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含答案).docx





《(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警察招考公安专 业科目真题(含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选题(10题)1 .某镇医院医生贾某在为患者输血时不按规定从县血站提取,而是习惯 于直接从献血者身上采血后输给患者。住院病人于某因输了贾某采集 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血液发生不良反应死亡。贾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罪B.采集、供应血液事故罪C.医疗事故罪D.过 失致人死亡罪2 .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A.公安对策B.公安法规C.规章制度D.公安方针3 .间接监督是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
2、监督,但可以 按照()向有权机关提出,通过有权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违 法违纪行为予以纠正。A.个人意愿B.群众意愿C.法定程序D.民主程序4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范围有()。A.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B.所有的行政处罚种类C.吊销 许可证D.暂扣营业执照参考答案1 .AA项:根据刑法第334条第1款规定,非法采集、供应血液,不 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构成非法采集、供应血 液罪。且该条规定了“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和“造成特别严重后果 的”法定刑升格罪状。因此本罪的认定的关键在于确定:(1)行为人 采集、供应血液是否违反国家规定;(2)违规采集、供应
3、血液是否足 以危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及严重后果。具体到本题,医生贾某 未按规定从血站提取血液,而是直接从献血者身上采血后输给患者, 违反了国家的规定;并致使于某因输入通过这种违规手段而采集的血 液发生不良反应而死亡的后果。因此,贾某的行为构成非法采集、供 应血液罪。故A项正确。B项:根据刑法第234条第2款规定,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 集、供应血液,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造成危 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后果的,构成采集、供应血液事故罪。本罪最大的 特征在于主体的合法性,即“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采集、供应血液 的主体,本题中的医生贾某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主体资格。且采集供应 血液事故罪
4、是单位犯罪,自然人不构成该犯罪。因此,贾某的行为不 构成采集、供应血液事故罪。故B项错误。C项: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造成就诊人员死亡 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医疗事故罪与非法采集供应血 液制品罪在此题中是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因此,贾某应当成 立特殊危害卫生安全犯罪即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罪,而非医疗事故 罪。故C项错误。D项: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但本题 中的贾某的行为是一种医疗过失之特别的过失,有专门的罪名,即非 法采集、供应血液罪予以调整。因此,贾某的行为不构成过失致人死 亡罪。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 .A政策,是
5、指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任务而规定的行为 准则和依据。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 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 系。3 .C间接监督,是指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能直 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的监督。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 监督都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但可以按照 法定程序向有权机关提出,通过有权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违 法违纪行为予以纠正。故本题答案选C。4 .A5 .D治安行政强制,是指套安机关在依法进行治安管理和实施治安行政处 罚时,为达到使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或接受处罚的目
6、的,对不履行法 定义务或不服从治安行政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强制手段。例如强制传唤、强行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 盘问检查等。故D项。6.B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 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因此,本题应选B项。7 .C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是不枉不纵,其具体应用是坚持“稳、 准、狠”。“稳、就是要注意策略,讲究工作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打无把握之仗。要打得适时、有力,同时注意时间、地点、对象、 节奏及宣传方法。“准”,就是对打击对象一定要调查准确
7、,不要出偏 差,做到事实准、定性准、量刑准,既不重罪轻判,也不轻罪重判, 真正做到不枉不纵,不错不漏。“狠”,就是要依法给犯罪分子以严厉 打击,使之受到应有的惩处,做到该杀的要坚决杀,毫不留情;该捕 的要坚决捕,不能漏网;该从重从快的,毫不犹豫迟疑。8 .C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短期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故 C项正确。9 .D人民警察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和丑恶现象,一些违法犯 罪人员常常用金钱、物质、美女等各种手段进行腐蚀拉拢,在公安队伍 中寻找他们的代理人或“保护伞”,这些行为对人民警察的腐蚀性极大, 这体现了公安工作的易受腐蚀性。故本题答案选D。10 .A边防工作主要包括
8、边防治安工作和边防检查工作。边防治安工作主 要是维护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保护国界安全的不可侵犯性,边防检查 工作主要包括对出入境口岸过境人员的检查、出入境交通工具的检查、 监护及对违章违法事件与案件的查处。外国人管理和中国公民出入境管 理工作主要是对外国人在中国的入境、出境、居留、旅行实施管理,保 护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发现和处理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处理国籍问 题,对出入境的中国公民、华侨、港澳台地区同胞、边境居民进行管理, 依法查处出入境人员中的违法犯罪人员。因此,本题应选A项。11 .ABCD解析:法制部门及其督察部门在执法监督中,对公安机关及其 人民警察不合法、不适当的执法活动,应根据情
9、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是对错误的处理或者决定予以撤销或者变更;二是对拒不履行法定职 责的,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法定职责,三是对拒不执行上级公安 机关决定和命令的有关人员,可以停止执行职务;四是公安机关及其人 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已经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害,需要给予 国家赔偿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予以国家 赔偿;五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因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执法过 错的,依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追究执法过错 责任。12 .AB本题考查的是宪法规范的最高效力表现。我国宪法第5条规 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 机
10、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 法和法律。以上是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主要体现。因此A、B两项正确。 因为“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必须明确宪法最高的 法律效力,并且必须关注“宪法在制定和修定程序上,比其他法律的要求 更加严格”。总之,四个选项共同构成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但是考生需 要辨明本题选项间的逻辑关系是相互平行的,不存在谁包括谁的问题。 所以不选c、Do13 .ABCD警告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以书面形式作出的谴 责和告诫。它是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强制性质的最轻的一种治安管理 处罚。主要适用于初犯、偶犯或情节轻微、认错态度好的违反治安管
11、理 行为。这种处罚手段适用于自然人或单位。故本题答案选ABCD。14 .ABCD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主要是 通过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的,其内容和形式主要有立案监督、审查批捕、 审查起诉、侦查活动的合法进行监督、执行监督。15 .BC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担任人民警 察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年满十八岁的人民;(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三)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四)身体健康;(五) 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六)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不得担任人民警察:(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 除公职的”。
12、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乙肝患者,张某符合报考条件。A项不 选。刘某不满18岁,不符合报考条件。B项当选。李某曾受过刑事处 罚,不符合报考条件。C项当选。赵某曾被开除公职,不符合报考条件。 D项当选。故本题选BCD。16 .ACD辞退公安民警是公安机关的一项行政权力,但公安机关辞退人 民警察,必须遵循法定条件。应当予以辞退的条件:在年度考核中,连 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因 所在公安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 拒绝合理安排的;不履行人民警察义务,不遵守人民警察纪律,经教育 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旷工
13、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 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因此,本题应选ACD。17 .ABCD解析: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 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因为它表明了 :(D公安机关的阶级本质 是公安机关性质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2)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4)公安机关是国家意志的忠 实执行者。18 .ACDE行政诉讼法第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 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 身自由或
14、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三)认 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 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五)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 或者不予答复的:(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七)认为 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 产权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 其他行政案件。19.BCD解析:“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 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建设”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关键。预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浙江省 宁波市 警察 招考 公安 专业 科目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