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教案_5.docx





《端午节教案_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教案_5.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端午节教案端午节教案1 :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进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特别盛行的节日。今日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一、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2、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同学叙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二、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特别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日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 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 将粽叶包好后用预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 蒸煮。
3、 同学和家长动手包。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知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同学朗诵。 其次: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同学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缘由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
4、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吃粽子 请评委依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六、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日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老师兴奋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同学的参与的热忱,猛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力气。
5、同时也特殊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忱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熟识。 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传奇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
6、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沟通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附:习俗的传奇。 1)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缘由。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由于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由于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始终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
7、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2)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头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退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3)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化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
8、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5)划龙船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挽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竞赛,近年来有慢慢进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竞赛会让外国友人宠爱的缘由: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 端午节教案2
9、活动目标: 1通过共享、沟通,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预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活动过程: 一、讲讲看看: 要求:沟通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指导语: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日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由于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
10、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挽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伴侣
11、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伴侣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利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二、做做玩玩: 要求:幼儿分组进行活动,在动手制作中体验端午节的乐趣。 指导语: 1刚才我们了解许多关于端午节好玩的.事,你们想不想也来过一过端午节呢?今日我们这里有很多好玩的活动:有包粽子、做香包、编五彩绳、尝粽子,你可
12、以选一个自己宠爱的活动参加,我们就来过个小小端午节吧! 2幼儿分组活动,老师指导:提示幼儿需要洗手的可先去洗手。 (1)包粽子:粽叶、糯米、枣子、赤豆、花生、绿豆、豆板、血糯米、线 (2)做香包:缎带、各种形状的布、订书器、棉花、绉纸、花露水、干花 (3)做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夹子 (4)品尝粽子:各种味道的粽子、白糖、刀叉、湿巾纸、毛巾 (5)画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泡沫塑料 三、活动共享: 1、老师:“刚才你在哪里过端午节了?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2、幼儿介绍或呈现,老师做适当小结。 端午节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
13、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息。 3、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4、情愿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快。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预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息 1、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的画面,理解画面的内容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端午节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舞幼儿与同伴进行沟通和合作,培育幼儿创新意识。 教学预备: 1、故事录
14、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伴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知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日老师也为小伴侣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好玩! 二、品尝粽子,并叙述。 1、熟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好玩,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芳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日老师也为你们预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15、 3、幼儿叙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端午节教案5 活动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 培育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3、 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 情愿沟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风光前大胆叙述。 活动预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鲜肉粽子、咸肉粽子、 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你宠爱吃哪种粽子? 2、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争辩后,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奇) 说说端午节的
16、古老故事。 3、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老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争辩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4、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争辩) 老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头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简洁流行。古时还没有制造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特殊聪慧,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鸭蛋网,争辩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5、活动延长: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
17、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头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爱好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熟识。 端午节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 2、感受食粽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3、培育宠爱传统节日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 教学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实施与争论、成果与沟通。 教学预备:
18、 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Flash动画视频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启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中秋节、清明节、春节、元宵节) 2、谁能说一说这些传统节日里我们都在吃什么?(新年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 3、刚才有同学说端午节吃粽子,那么我们今日就来共同争论一下端午节吧!(板书:二、端午节习俗争论) 二、新课教学: 1、谈话: 谁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今年的端午节是公历的什么时间?(六月六日) 你们每个小组都确立了本组要争论的课题了吗?请同学们说一说吧!(小组汇报) 噢!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呀!那就随老师一起共同整理
19、一下我们收集的资料吧! 2、汇报:实施与争论(端午节食粽) 历史记载: 每小组同学汇报本组收集的历史记载资料。 老师呈现自己收集的资料(出示课件、师生沟通)。 民间传奇: 每小组同学汇报本组收集的历史记载资料。 老师呈现自己收集的资料(出示课件、师生沟通)。 粽子沿革: 同学汇报。 观看课件。 南北名粽:观看课件,老师配乐讲解各地粽子的特点。 师:我们为什么要争论粽子哪?(由于饮食与节日之间蕴涵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赛龙舟) 同学汇报,老师讲解: 传奇,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即划船捞救,千直
20、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合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予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慢慢进展成为龙舟竞赛。 (家乡的习俗) 叙述;今年端午节即将到了,说一说我们家乡有什么样习俗活动? 同学汇报,把收集的图片拿来给大家呈现一下,并讲一讲。 3、争辩:完成书中9页的(成果与沟通;反思与评价)指名汇报完成状况。 4、活动拓展:书中9页的活动拓展就是我们今日的作业,大家连续对其他节日进行争论吧! 5、总结:我们轻松一下,观看Flash动画短片端午节来结束我们的这节课。 端午节教案7 活动目标 (1)
2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爱好。 重点与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自制自玩龙舟。 材料及环境创设: 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设计思路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生疏。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华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爱好和情感,又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熟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华情感。 a、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b、包粽子、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端午节 教案 _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