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红烛》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高中语文】《红烛》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红烛》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闻一多闻一多红烛红烛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诗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心中情感的方法。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新诗的魅力,理解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情感:表达了对家乡优美闲适风光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热爱和欣喜。原因:歌词朴素清新、优美动人。选用的一些意象如“溪水”“青草”“野果”“山花”“狗儿”“羊儿”等亲切如在眼前,一派纯然,很有画面感,营造出悠闲自在的意境。情景导入情景导入同学们,李商隐无题有云:“春蚕到死丝方
2、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饱含着分离之痛与相思之苦。这带给了闻一多先生关于“烛”的许多思考,他赋予了“烛”怎样新的内涵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红烛。李商隐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消魂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创作了大量爱国诗篇。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1923 1923年,闻一多在美国,与美国科罗拉年,闻一多在美国,与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中国同学合影。(后排右起第二人为闻多学院中国同学合影。(后排右起第二人为闻一多)一多)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
3、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知识链接知识链接知识链接知识链接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
4、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倦客无眠听晓钟,五更蜡烛泪消红。倦客无眠听晓钟,五更蜡烛泪消红。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古诗词中的蜡烛古诗词中的蜡烛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慰藉(wi ji)耕耘(gng yn)听名家朗读,进行正音集体朗读,注意节奏12文本研读文本研读活动一:1.李商隐的
5、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文本研读文本研读2.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用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文本研读文本研读3.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l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l“不误,不误”采用反复的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l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包含着诗人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也有力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红烛 【高中语文】红烛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课件 2023 2024 学年 语文 上学 同步 统编 必修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10600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