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真题】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l)殷红(yan) *随声附和(hud)*接踵而至(zhbng)B.亘古(geng)俨然(yan)心有灵犀(xT)*C.翘首(qiao)*高邈(mi&o)抑扬顿挫(yi) 金戈铁马(ge)顿开茅塞(se)D.眼眶(kung)渲染(xuan) 暴风骤雨(zhou)一气呵成(he)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恬静旷野姗姗来迟相得益彰B.点缀濡养自出新裁不言而喻C.苔痕瞥见历历在目身临其景D.纯粹笑涡草长莺飞与日具增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2、在农人的眼中,种子是为人处世的品德象征。儿时的我经常惹是生非,爷爷就告诫 我:“宁要硬种子,不做坏壳子。”B.作为航天人,我们有责任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敢于坚持、敢于胜利是我们 义无反顾的选择! C.全球经济整体疲软之际,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必将为世界经济增强 稳定性,注入新动能。D.琳琅满目的住宅楼、宽敞通达的柏油路、红火热闹的商业街走在恩施新农村, 如同置身于现代化的城市社区。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汉字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出现的字成千上万,这样的符号能够为人所使用,肯定不 是杂乱无章的。B.我生在农村,从小就学会了干各种农活,改变农村面貌植根心底。C. 土家族
3、的“西兰卡普”用料之精湛、做工之精细,不亚于南方其它刺绣。D.古人说,煮茶的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煮出来的茶,汤清亮,茶味 浓。水质虽然不好,味道就差多了。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恩施高山雪场是雪友的天堂。”他说,恩施的冰雪资源得天独厚,我们都格外看好参考答案:1 . c【详解】考查字音的识记。A.随声附和(hud)he;B.亘古(geng) gen;D.眼眶(ku五ng) kuang;故选c。2 . A【详解】本题考查字形。B.自出新裁自出心裁;C.身临其景身临其境;D.与日具增与日俱增;故选Ao3 . D【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惹是生非:招
4、引是非,引起争端,制造麻烦。本句用来形容“我”小时候经常惹事,使用正 确;B.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本句用来形容航天人毫不畏惧困难的意 志,使用正确;C.乘风破浪:意思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形容办事一帆风顺,发展迅猛,也比喻志趣远 大,勇往直前。本句用来形容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的势头,使用正确;D.琳琅满目:比喻精美、珍贵的东西非常多,随处可见。多指书籍、工艺品或诗文内容。本 句用来形容住宅楼,对象误用,使用不正确; 故选Do4 . 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B.成分残缺,应在“改变农村面貌”后加“的愿望”;C.搭配不当,“用料”与“精湛”搭配不当,可把“精湛”改为“讲究
5、”;D.关联词搭配不当,“虽然呜“就”搭配不当,将“虽然,改为“如果”“要是”等;故选Ao5 . 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的能力。B.重复赘余,句中的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可删去其中任意一个。故选Bo6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大漠孤烟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落 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鬓微霜【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 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的“孤、寓、残、鬓”等字容易写错。7 .黑旋风(李
6、铁牛)斗浪里白跳(浪里白条)。8.鲁莽急躁;有勇无谋;富有孝心;率真直爽;疾恶如仇(嫉恶如仇);敢做敢当;简单粗暴。【解析】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从第段的“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 打做一团,绞做一块”和第段的“戴宗问众人道:这白大汉是谁?有认得的说道:这个好 汉便是本处卖鱼主人,唤做张顺。宋江听得猛省道:莫不是绰号浪里白条的张顺”可概括 出文段主要内容为张顺与李逵打斗在一起,结合前文情节,宋江、戴宗和李逵三人到酒楼喝 酒,李逵到渔场讨要活鱼打散了竹蔑,“浪里白条”张顺要和他理论,却被李逵的重拳打跑。 张顺设计将李逵骗到江中,李逵不识水性,在水中
7、被张顺弄得万分狼狈,后经宋江等人劝说, 张顺这才放过李逵,并和宋江等人结成了生死之交。因做回目,故要和“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保持对偶,句式一致,“及时雨”和“神行太保”都是绰号,李逵绰号“黑旋风。张顺绰号“浪 里白条”,因此,可概括为:黑旋风斗浪里白条。8 .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李逵肤色黝黑,性格暴烈,心粗胆大,绰号“黑旋风工结合第段的“你怕我连累,我自打死一个,我自去承当“,可知李逵讲义气,敢作敢当; 结合第段的“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 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可以看出,李逵脾气急躁易怒,有勇无谋;从第段的“李逵虽然也识得水,却
8、不甚高”和第段的“李逵正在江里探头探脑价挣扎汶水” 张顺吃了亏,激他到船上打,李逵不听众人劝阻,结果被张顺按在水里收拾一番,由此可以 答案第2页,共10页看出,李逵直爽率真,简单粗暴;结合链接材料中“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可知,李逵回家搬娘来梁山享福,结果 路上娘被老虎吃掉,他痛不欲生,可见他富有孝心;结合链接材料中“猛拼一身探虎穴,立诛四虎报冤仇”可知,他老娘被老虎所害,愤怒地杀死 了一窝老虎,足见他勇猛无比。9 .米爆糖的制作。 1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爆开的“米粒”比喻为怒放的“花”,生 动形象地描绘了米花竞相怒放的情景,流露出作者幸福喜悦的情感。 11.采用了对比手 法。
9、将过去制米爆糖的慎重与现在制米爆糖的随意进行对比,突出了过去制米爆糖的慎重态 度。 12.只有拒绝纷扰、内心宁静,严谨执着、专心致志,享受工作、热爱生活,我们 的生活才能充满趣味。【解析】9.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本文依据叙写了制作米爆糖时先买白糖以及麦芽汁;炒好了米花;炒白糖、麦芽汁和米花; 踩米爆糖;最后再写切米爆糖。由此可见,本文记叙的明线是“米爆糖的制作”或“制作米爆 糖的经过作者又把“米爆糖的制作与文章的创作”联系起来,这又构成了文章的暗线。 据此可填写作答。10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某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 确
10、、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 第段划线句“米粒爆开,如怒放的花,一朵一朵,纷纷扬扬,在黑色的背景里,那么好看、 将“爆开的米粒”比喻为“怒放的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大米在铁锅里炒 成米花时好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制作的米爆糖的企盼之情,同时也抒发自己的内心 的幸福喜悦之情。11 .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从文章第段“现在城里就有当街做米爆糖的,就在街边, 大白天的,一锅一锅做”可以看出,现在制作米爆糖是随意的,这与第“明白了,这就是制 米爆糖的禁忌:忌外人串门,忌随便开门,忌高声谈笑”所写过去制米爆糖的“禁忌”形成鲜 明的对
11、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地表现了过去人们制米爆糖的慎重小心的态度,也 从侧面反映了现在生活的富足和过去物质生活的相对匮乏。12 .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的深层含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 答案第3页,共10页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进行分析。本题作答要结合文章写到的“关门”细节来分析。结合 文章第段“诗人悄无声息地走路,悄无声息地进屋。掩上门,还得闩上。说话也低声静气, 仿佛生怕惊动了什么”,第颁“门是关紧的,风都吹不进。这让诗人感到踏实。有一次,在 搅动一锅甜意的时候,门突然打开,一阵冷风吹进来,诗人心中一紧,手里一沉,锅里嘟嘟 嘟噜冒泡的糖液立时收了下去,熄了,干
12、了“,第段“明白了,这就是制米爆糖的禁忌: 忌外人串门,忌随便开门,忌高声谈笑”可知,“关门”带给自己的安宁、踏实、创作的灵性。 再结合第段“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变得缺少趣味? ”可知,文章最后一段所说“因为我们失去 了那些门关得紧紧的、悄无声息的、甜意充盈的夜晚”,作者认为:只有“关门”才能给自己 留下一个空间,才能让自己躲避纷扰,才能摒弃杂念,静心专一地去做自己的事情,才能去 感受生活、去享受生活,才能感受到我们生活充盈着甜意和情趣。据此理解分析概括作答。 13.示例一:让阅读为青春增色。示例二:广大青少年要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来提升自我。14 .比喻论证或喻证法、道理
13、论证或引证法。 15.第段。此论据讲述的是兴趣对于学 习的重要性,与第段的分论点一致。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16.不能调换。因为 段与第段的相关表述一一对应,依次讲述了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成效,层层递进, 具有逻辑性。意对即可,酌情给分。【解析】13.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 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第段从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 方案说起,引出了作者的观点:广大青少年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通过激发阅读兴 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文章段从“激发 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掌握阅读方法
14、,点亮青春灯塔”“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 三个方面阐述了阅读能为青春增色;最后第段,归纳总结全文。再结合题目“让阅读为青 春增色”可提炼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让阅读为青春增色或广大青少年要通过激发阅读兴趣、 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来提升自我,为青春增色。意对即可。15 .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使 用论证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因而在解答论证方法作用时,要紧扣文章的论点或分 论点分析作答。语句“学如弓弩,才如箭钺,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将“学”喻为“弓 弩”,将“才”喻“箭镶,运用了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
15、阅读是一个 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据此可作答。16 .考查论点(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 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是:知 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这句话强 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与第段的分论点“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一致,而 与第段的分论点则是“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不符。所以应该放在第段。17 .考查对文章写作思路的理解。文章段依次是从“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掌 握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三个方面阐
16、述了阅读能为青春 增色,这与文章第段“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 升本领、增长才干”这一内容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是层进式结构,所以文章三个段落 的排列顺序是不能调换的。18 .此处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树”人格化,使无情之花草树木变得极为有情,生动 活泼。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出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意对即可,酌情给分。18.“杨花榆荚”虽然少色无香,但不藏拙,不畏讥,敢于为晚春添色;如米小的“苔花”,也敢于像牡 丹一样努力绽放。二者都表达了对它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之情。意对即可,酌 情给分。【解析】17.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
17、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 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用知”和“斗”,赋 予了草木和鲜花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春的景色,使无 情的花草树木变得有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据此理解赏析作答。19 .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 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的,表达了作者的赞赏之情。“苔 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借写青苔花虽小,却毫不自惭形秽, 充满了自信,绽放自己的个性。由此可见,“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与“苔花如 米
18、小,也学牡丹开”两者都表达了对具有在逆境中坚强、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乐观向上、 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之情。20 . 了解 至U,等到 轻视,看不起 拜访 20.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 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 21. (1)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2)鲁肃于是越过自 己的座位,靠近吕蒙。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22.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或刮目相看 23.两处均以鲁肃的行为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意对即可,酌情给分。【解析】1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 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2)句
19、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至IJ,等到。(3)句意: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轻:轻视,看不起。(4)句意:于是去拜访吕蒙。诣:拜访。21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 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 “今东西虽为一家“ 是陈述现象,其后可断开,“而关羽实虎熊也”是述说实际情况,“计可不预定”是得出的结论, 中间可断开。故根据句意以及断两处的要求即可断句为: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可不预定。22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
20、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辞,推托;以,用;务,事务。(2)重点词:越,越过;就,靠近。2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第一空。乙文中,“肃意尚轻蒙”,是因为甲文中写的吕蒙起初不学习,学识浅薄。由甲文中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当初吕蒙才略很低,被人称为“吴下阿蒙”。第二空。乙文中,鲁肃敬过寻阳,与蒙论议,得到吕蒙给他谋划的五条计策,不由得大为吃 惊,更为佩服,可用甲文中“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刮目相待”填空。24 .本题考查文章写法。甲乙两文的结尾均为“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是侧面描写。根据甲内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是因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
21、 干有了惊人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让鲁肃大加赞赏,于是“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文结尾“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根据因为肃画五策”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 此也“可知,是因为吕蒙给鲁肃谋划了五条对付关羽的计策,让鲁肃大加赞赏。“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同样从侧面突出了吕蒙开始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点睛】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 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 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 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
22、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 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十分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 蒙了! ”吕蒙说:“和读书人(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 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 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劝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 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于是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 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
23、?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 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 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 “ 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 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谋略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 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24. (1)家风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家风对家族兴衰影响深远,家风对国家社会意义重大。 意对即可,酌情给分。做人要品行端正,治学要推陈出新,为官要公心为政。意对即可,酌情给分。(3)示例一:医者仁心示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真题 中考 2023 湖北省 恩施 语文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