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安全生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安全生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1、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管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wei)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 改进,不断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主要内容组织机构copy、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 管理、隐患排查和管理、重大zd危(wei)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 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规章颁布2022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
2、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 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 - 2022 ,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2、安全生产标准化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主要内容如下:1、范围本标准合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 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的,优先合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2、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定单)合用于本标准。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国家安
3、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管理暂行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标准。3.1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3.2 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3.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者受其影响的团体或者个人。3.4 资源 resources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4、普通要求4.1 原则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 顺利进行。企业安
4、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 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 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9)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扩展资料:概述: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指出,国家安监总局陆续在煤矿、危(wei)险化学品、烟花爆 竹等行业 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各行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求不尽相同,有必要出台一个规范,对各行业已开展的安全生 产标准化工作在形式要求、基本内容、考评办法等方面作出比较一致的规定。同时,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工
5、作的共性特点,制定可操作性较 强的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也非常必要。据介绍,基本规范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现代安全管 理模式。通过企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这一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更好地促进企 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基本规范总结归纳了煤矿、危(wei)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已经颁布的行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标 准中的共性内容,提出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共性基本要求,既适应各行业安全 生产工作的开展,又避免了自成体系的局面。L、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包括哪些文件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管理 隐患和监控重大
6、危(wei)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 全生产法 律法百规和标准规范的度要求,人(人员)、机(机械)、料(材料)、法(工法)、 环(环境)、测(测量)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 建设。应包含 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管 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专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 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属、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 危(wei)险物品及重大危(wei)险源 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 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
7、事故管理等。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相关的资料 管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 顺利进行。4.2 建立和保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 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 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4.3 评定和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 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安全生产
8、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5、核心要求5.1 目标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5.2 组织机构和职责5.2.1 组织机构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2.2 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 生产义务。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5.3 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 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5.4
9、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合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 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合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合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 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合用的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企业应将合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 彻到各项工作中。5.4.2 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
10、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 隐患排查与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 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wei)险物品及重大危(wei)险源管 理、作业安全管 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 事故管理等。5.4.3 操作规程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5.4.4 评估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11、的执行情况进行 检查评估。5.4.5 修订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 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合用,保证每一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 新有效版本。5.4.6 文件和档案管理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 订的效力。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 效管理。5.5 教育培训5.5.1 教育培训管理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 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应做好安
12、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和改进。5.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 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5.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者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 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
13、育培 训。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 全教育和培训。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5.5.4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 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 告知。5.5.5 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
14、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 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 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5.6 生产设备设施5.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 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 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5.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企业应
15、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 检维修计划。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 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者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暂时安全措施, 检维修完毕后即将复原。5.6.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设备的设计、创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要求。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 设备设施。拆除
16、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wei)险物品的, 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5.7 作业安全5.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 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暂时用电 作业、高处作业等危(wei)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wei)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 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5.7.
17、2 作业行为管理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 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5.7.3 警示标志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wei)险因 素的作业 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wei)险提示、警示,告 知危(wei)险的种类、后 果及应急措施等。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 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5.7.4 相关方管理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 程、
18、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 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者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 双 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5.7.5 变更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 性或者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 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5.8 隐患排查和管理5.8.1 隐患排查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
19、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 有效的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者有新的发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者工艺改变,新建、改 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者改变,对事故、事件或者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 据: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5.8.2 排查范围与方法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
20、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 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5.8.3 隐患管理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管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管理。隐患管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 大事故隐患在管理前应采取暂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管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管理完成后,应对管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5.8.4 预测预警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管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 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5.9 重大危(wei)险源监控591辨识与评估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
21、对本单位的危(wei)险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wei)险源辨识与安 全评估。5.9.1 登记建档与备案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wei)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5.9.2 监控与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wei)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wei)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 施。5.10 职业健康5.10.1 职业健康管理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 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 入职业健康档案。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
22、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 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耍的泄险区。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时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 于正常状态。5.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 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 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者消除危害后果。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
23、示说明。警示说明 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5.10.3 职业危害申报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 其监督。5.11 应急救援5.11.1 应急机构和队伍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者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 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 订服务协议。5.11.2 应急预案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者措施, 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
24、案体系。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者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5.11.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时常性的检查、维护、 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5.11.4 应急演练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 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5.1 L5事故救援企业发生事故后,应即将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5.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5.12.1 事故报告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25、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 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5.12.2 事故调查和处理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者配合上 级部门的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5.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5.13.1 绩效评定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 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
26、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 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5.13.2 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 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扩展资料评定标准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900分(含900分);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800分(含800分);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700分(含700分)。3、机械创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制度要做哪些?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
27、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危(wei)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动火管理制度暂时低压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仓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外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外来车辆进厂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生产厂房通风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标准化中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坚持依法治企,使公司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核、发布和备案工作程序化、 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合用于
28、公司各部门。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规章制度,是指由公司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 际组织起草的,以公司名义印发的有关公司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管理等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包括规定、办法以及指导意见等。第四条 规章制度按业务性质:分为综合管理类和业务管理类,综合管理类又可以分 为行政管理类和事务管理类。行政管理类包括: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等,事务管理类包括: 住房、安全保卫制度等。业务管理类包括:生产经营管理和资产经营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按合用范围:可以分为公司本部规章制度类和公司系统业务管理类。第五条起草、修改、审核、发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路线、方针
29、、政策;(二)坚持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原则;(三)坚持从公司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四)有利于公司的改革与发展的原则。第二章制订计划第六条 按照业务分工,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规章制度计划的制订,并在每年12 月31日前将下一年度公司规章制度制订计划登记表送办公室,由办公室对各部门的规 章制度制订计划进行汇总,并会同总经理审核,形成草案,送分管领导签发后印发。第七条 规章制度制订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制订规章制度的目的;(二)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三)起草和发布部门;(四)拟完成的时间。第三章规章制度的起草第八条 列入公司计划的规章制度,由具体承办部门负责组成起草工作小组或者明确 起
30、草部门、起草任务、完成时间及其责任,并应当按期完成。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应明 确一个负责部门,其他部门为协助部门。第九条 规章制度内容普通用条文表达,每条可分为款、项、目,款不编序号,另起 自然段,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挨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挨次表述。内容较多 的,可以分章,章下设节。规章制度应当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用词准确、文字简明、标点 符号正确。第十条 规章制度草案应对起草目的、合用范围、具体规范、解释部门和施行日期等 作出 明确规定第十一条 起草规章制度,承办部门在发布前应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意见不一致时, 要进行商议,经充分商议仍未取得致意见的,应在报送规章制度草案时专门提
31、出并说明情 况和理由。第十二条 规章制度的起草应注意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衔接和协调。对同一事 项,如果做出与法律、法规、规章等不一致的规定,应在报送草案时说明。第十三条 现行规章制度被新的规章制度所取代时,应在草案中注明予以废止 第四章 规章制度的审查和修改第十四条 规章制度经承办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由承办人负责将规章制度草案送公司 办公室,并附关于制订该规章制度的说明和有关背景材料,一式二份。第十五条办公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规章制度进行审查、修改:(一)是否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二)是否符合嘉力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三)是否与现行规章制度相冲突、重复;(四)
32、格式是否符合要求;(五)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六)其他应当符合的条件。第十六条经过办公室审查的规章制度,由办公室出具统一格式的规章制度审查意见 书后,送总经理审核。第五章发布与备案第十七条 经总经理审核的规章制度,除必须报请总经理签发的以外,根据领导职责 分工由分管领导签发后,由办公室负责统一编号,由承办部门办理印发事宜。第十八条经签发的规章制度,应注明生效时间,以""现予发布实施 ""或者""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或者明确注明具体的生效时 间。第十九条 经签发的规章制度,由承办部门送信息中心,在公司内部主页上发布。第
33、二十条 签发后的规章制度,应当送办公室备案。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 各子公司可出台文件实施细则,报办公室经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该制度仅供参考。5、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是指通过建立百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 查管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wei)险源,度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 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 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问生产规范化建设。主要内容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答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 隐患排查和管理、重大危(wei)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回面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 管理隐答患和监控重大危(wei)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6、安全生产标准化怎么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 管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