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四——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四——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四——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四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总分:100分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妊。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注释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1.稚子弄冰一诗中,与舟过安仁中的“小童”意思相近的词是。稚子弄冰的过程是取冰、穿冰、。两首诗都让我们看到了 的儿童。(3分)2舟过安仁中“无雨都张伞”的原因是。(用原句 作答)(2分)3.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o (3分)A. “怪生无雨
2、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写出了两个孩子巧用计策,借风行船的奇思 妙想。B.稚子弄冰围绕“弄”字,突出“稚”字,炽热的童心让孩子们忘记严寒,保持 了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C. “怪生”和“忽作”两词,暗臧着杨万里对天性顽劣的孩子制造恶作剧的不满与责 怪。4.用自己的话说说“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的意思。(3分)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29分)(一)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 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 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 .本文选自o (2分)2 .加点词语
3、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誉之曰(称赞)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 C.于物无不陷也(刺破)D.或日(或者)3 .请用“/”标出句子的停顿处并写出它的意思。(4分)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断4处)这句话的意思是:o4 .楚人自认为他的矛“”,他的盾“”,“其人 弗能应也”的原因是(前两空用原文语句)(3 分)5 .如果你是这位楚国人,该如何推销自己的“矛”和“盾”呢?(3分)6 .“自相矛盾”已演变成一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现实生活中,你见过类似这样的人吗?请举例说明.(4分)(二)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
4、杨梅,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悦:“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注释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惠:同“慧”。诣:拜访。乃: 就,于是。示:给看。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1 .选文第一句总起全文,介绍了文章的主人公是。 (1分)2 .本文是围绕“”这句话写的,这句话的作用是。本文是通过对人物进行 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3分)3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5 .读下面两句话,你认为哪种说法表达得更妙?说说你的看法,(2分)儿应声答日:“孔雀是夫子家禽。”儿
5、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大子家禽。”三、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60分)(一)钟氏之子(节选)钟毓。心)、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河)日:可令二 子来,”于是敕(ch)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 ”毓对日:“战战惶惶, 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 ”对日:“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令誉:美好的声誉。敕见:皇帝下令诏见。1 .本文和杨氏之子都节选自这本书.(2分)2 .从文中可知,钟氏二子见魏文帝,()脸上有汗,()脸上无汗。(2分)A.钟繇B.钟毓C.钟会3 .下面对“钟毓,钟会少有令誉”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o (2分)A.钟毓、钟会/少
6、/有令誉B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C.钟毓、钟会少/有令誉4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毓对日:“战战惶惶,汗出如浆。”(2)对日:“战战栗栗,汗不敢出。”5 .面对魏文帝的提问,钟氏二子都能机智地应答,你更喜欢谁的回答?说明理由。(3分)(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日:“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履(1。):鞋。自度(du6)其足:自己量了脚的尺码。度,量。置:放。操:拿。度(dU):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反:同“返”,回。市罢:集市散To遂:于是。宁信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期末 专项 复习 古诗词 文言文 阅读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