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一等奖创新教案11 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不仅作为一种导向,更作为一种精神,融入了世代中国人的血脉,随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流淌不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论语十二章。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孔子和论语。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
2、:了解人物,熟悉作品 人物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倡导“仁”,主张“有教无类”,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思想对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作品简介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是语录体著作,主要以语录和对话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及道德观念等,共20篇。宋代朱熹把它同大学中庸孟子合
3、称为“四书”。 2.目标任务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朗读指导。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 读准字音:愠(yn) 罔(wn) 殆(di) 逾矩(y) 曲肱(qn) 笃志(d) 一箪食(dn) 一瓢饮(pio) 把握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
4、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目标任务三: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通假字 不
5、亦说乎(同“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不亦君子乎(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糙。今义: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包括冷、热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改变。今义:强取,抢。) 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 温故而知新(动词,知道、懂得) 不亦乐乎(形容词,快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人不知而不愠(
6、连词,表转折,然而、却) 而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然后) 博学而笃志(连词,表并列) 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 以为师矣(动词,做、担任) 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他们的) 人不堪其忧(代词,那种) 一瓢饮名词,喝的东西(水) 饭疏食,饮水(动词,喝) 不舍昼夜(动词,停止) 太丘舍去(动词,舍弃)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文言句式 省略句:可以为师矣省略介词“以”后面的宾语“之”,
7、即“可以(之)为师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动词“择”,即“(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固定句式:不亦说乎(“不亦乎”,意为“不是吗”,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成语积累 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来表示程度极深(多用在“得”字后做补语,如“玩得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本指每天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后指多次地反省检查自己。 三十而立:人到三十岁,能立足于社会,开始有所成就。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现指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箪食瓢饮: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指清贫的生活。 乐在其中:指所做的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七 年级 上册 11 十二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