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终极综合模拟评估卷(四)(课标全国)(原卷版).pdf





《2022年高考语文终极综合模拟评估卷(四)(课标全国)(原卷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终极综合模拟评估卷(四)(课标全国)(原卷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语文终极综合模拟评估卷(四)本卷满分1 5 0 分,考试时间1 5 0 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 阅 读(3 6 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3 题。当下,红色题材创作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了不少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但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
2、良的“叫好又叫座”的经典之作还是非常匮乏。从表面上看,主题老、题材老、角度老、人物老、手法老,难以吸引今天的受众,更遑论引发心灵共鸣了。从深层次看,乃是因为作家、艺术家的思想力弱化、审美力迟钝、想象力贫乏,更重要的还是创作缺少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锐意创新的精神。近些年,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出现了两种值得反思的倾向,一种是刻意迎合消费主义,还有一种是片面追求艺术的超越性价值。前者受消费市场主导,以娱乐化方式处理历史,于是出现“手撕鬼子”等荒唐闹剧,把残酷革命斗争改装为具有网游特征的冒险游戏,,严重违背了历史真实,遭到人们诟病。后者则醉心于对历史进行“另类”想象和阐释,像 这 样 的“当代化”,自然会引发
3、人们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难以产生思想认同与情感共鸣。在处理革命历史素材时,首先要有历史感,也就是说在对时代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努力还原特定历史境遇中的人物和事件。其次,立足今天的时代价值需求进行“当代化”,在回归常识、常情、常理中融入人文情怀,保有对理想和信仰的执着追求,发掘最能触动当代读者情愫、最能震撼当代读者心灵的亮点,实现叙事的深度意义。另外,革命历史题材是存在超越性书写可能的,因为生、死、爱等母题都关联着人类生活中悬而未决的哲学命题。譬如我们熟悉的红色经典 白毛女,既是阶级叙事,其实也是关于女性解放、人的解放的叙事,因此它才会穿越时空,引发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们的强烈共
4、鸣。为实现对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的揭示,红色题材往往采用宏大叙事。其特点是对生活进行正面强攻,注重对英雄的塑造,时空跨度较大,试图对社会历史进行某种总体性概括,弘扬时代主流价值。像 东方 金山银谷等,都具有史诗气质。当然,通过巧妙的日常叙事同样可以穿透琐碎表象,实现对生活的整体性把握和对时代本质的穿透。像文学经典 百合花,采用侧面切入的方式,以小见大,讲 述“我”借、还一床缀满百合花的被子的故事,表现了军民鱼水深情,讴歌了残酷战争环境下人性的美好。这部作品表现的是宏大命题解放战争,但是作家没有正面书写战争图景,而是通过发掘日常生活、普通人心灵中的“奇崛”风景,折射了时代的波澜和风云,揭示了历史发
5、展的必然趋势,这 些“小叙事”实现了对时代的宏大书写。进入和平年代之后,大历史往往以琐碎、平淡的方式呈现,这就给红色题材创作带来了新挑战。以过去红色经典所建立的美学经验来处理当下生活,可能未必完全有效,因此必须建立新的审美范式和叙事方式。总而言之,宏大叙事之大并不在于作品体量的大,也不在于描绘生活图景的大,其根本在于价值内核通过典型化的事件和人物来诠释时代主流精神和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因此,前述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积累的由日常叙事抵达宏大历史的经验,对于如何处理当下日常“小生活”、呈现大时代精神具有启发意义。(摘编自叶立文 当代意识、日常叙事与英雄塑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6、是(3 分)A.当下红色题材创作的形势大好,优秀作品也不少,但是思想、艺术、制作等各方面都很好的经典之作仍然十分匮乏。B.刻意迎合消费主义和片面追求艺术的超越性价值虽然产生的原因不同,但都是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出现的不良现象。C.当今和平年代红色题材的创作需建立新的审美范式和叙事方式,所以不能简单沿用过去的美学经验来处理当下生活。D.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在创作时既可采取宏大的叙事方式,也可采用日常生活的叙事方式,它们均可反映时代风云。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第一段先指出红色题材创作现状,再从表面和深层两个层次分析当下红色题材创作缺少经典之作的主要原因。B.文章
7、在分析革命历史素材的处理时,主要从要有历史感、立足时代价值需求的“当代化”及超越性书写等方面来进行。C.文中所举 东方 金山银谷作品之例,意在论证红色题材的创作往往采用宏大叙事来揭示出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D.文章最后一段将红色题材宏大叙事的“大”与日常小生活的“小”对比,论证由日常叙事抵达宏大历史的经验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红色题材作品出现“手撕鬼子”和“另类”想象等情形,虽创作动机不尽相同,但均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影响作品的接受度。B.当下,红色题材创作存在主题老、角度老、人物老、手法老等问题,原因是和平年代的大历史往往以琐碎、平淡的方式呈现。C.在进行革
8、命历史题材创作时,要想作品具有历史感,除了需要还原特定历史境遇中的人物和事件,还需要作品的超越性书写。D.文学经典 百合花通过典型化的事件诠释时代主流精神和揭示历史发展趋势,从而将日常叙事转化为红色题材的宏大叙事。(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冬奥会期间,北京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其中有几天PM2.5浓度低至个位数,创造了有PM2.5监测以来的最好水平,兑现了中国申办冬奥会时的庄重承诺。为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院士。身处北京,放眼全国,你看到的大气污染治理有哪些显著变化?朱彤:近十年,北京
9、市集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实现了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从2013年的年均值90微克/立方米,再到去年的33微克/立方米。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8天,相比2013年多了将近四个月蓝天。监测数据显示,冬奥会期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0%以上,周边地区同比下降30%以上。特别是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北京市PM 2.5日均浓度低至5微克/立方米。北京的变化是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缩影。自2013年以来,我国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区域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作为发展中国家
10、,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建设带来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不可避免。与此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我国钢产量、水泥产量都是巨量的,治理大气污染面临挑战。你是北京空气污染治理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回头看走过的路,有哪些重要经验值得总结?朱彤:应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当时,为了解空气污染如何跨省输送,我们团队负责的 区域污染大型综合观测课题组发起、组织协调了 200名左右国内外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建立一个涵盖六个省份的监测网,获取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及污染物形成的三维观测数据,还通过分析控制区域输送和转化的重要物理化学过程,
11、量化了区域污染物输送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观测证明,空气污染存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输送,治理北京的空气污染需要区域协同推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达标,经国务院批准,环境保护部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6省(区、市)以及各协办城市建立了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监管,使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这个机制后来得以保留,成为区域空气治理的重要经脸。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煤改气”、煤改电”、机动车限号,减少农村秸秆燃烧和工业源排放等多种方式,让北京周边以及京津冀的空气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治理。我国污染治理实践对世界
12、有何贡献?朱彤:面对严峻的污染治理形势,我国逐步建立了从局部到区域的空气质量模型,对于排放源、化学反应和气象条件的研究也有一定积累,可以用于模拟空气污染的形成过程,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测空气污染。从数据来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率在全球史无前例,这得益于我国能实现从环境政策、能源政策、污染末端治理等多方面发力,找到高效治理大气污染的良策。一方面,坚持基础研究先行。早 在20世 纪90年代,我国就率先研究PM 2.5,比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 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指导值还早。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在1997年就提出大气复合污染的概念,为揭示中国大气污染成因、开展针对性治理提供了重要思路。目前我国大气
13、污染治理的相关研究质量快速提升,已和国际上的研究基本同步,有一些领域还走在前沿。另一方面,国家采取强有力行动将政策落地。2012年 2 月,我国发布新修订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 PM2.5检测指标;2013年 9 月,国务院印发了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目前有哪些研究进展?朱彤:研究数据表明,全球20%左右的过早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我们现在更大的责任是研究污染和健康的关系,在全社会对这一问题关注之前做一些有效的基础和前沿研究,努力降低污染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内分
14、泌、免疫、神经系统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曾和北京大学医院合作,完成了对120名受试者总计589人次的健康随访,发现空气污染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等人群有很大影响,对年轻人的生育率也有影响。同时一些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对空气污染更加易感。(摘 编 自 如何让大气治理更上层楼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瞳望 2022.04.06)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与 2013年相比,2021年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年均值从9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 3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增加近四个月。B.为了解空气污染如何跨省输送,朱
15、彤团队负责的课题组量化了区域污染物输送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为北京大气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C.我国为世界污染治理做出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从局部到区域的空气质量模型,可模拟空气污染形成过程,使空气污染像天气一样得到预测。D.唐孝炎院士提出的大气复合污染概念,为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和针对性治理提供了重要思路,使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冬奥会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有了大幅度下降,开幕式当天北京的PM2.5日均浓度更是低至5 微克/立方米。B.为确保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达标,环境保护部与多个城市建立了大气污染区域联
16、防联控机制,效果显著,为区域空气治理提供了经验。C.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各项空气治理政策落到实处的同时坚持基础研究,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在全球史无前例的重要原因。D.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会引发多种疾病,已导致全球约20%的人过早死亡,因此进行有效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势在必行。6.某中度污染城市把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50微克/立方米作为“十四五”奋斗目标,请根据材料,为该市拟写几条具体建议。(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冬日絮语冯骥才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岁月一天天
17、变短,直到残剩无多!过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为了。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日历上,还是行走在窗前的阳光里?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镜框。节候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起努力,将冻结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总是先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总有荫影遮翳,葱茏却幽暗。小树林又何曾有这般光明?我忽然对老人这个概念生了敬意。只有阅尽人生,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才会有眼前这小树林一般明彻。只有这彻底的通达,才能有此无边的安宁。安宁不是安寐,而是一种博
18、大而丰实的自享。世中惟有创造者所拥有的自享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又潇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明的叶子里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世界的纯洁来自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个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 终极 综合 模拟 评估 全国 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