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7篇).docx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7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7篇) 1、坚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念,坚持医疗治理中安全有效的原则,杜绝事故,削减过失和缺陷。 2、努力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强化观念。严格执行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根本医疗制度、诊疗护理标准和常规。落实安全医疗责任书签属工作。 3、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会诊转诊制、危重病人抢救制、值班、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术前谈话制度、手术分级和手术审批制度,重大手术、疑难、死亡病例争论等医疗制度。 4、严格执行卫生部和浙江省病历书写标准,准时、真实、完整、正确书写病历。严格执行知情同意的原则,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健全和执行患方签字制度,敬重患者或家属的知情权、选择权、打
2、算权。 5、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定期门诊,主治、高年资医师门诊把关。科室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医疗防范措施,强调岗位责任制,人人在岗在位,随叫随到。 6、急诊科按各科抢救常规进展抢救,抢救常规图表上墙。做好急诊登记,保管好留观病历。7、护理部、药房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发错药、配错药、用错药、打错针、搞错剂量、贴错标签、写错用法,不发配伍禁忌或不符合规定、皮试阳性或需做皮试而未经皮试的药物。发觉错误的处方或医嘱要退回,由医师更正前方能发药。 8、保障抢救药品供给。急救器材、药品定量、定位、定人治理,使之处于应急状态。 9、麻醉、剧毒、珍贵药品按规定保管。 10、严格执行院感的有关规定。 11、
3、严格执行血型鉴定、穿插配血、血液入库、发血、输血等相关规定,避开和削减医源性的事故发生。 12、医技科室必需做好室内、室间质控。加强与临床联系,避开因缺乏沟通而造成纠纷。 13、加强对进修生、实习生治理,严格执行进修生、实习生带教的有关规定。 14、严格执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和医院急救预案,防患于未然。 15、坚持医疗缺陷、事故登记、报告、争论、处理制度。 16、每年修订医疗安全保障方案,一切从医院实际动身,切实加强医疗安全防范。 17、严格执行病历保管、借阅、复印制度。 18、坚持开好每季安全医疗例会,分析缺陷、过失、事故所致医疗纠纷缘由,准时提出整改意见,把医疗安全落实到实
4、处。 医疗质量治理规章制度【篇2】 一、目的 标准医疗效劳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范围 适用于与医院医疗质量治理相关的全部工作。 三、内容 1、医疗质量是医院治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需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治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良的过程,要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2、医院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治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治理工作。 (1)医院设置的质量治理与改良组织(例如医疗质量治理委员会、病案治理委员会、 药事治理委员会、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输血治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
5、清楚,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治理供应决策依据。 (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治理第一责任人,应仔细履行质量治理与改良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医院领导干部应切实参加制定、监控质量治理与改良过程; (3)医疗、护理、医技职能治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视职能。 (4)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治理工作。 (5)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治理与分析技能。 3、院、科二级质量治理组织要依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治理方案。 (1)医疗质量治理与持续改良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规划,能够监视各部门,重点是医疗、护理
6、、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治理与质量的危机治理。 (2)质量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治理目标、指标、规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应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治理。 4、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争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治理制度、术前争论制度、死亡病例争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根本标准与治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报审核查制度、技术准入制度、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 (2)对病历质量治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治理。 5、
7、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坚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治理与改良的意识和参加力量,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标准和常规;医务人员“根底理论、根本学问、根本技能”必需人人达标。 6、质量治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治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应等措施,持续改良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医院、科室、员工的绩效评价评估。 7、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治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治理的运行机制。 8、加强根底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治理,要用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治理指导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标准临床医师的诊疗行为。 9、逐步建立
8、不以惩罚为目标的,是针对医院质量治理系统持续改良为对象的不良大事报告系统,能够把发觉的缺陷,用于对医疗质量治理制度、运行机制与程序的改良工作。 10、每季度进展一次质量大检查,质量的检查结果与评优、奖惩及职称评聘相结合,并纳入医院评审。 医疗质量治理规章制度【篇3】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仔细学习医务人员医德标准及实施方法,仔细履行执业医师法其次十二条规定的五项义务。 二、严格遵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其次章规定的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各项规定,严格做到本章所规定的一个必需,一个严禁和二十三个应当履行的职责。 三、医院医疗效劳质量监控专职人员,要在分管院长领导下,在医务科的指导下,仔细履行医疗事故处理
9、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职责。 四、加强常常性的医疗安全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特殊强调要履行以下职责: 1、门(急)诊工作坚持首诊、首问负责制;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在院内拒肯定患者的急救处置; 2、临床科室仔细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准时、精确无误地处理各项医嘱,严格遵守病历书写根本标准(试行),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3、医院抢救设备完好率100%,抢救药品齐全,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 4、一、二线值班人员必需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5、各科室对就诊、会诊、检查、治疗的病人,要按轻重缓急区分对待,不得推诿病人而延误救治; 6、施行手术、特别检查、特别治疗、输血、麻醉等操作之
10、前,必需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履行告知义务;并依据病历书写根本标准(试行) 第十条规定取得当事人签字同意; 7、严格执行病历书写根本标准(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治理规定,医务人员不得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严格防止任何人抢夺或盗窃病历资料; 8、药剂人员要严格执行药品治理法和处方治理制度,检验、放射、功能检查等科室都要严格遵守本科室的工作制度,高标准地做好工作; 9、加强进修、实习医生及试用期医务人员的治理。 五、依法处理医疗争议,并依法处理医疗事故当事科室及人员。 医疗事故处理预案的程序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争议以及发觉医
11、疗事故苗头时,应马上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准时向医务科汇报,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马上进展调查、核实,将有关状况照实向院长报告,并向患方通报、解释。 2、发生医疗事故时,医院应按规定向所在市卫计委主管部门报告,发生以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应在12小时内报告; (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3、发生或者发觉医疗过失行为,医务人员应当马上实行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 避开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安康的损害。 4、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争论记录、疑难病例争
12、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状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能是复印件,由医院保管。 5、疑似输血、输液、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者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展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行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展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展封存保存,医院还应当通知供应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6、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展尸检,有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
13、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展。担当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展尸检的义务。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看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担当责任。 7、医科科对医院所发生的医疗事故提交医院安全医疗小组争论定性,作出相应处理,并定期向卫生局报告。 医疗质量治理规章制度【篇4】 一、医疗质量治理制度 1.医院必需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治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治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
14、负责质量治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效劳的思想。医疗质量治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意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正确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效劳。 (2)质量治理以掌握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治理的思想。 (4)标准化治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有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聘请来院人员进展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开展全院性质教育。每季度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在院周会上通报医疗质量检查状况,表扬质量好的科室和人员,批判差的科室及个人。各科要传到达每位职工。 4.各科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根底学问。 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展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治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质量管理 规章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