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全国卷)(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全国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全国卷)(解析版).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全国卷专用)二轮拔高卷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Ti 48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7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化学科研人员在科技强国道路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化学与生产生活、科研的说法正确的是A.白砂糖做成“棉花糖”就成了高分子化合物多糖B.FeCb溶液具有酸性,可用于镀覆层前的钢铁除锈C.氯化钙、活性炭以及硅藻上、铁粉都是食品包装袋中常见的干燥
2、剂D.我国发射的“嫦娥五号”球探测器中使用的碳纤维是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B【解析】A.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做成 棉花糖 是状态的变化,仍然是小分子,A 错误;B.氯化铁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可用于镀覆层前的钢铁除锈,B 正确;C.活性炭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不作干燥剂,C 错误;D.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是单质,不是高分子材料,D 错误;答案选B。8.下列关于实验装置的表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NH3装置中有两处错误B.实验室模拟制备SO3并收集C.将饱和食盐水换成氢氧化钠稀溶液可以迅速形成喷泉现象D.实验室制取乙焕气体时不可以用启普发生器
3、【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制取氨气时不能选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易腐蚀试管,使试管受热炸裂,收集氨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氨气因扩散速率快扩散到空气中,则制取氨气的装置中有两处错误,故A正确;B.由图可知,二领化硫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的浓硫酸干燥后,在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得到含有三氧化硫的混合气体,冷凝混合气体可收集得到三氧化硫,则题给装置能制备并收集三氧化硫,故B正确;C.氯气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不能导致烧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迅速减少,不能形成压强差,无法迅速形成喷泉,故c错误;D.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快时,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快会放出大量的热,反
4、应速率快不宜控制,且生成氢氧化钙乳状物易堵塞导气管,所以不可以用启普发生器制备乙焕,故D正确;故选C。9.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工业制取漂白粉:CI2+2OH-CI+CIO+H2OB.向NH4 A1(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稀溶液:NH;+OH=NH3 H2OC.向 H2c2。4溶液中滴加酸性 KMnCU溶液:2MnO;+5 C2。:+16 H+=2Mn2+10CC)2T+8 H2。D.向 Mg(OH)2 悬浊液中滴加 FeCb 浓溶液:2Fe3+(aq)+3 Mg(OH)2(s).,2Fe(OH)3(s)+3 Mg2+(aq)【答案】D【解析】A.工业制取漂白粉为氯
5、气和氢氧化钙浊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和水:C12+Ca(0H)2=Ca2+Cl+C10+H20,A 错误;B.向NH4 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稀溶液,氢氧根离子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AP+3 OH=A l(O H hi,B 错误:C.草酸为弱酸,反应为5 Hze2O4+2MnO,+6 H+=10COj+2Mn2+8 H2。,C 错误;D.向 Mg(OH)2 悬浊液中滴加 FeCb 浓溶液:2Fe3+(aq)+3 Mg(OH”(s).-2Fe(OH)3(s)+3 Mg2+(;iq),D 正确;故选D。1 0.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
6、分子式为Cl2H20。3B.该有机物能发生缩聚反应、消去反应C.该有机物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6种D.Im o 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moiNaOH发生反应【答案】B【解析】A.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i2H22O3,A 错误;B.该物质中同时含有殁基、羟基,可以发生脱水缩合,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临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B 正确;C.该物质结构不对称,所以环上有5 种 H 原子,一氯代物共有5 利 I C 错误;D.该物质中只有竣基可以和NaOH反应,所 以 I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ImolNaOH发生反应,D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1 1.已知W、X、Y、Z、L 为原
7、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 和 Y,X 和 Z 位于同主族,形成的化合物M 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ZLWXB.X 和 Y 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含共价键和离子键C.根据结构可推测化合物M 可用作漂白剂D.X、Z、L 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X 的沸点最高【答案】A【解析】已知W、X、Y、Z、L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 和 Z 位于同主族,且 X 形成两个共价键,所以X 是 O,Z是 S,L 是 Cl;W 和 Y 同主族,且形成Y+,所以Y 是 Na,W 是 Li;即 W、X、Y、Z、L 分别是Li、0、Na S、CLA.一般来说不同周期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
8、,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因为W、X、Y、Z、L 分别是Li、0、Na、S、C l,所以半径大小顺序是NaSClOH,故 A 错误;B.X 是 O,Y 是 N a,形成的化合物是NazO或 NaaCh,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故 B 正确;C.根据结构可推测化合物M 中 含 有 过 氧 键 有 强 氧 化 性 可 用 作 漂 白 剂,故 C 正确;D.X、Z、L 形成的简单氧化物是HzO、HaS.H C L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最高,故 D 正确:故答案为A。1 2.某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截面结构如图所示,电极A 为非晶硅薄膜,充电时Li*得电子成为L i嵌入该薄膜材料中;电极B 为L
9、iCoO?薄膜;集流体起导电作用。下列说法不巧施的是A.充电时,集流体A 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B.放电时,外电路通过a mol电子时,UPON薄膜电解质损失a mol LC.放电时,电极B 为正极,反应可表示为Li_xCoC)2+xLi+xe=LiCoO2D.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LixSi+LiCoO2 溜=-Si+LiCo02【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该电池充电时Li*得电子成为L i嵌入电极A 中,可知电极A 在充电时作阴极,故其在放电时作电池的负极,而电极B 是电池的正极。A.由图可知,集流体A 与电极A 相连,充电时电极A 作阴极,故充电时集流体A 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A 说法
10、正确;B.放电时,外电路通过am ol电子时,内电路中有amol 通过LiPON薄膜电解质从负极迁移到正极,但是LiPON薄 膜 电 解 质 没 有 损 失,B 说法不正确;C.放电时,电极B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可表示为LiCoO2+xLi+xe-=LiCoO2,C 说法正确;D.电池放电时,嵌入在非晶硅薄膜中的锂失去电子变成,正极上Li,xCoO2得 到 电 子 和 变 为 LiCoO2,充电故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LiSi+Li一CoO2 Si+LiCoO1,D 说法正确。综上所述,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本题选B。13.常 温下,已知弱酸H3RO3溶液中含R 物种的浓度之和为O.lm
11、oLLL溶液中所有含R 物种的Igc-p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pOH表示OH-浓度的负对数 pOH=-lgc(OH)。a、b、c 三点的坐标,a(7.3,-1.3)、b(10.0,-3.6)、c(12.6,-1.3).A.URO3为二元弱酸B.曲线表示lgc(H,RO,)随 pOH的变化C.pH=6.7 的溶液中:2c(HRO:)+c(H3RO3)9 lm o l lJD.反应 H3RO3+HRO;.2H?RO 的平衡常数 K=1X1(?5.3【答案】D【解析】A.图象中含R 物质只有3 利 1,说明H3RO,为二元弱酸,A 正确;B.随着 c(OH)逐渐增大,pOH 减小
12、,根据H,RO;+OH=H2RO:+H2O、H2RO+OH=HRO;+H2O,知HH3RO3)逐渐减小,。(凡口0;)先增大后减小,c(HRO:)逐渐增大,pc=-Lgc,则p a H J。,)逐渐增大,p c R O?)先减小后增大,pc(HRO;)逐渐减小,故曲线表示pc(H?RO3)即Ig q H;R O j,曲线表示pc(H2RO3),曲线表示pc(HRO;),B 正确;C.pH=6.7 即 pOH=O3,由 图 可 知,此 时,pc(HRO;j=p c(H2RO3),即 4H2RO,=c(HRO;),而c(H3RO3)+c(H2RO;)+c(HRO;)=0.1 m o l ,故2c(
13、HRO;)+c(H3RO3)=0.1 mol-1,C 正确;D.根据 a 点知,c(HRO;)=c(H2ROj 时,pOH=7.3,c(OH)=10-73mol/L,c(H+)=10-67m ol/L,则 H3RO3 的c(H+)xc(HROj3溶液的密度为1.015 g.cm J,可 利 用 公 式 吗上%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该计算式为1.015g *l O O O c m:I?x 2%170g -m o l1(5)滴加氨水过程中,B C段主要发生AgNCh与NH.VH2O 反应生成AgO H和NH4 NO3、AgO H与NH3 H2O反应生成Ag(NH3)2O H等,所以溶液的pH变化不大,
14、原因是加入的氨水主要用于AgOH沉淀和部分溶解生成Ag(NH3)2+;假 设1:溶质为强碱性的Ag(NH3)2OH,从图中可以看出,25 mL0.12moi/L的AgNCh溶液中加入4.7 1mLl.27 5 moi/L 的氨水,则 cAg(NH3)20H=012moi/Lx25mL=0 mol/L,Ag(NH3)2OH 为强碱,发生完25 mL+4.7 1mL全电离,则c(OH)=0.lmol/L,p H的计算值应为13;1 1 n(AgNOJ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假设2、假设3的银/氨理论值分别为3、p实验测得:浙启0,12m o l -U x 0.025L1.275m o l .L x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化学 模拟 全国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