)磻溪(pn) (7)宗悫(qu) 教师提示:“羞”和“直”这两个字是通假字,注意读音和在诗文中的写法。 “樽”和“箸”这两个字现已不常用,在这里要了解意思,“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箸”是筷子的意思。 “塞”是多音字,读s,阻塞、堵塞的意思。 磻溪和宗悫在课下注释,一个地名,一个人名。 7.理解诗意。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停
4、下酒杯投开双箸不吃了,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茫然四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边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二)合作探究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宴饮的丰富、奢华。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停下酒杯投开双箸不吃了,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茫然四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举杯销
5、愁愁更愁”啊!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写实吗 明确:不是。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因此此句有象征意味。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哪些典故 有何用意 明确:两大典故: 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姜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像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济世的大事业。 5.如
6、何理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明确: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 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信念 明确:坚定的信念。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用典:南朝将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
7、展政治抱负。 这首诗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以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 把你读完该诗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行路难 李白 坚定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时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2.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3.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总课时数 3课时 我们学过的小石潭记是一篇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 柳宗元有个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 刘禹锡多次
8、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故事。 1.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有刘梦得文集传世。刘禹锡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2.交流背景 诗人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宴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
9、谢他。 3.知识链接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太多太多。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集体朗读。 1.关键词语理解。 (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
10、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赠送给我。在古汉语中,“见”后加动词时,“见”的意思是“我”。所以“见赠”是“赠给我”的意思。“做得不好请多多见谅”中的“见谅”就是原谅我的意思。(当然在古代“见”加动词更多的表示被动) (2)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 (3)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个年头,因到第二年才能回到洛阳,所以说二十三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 (4)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