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试题解析.pdf
《2022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试题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试题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局部留意事项:i.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Fe 56 I 127一、选择题:此题共6个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的
2、构造与功能存在亲热的联系。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裂开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构造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构造,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察各种生物膜的构造和功能,通过识记叶绿体、溶酶体、核膜以及线粒体的构造和功能,就能解答此题。【详解】叶母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喑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 T?,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曩体膜,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7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是细胞 的“消化车间”,溶酶体含有多
3、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水解弱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核的核膜具有双层腹,核膜上存在核孔,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燮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因此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正确;线粒体D触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关键能识记生物膜的概念以及各种生物膜的构造和功能。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一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一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假设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假设复合物中正在进
4、展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干“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可知,该题是考察染色体(质)的成分以及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等,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据此答复各个选项。【详解】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 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展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DNA与 酶(成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
5、;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C正确;假设复合物中正在进展RNA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聚合能,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要理清染色体的成分,明确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存在酶的催化,酶能结合到DNA模板链上,且相关酶的成分是蛋白质,从而才能正确推断BCD三个选项。3.以下有关植物根系吸取利用养分元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取利用土壤中的N和NO-2 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取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取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
6、因根系水格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围绕植物根吸取物质的运输方式来考察植物根吸取无机盐的形式以及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详解】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吸取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成存在,所以N不能直2接吸取利用,A错误;根细胞吸取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取矿质元素供给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取,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取,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
7、水而萎藏,引 起“烧 苗”现象,D正确。学科&网【点睛】解答该题要识记物质运输方式的种类以及实例,明确植物根从土壤中吸取无机盐属于主动运输,从而准确推断B选项的原理。4.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育液中培育,培育过程中进展不同的处理(其 中 甲 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以下相关表达不合理的是A.乙组参加了药物X后再进展培育B.丙组先参加药物X,培育一段时间后参加药物D,连续培育C.乙组先参加药物D,培育一段时间后参加药物X,连续培育D.假设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
8、转变了药物X的空间构造【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以“探究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为载体,考察学生的试验探究力量,通过分析出该试验的自变量,设置试验组和比照组,通过观看指标从而得出试验结论。【详解】依据图示,一样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比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参加药物组X 组,内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 物 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说明丙组培育一段时间后又参加了药物D,因此乙组参加了药物X,丙组先参加药物X,后参加药物D,故 A B 正确,C 错误;假设药物X 为蛋白质,药物D 可
9、抑制药物X 的作用,因此D 可能转变了药物X 的空间构造,使得药物X 失去活性,D 正确。【点睛】解答此题关键能从题干中药物D 和药物X 的作用,分析出两种药物对培育液中细胞数用的影响,从而分析出乙组和丙组所加的药物种类,从而对选项做出正确的推断。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种群的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生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一样D.培育瓶中细菌种群数量到达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渐渐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围绕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重点考察种群数量
10、变化过程中种群密度的变化以及对该种群数量的影响,认真分析各个选项,就能解答。【详解】种群的S 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 正确:老鼠的生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B 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种内竞争较大,增长量相对较小,密度小的,种内竞争相对较小,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产量最终可能一样,C 正确;培育瓶中细菌种群数量到达K 值前,种群密度到达最大,个体之间的斗争最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D 错误。【点睛】理清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
11、、资源、空间、气候和天敌等外界因素影响,也受种群密度、诞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内部因素影响,特别要留意种群密度增大,个体间的斗争也会加剧,从而遏制种群数量的增加。6.某大肠杆菌能在根本培育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 和 N 均不能在根本培育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根本培育基上生长,N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根本培育基上生长,将M 和 N 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根本培育基中混合培育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根本培育基平板上,觉察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推断,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 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 和N 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
12、变体M的R N A与突变体N混合培育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育期间发生了D N A转移【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大肠杆菌在根本培育基上和特别培育基上生长状况,来考察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突变等相关学问点,关键要把握题干中“物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根本培育基中混合培育一段时后,再将菌体接种在根本培育基平板上,觉察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从而得出两个细菌消灭了基因重组,从而形成另一种大肠杆菌。【详解】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根本培育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需添加氨基酸甲的根本培育基上才能
13、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育,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 N 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育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 N 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 N A,C错误,D正确。【点睛】解题关键要知道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变异类型存在基因突变,以及特别状况下可以发生D N A的转移从而发生基因重组。三、非选择题:共5 4分,第7 1 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作答。第1 1 :1 2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学科%网(一)必考题:共3 9分。7.答复以下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
14、奔驰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驰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时机,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转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2)依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 食 者 使 物 种 多 样 性 增 加 的 方 式 是。(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分解者通过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答案】(1).协同进化(或共同进化)(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供给时机(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4).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解析】【分析】此题
15、考察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共同进化的概念,通过分析生态系统构造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作用以及共同进化的概念,就能准确解答该题。【详解】(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进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转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也是共同进化。(2)“精明的捕食者”略是指捕食者一般不能将全部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开消灭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确定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
16、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点睛】解答此题关键要知道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就是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能理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就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从而释放出能量,为生命活动所需要。8.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甲光照艰度5藩=去史答复以下问题:0 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 o0 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假设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推断的依据是。0 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 o 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全国卷 生物试题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