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减反射膜设计与分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太阳电池减反射膜设计与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电池减反射膜设计与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卷 第1期2004年2月上 海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ol.10 No.1Feb.2004收稿日期:2003206208 作者简介:杨文华(1979),男,安徽芜湖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器件方面的研究.文章编号:100722861(2004)0120039204太阳电池减反射膜设计与分析杨文华1,李红波2,吴鼎祥1(1.上海大学 理学院,上海200436;2.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200233)摘要:根据光学薄膜原理,利用计算机程序对太阳电池减反射膜进行模拟仿真,得到反
2、射率R()与波长的关系曲线,并利用曲线对减反射膜进行优化.设计出几种常用材料制备单、双、三层减反射膜时的最佳膜系参数,为太阳电池减反射膜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电池封装和电池表面钝化对反射曲线的影响,并验证了实验结果.关键词:太阳电池;减反射膜;反射率曲线中图分类号:TN 305 文献标识码:ADesign and Analysis of Anti2Reflection Coating for Solar CellsYANG Wen2hua1,LI Hong2bo2,WU Ding2xiang1(1.School of Science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
3、i 200436,China;2.Shanghai Space Power Institute,Shanghai 200233,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optical films,a computer program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anti2reflection coatings for solar cells.Reflection curves are obtained using the program.Optimizationof several anti2reflection stru
4、ctures is realized by using the reflection curves.Parametersof single layer,double layer and three2layer anti2reflection coatings are designed.These theoretical parameters can beused to guide experiments.The influence of encapsulation and surface passivation on the reflectioncurves is discussed,and
5、theoretical reflection curves have verif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Key words:solar cells;anti2reflection coatings;reflection curves 太阳电池是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子器件.它的光电转换效率定义为总输出功率与入射到太阳电池表面的太阳光总功率的比值.为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应减少电池表面光的反射损失,增加光的透射.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14:(1)将电池表面腐蚀成绒面,增加光在电池表面的入射次数;(2)在电池表面镀一层或多层光学性质匹配的减反射膜.减反射膜的设计直
6、接影响着太阳电池对入射光的反射率,对太阳电池效率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硅太阳电池为例,根据光学薄膜原理5,对硅太阳电池减反射膜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模拟出反射率R()与波长的关系曲线,并利用太阳光谱和硅的光谱响应6选定中心波长对曲线进行优化,得到反射最小时的最佳膜系参数,为高效硅太阳电池减反射膜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文中还给了出几种常用的减反射膜材料制备单、双、三层膜时的膜系参数,并对太阳电池封装和太阳电池表面钝化对反射率变化曲线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原 理单层减反射膜是利用光在减反射膜的两侧处反 1995-2004 Tsinghua Tong
7、fang Optical Disc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射光存在位相差的干涉原理而达到减反射效果,可利用菲涅耳公式求得反射率.对于多层膜系,可以用一个等效界面来表示,只要求得等效导纳Y,就可以求得膜系的反射率.反射率R的计算方法如下:已知m层膜系的各层膜材料的折射率和厚度分别为nk,dk(k=1,2,m),入射介质和电池基底材料折射率分别为n0、nm+1,光波入射角0,k为光学导纳.第m层的干涉矩阵为M=7mk=1Mk,其中,Mk为第k层的干涉矩阵Mk=coski(sink)/kiksinkcosk,式中,k=2nkdkcosk/(k=0,1,m)为位相厚度
8、,k=k/coskP分量,kcoskS分量,k=0,1,m,而k可由下式逐次求出:n0sin0=nksink,k=1,2,m,m+1,一般,膜系的干涉矩阵是一个22的干涉矩阵,M=M11M12M21M22,令BC=M31m+1,则等效导纳Y=CB,对波长的光整个膜系的反射率为R()=0-Y0+Y0-Y0+Y.膜系的反射率R取决于上面的膜系参数.一般情况下,入射角和入射光光谱分布是已知的,因此膜系的反射率可通过调整层数m和各层膜的光学厚度nidi(i=1,2,k)来得到最佳的反射率曲线.在设计中,为简化设计的复杂性,作了以下的基本假定:(1)由于硅的吸收系数较小,可忽略消光系数的影响7;(2)把
9、材料的折射率看作是恒定值,不随波长变化,即忽略材料的色散效应;(3)只考虑了入射光垂直入射到电池表面的情况.由于硅的光谱响应范围为3001 200 nm,所以只考虑波长在3001 200 nm范围的光的减反射.为了使硅能够吸收更多的光子,并将这些光能转换为电能,我们在设计时尽量使有最小反射率的光的波长接近电池材料的光谱响应峰值,同时也要兼顾太阳光的光谱特性.我们考虑了太阳光谱及硅的光谱响应,把550 nm确定为中心波长,欲使反射率最小,就要使在中心波长550 nm附近的光反射率尽可能的小,同时还要兼顾在3001 200 nm范围内其它波长点光的减反射,以使得在此波长范围内光的整体反射率达到最小
10、.2 模拟及实验结果2.1 在空气中反射率的变化曲线以MgF2(n=1.38)、SiO2(n=1.46)、Al2O3(n=1.9)、TiO2(n=2.3)材料为例,由计算机仿真得到在空气中的反射率变化曲线(图14).由图1可以看出,波长一定时,随着厚度的变化反射率R也有较大的变化,折射率大的材料的反射率对厚度的变化更敏感,而折射率小的材料对厚度变化的依赖性要小一点.对于不同的材料,都有一个最佳的厚度值,对应着最小的反射率.由图2可以看出,对于单层膜,采用Al2O3(n=1.9),厚度d=72 nm时,减反射效果比较好.但仅仅对中心波长附近的光的减反射效果较好,对远离中心波长的光的减反射效果不太
11、理想,不能在电池的光谱响应的最大波长范围内降低反射率.图3为4种双层减反射膜的反射曲线.比较图2、3可以看出,优化后的双层膜在很大的波长范围内都有较小的反射率,在3001 200 nm波长范围内,双层膜比单层膜的减反射效果要好.此外,还设计了几种三层膜系(如图4).由图可见,三层减反射膜在较宽波长范围内有较低的反射率,与单层膜相比,三层膜系也有较好的减反射效果.由上图1 单层膜反射率R随膜厚d的变化曲线(波长为550 nm)Fig.1Reflection as a function of thickness(single2layer,=550 nm)04上 海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阳电池 减反射膜 设计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