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塞下曲·其二》全文及赏析【最新2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全文及赏析【最新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昌龄《塞下曲·其二》全文及赏析【最新2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王昌龄塞下曲其二全文及赏析【最新2篇】塞下曲 其二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一 塞下曲四首其二原文 塞下曲四首其二 作者: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四首其二解释 饮(yn)马:给马喝水。 平沙:广漠的沙原。 黯黯:昏暗模糊的样子。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昔:全诗校:“一作当。”长:全诗校:“一作龙。” 足:全诗校:“一作漏。一作是。” 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诗末全诗校:“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 塞下曲四首其二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
2、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塞下曲 其二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二 塞下曲其二 饮马
3、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古诗简介 塞下曲其二作于盛唐时期,作者为王昌龄。这首乐府曲以长城为背景,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描绘了战争的悲惨残酷,体现了诗人对不惜民力,穷兵黩武的反对情绪。 翻译/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赏析/鉴赏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塞下曲·其二 最新2篇 王昌龄 塞下曲 其二 全文 赏析 最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