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小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T-YCXH 61—2023).pdf
《横山小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T-YCXH 61—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山小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T-YCXH 61—2023).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23 团体标准 T/YCXH 612023 横山小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2023-06-28 发布 2023-07-28 实施 陕西省遗传学会 发 布 T/YCXH 61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遗传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市横山区工业商贸局、杨凌佰丰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室。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佰利、高金锋、高小丽、王久国、杨璞、杨清华、韦忠华、祁华、侯成祥、李祥、高峰。本文件由榆林市横山区工业商贸局负责解
2、释。本文件为首次发布。T/YCXH 612023 1 横山小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横山小豆病虫害防控的术语与定义、防治对象、主要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横山区小豆生产中病虫害预测与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 GB/T 8321.1-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
3、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防治原则 小豆农田病虫害防控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技术与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实现安全生产。农药施用应符合 GB/T 8321、NY/T 1276 的规定。4 防治对象 4.1 小豆病害 小豆农田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病毒病、细菌性晕疫病、细菌性叶疫病、叶斑病等。小豆常见病虫见附录A。4.2 小豆害虫 小豆农田主要虫害有豆蚜、叶螨、豆荚螟等。小豆常见害虫见附录B。5 防控措施 5.1 农业防治 5.1.1 轮作倒茬 T/YCXH 612023 2
4、 合理轮作倒茬,与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糜子等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5.1.2 品种选择 选择商品质量优良、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5.1.3 适期播种 一般 5 cm 土壤层温度稳定通过 15以上时开始播种,地膜覆盖的可提前 10 d15 d 播种。一般 4月下旬5 月上中旬播种。5.1.4 合理密植 一般留苗 10000 株/667m212000 株/667m2。5.1.5 肥水管理 有机肥、无机肥结合使用,氮、磷、钾配合。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5.2 物理防治 5.2.1 种子处理 播前种子处理。播种前晴天晒种 2 d
5、3 d。用 4%精甲 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5%精甲 咯 嘧菌种子处理悬浮剂,以种子重量的 0.3%0.5%进行拌种。5.2.2 诱杀 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色板、食诱剂等进行诱杀。小豆开花后,田间安装频振灯诱杀豆荚螟成虫。5.3 生物防治 小豆苗期立枯病发病初期,采用 10 亿个/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灌根;细菌性晕疫病和细菌性叶疫病发生初期,喷施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或 5%春雷 中生可湿性粉剂;病毒病发生初期,喷施 0.5%香菇多糖水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虫害发生初期,喷施 1.5%苦参碱可溶液剂、或 10%浏阳霉素乳油、或苏云金杆菌等药剂进行防治。药剂及施用方法见附录 C。5.4
6、化学防治 立枯病发生初期,选用 20%甲基立枯磷乳油或 15%噁霉灵水剂进行灌根。叶斑病发病生初期,选用 25%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进行喷雾;病毒病发生初期,拔除病株,并喷施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豆蚜点片发生时,喷施 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或 4%高氯 吡虫啉乳油;叶螨发生初期,喷施 5%阿维 噻螨酮乳油、或 20%哒螨灵乳乳油;红小豆现蕾开花期,发现豆荚螟为害,喷施 5%甲维盐虱螨脲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 和 GB/T 8321.1-8321.7 的规定。田间药剂防治方法见附表 D。6 防治记录与效果评价 记录小豆生育过程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的时
7、期、预防和控制采取的措施、使用的药剂种类及数量。防治结束后对田间防治效果进行评价。T/YCXH 612023 3 T/YCXH 612023 4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小豆主要病害 病害名称 病原类别 主要传播途径 为害部位 适宜发生条件 立枯病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 hn 可通过农田操作、耕作及灌溉水、昆虫传播 茎基部 植株生长不良或遇有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易发病,多年连作田块、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发病重。病毒病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蚜虫 叶片、豆荚等 发病适温 20,与蚜虫发生情况关系密切,尤其是高温干旱天气不仅
8、有利蚜虫活动,还会降低寄主抗病性。细菌性晕疫病 细菌性晕疫病 Pseudomonas syrzngae pv.Phaseolicola(Burkh.)种子传播 叶片 冷凉,潮湿地区易发病 细菌性叶疫病 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phaseoli(Smith)Dowson 种子传播 叶片 气温 2432、叶上有水滴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温湿条件。一般高温多湿、雾大露重或暴风雨后转晴的天气,最易诱发本病。叶斑病 称变灰尾孢 Cercospora canescens Ell.et Mart.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生长季节为害叶片,开花前后扩展较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横山小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T-YCXH 612023 横山 小豆 病虫害 防治 技术规范 YCXH 61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