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第二节离子反应.4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一钠和氯.7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7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8第三节物质的量.9第三章金属材料.1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1二.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2三、金属材料.13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4第一节原子结构.14第二节元素周期律.20第三节化学键.22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1 .同素异形体:由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白 磷(P 4)和红磷、氧气和臭氧。2 .分类方法(1)树 状 分 类: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单质:。2、F e、He 等
2、r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C H4、葡萄糖、酒 精(乙醇)等。物质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一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0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离子结合。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一溶液:NaCl溶液、稀硫酸等。混 合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_ 浊液:泥 水。酸的分类:一元酸:HC1 HNQ3、CH3coOH 等。酸-二元酸:H2co3、H2sO4 等。-多元酸:H3P04 等。含氧酸:HNO3、H2s。4 等。酸 一.无氧酸:旦Q、H2s等。强酸:HC1、H2so4、HNO3、HCIO4、HBr、HI 等。酸-L弱酸:H2co
3、3、CH 38O H、HC10、HF、H2so3等。碱的分类:一元碱:NaOH、NH3H2O 等。碱-二元碱:Mg(0H)2,CU(0 H)2 等。.多元碱:Fe(OHX、A1(OH)3 等。等-可溶性碱:NaOH、Ba(OH)2等。碱-L 难溶性碱:Mg(0H)2、CU(0 H)2 强碱:KOH、NaOH、Ca(0H)2、Ba(OH)2;碱-弱碱:NH3 H2O、Cu(OH)?、Mg(OH)?等。盐的分类一正盐:既不能电离出H+,也不能电离出0H-的盐,如 Na2co3、C11SO4等。盐 _ 酸式盐:酸根能电离出H+的盐,如 NaHCCh、NaHSO4等。碱式盐:能电离出OH 的盐,如 C
4、U2(0H)2c。3等。氧化物的分类:依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及不成盐氧化物。r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C 0 2、S O2、S i O2 等。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F e zC h、C a O 等。氧 化 物-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如 A b C h。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氧化物。如 NO、CO 等。交叉4 类: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 N a 2 cC h.从其组成阴离子来看为碳酸盐,阳离子来看为钠盐。N a 2 c。3 一钠盐N a 2 s 0 4/I 盐K
5、 2 S O4,硫酸盐K 2 C O3、碳酸盐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 .分散系:(1)定义:把 一 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溶 液:l n m(2)分散系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胶体:l-1 0 0 n m(本质区别)浊液:1 0 0 n m2 .胶体(1)F e(0 H)3 胶体的配制方法: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 e C b 溶液,加热直到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即得到F e(0 H)3 胶体。方程式:F e C l3+3 H2O 4=Fe(0 H)3(胶体)+3 HC 1(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当用平行光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
6、亮的“通路”。应用:可用于鉴别溶液和胶体。聚沉:指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系里析出。条件:加电解质溶液、加热、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实例: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形成的沙洲等。渗析:利用半透膜将溶液与胶体分离,半透膜允许小分子或粒子透过,胶粒不能透过。(3)常见胶体:牛奶、豆浆、空气、血液、墨水、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等。三、物质的转化1.酸的主要化学性质主要化学性质现象或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与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与活泼金属反应F e+2 H C 1-F 6 C I 2+H 2 1置换反应与碱性氧
7、化物反应C u O+2 H C l -C u C L+I b O复分解反应与碱反应N a O H+H C l-N a C l+F LO复分解反应与某些盐反应C a C()3+2 H C l C a C k+l W+C O z t复分解反应2.碱的主要化学性质主要化学性质现象或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与指示剂作用石蕊遇碱变紫,酚献遇碱变红与酸性氧化物反应2 N a 0 H+C 0 2 =N a g+H z O与酸反应W 0 H+H C 1=N a C l+H 2 O复分解反应与某些盐反应C u C k+2 N a O H=2 N a C l+C u(O H)3复分解反应3.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主要化学
8、性质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与金属反应Z n+C u SO 尸 Z n SO i+C u置换反应与酸反应CaC03+2HCl-CaCk+H20+CC2 t复分解反应与碱反应2 N a O H+C u S。k CU(0 H)2 1 +N a 2 s 0,复分解反应与某些盐反应N a C l +A gN O,=N a N。,+A gC l 复分解反应(1)概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主要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H 2 O,如 H C 1、N a O H、NaQ等。2 .非电解质(1)概念: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
9、物。(2)主要包括: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酸类除外)、非金属氧化物(H 2 O 除外),如 酒 精、葡萄糖、C H 4 等。3 .强、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以下几种:强酸:HC1、H2so八 HNCh、HCIO4、HBr、H I;强碱:KOH、NaOH、Ca(0H)2、Ba(OHb;绝大多数盐:Na。、NazCCh、CaCCh、AgCl 等:-金属氧化物:Naz。、CaO等。(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包括以下几种:弱酸:H2co3、CH3coOH、HC1O、HF、H2sO3 等:弱碱:NH.yH?。、CU(OH)2、M O
10、H b 等:少数盐:(CH3coeIbPb、HgCl 等;H2O二、电离方程式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融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电解质的电离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1)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 连接:NaCl Na+C(2)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连接:CH3coOH=CH3CO O +H+(3)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酸式盐均为强电解质,电离用连接。NaHSC4的电离在水溶液中:NaHSCh=N a+ftr+S C V-在熔融状态下:NaHSCU(熔融)Na+HS04-NaHCCh的电离在水溶液中:NaHCCh 一 Na+HCC”在熔融状态下:NaHCCh(熔 融)=Na+HCC)3-
11、三、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2.复分解形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Mg(0H)2、AI(0H)3、Fe(OHb、Cu(0H)2、AgCI、BaSCU、CaCO?、BaC。?、AwCOs;生成气体:H2、8 2、SC2、NH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 H2co3、H2SQ3、H2S、CHsCOOH、HF、HCIO;弱碱:NHrH2O;水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书写步骤一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拆:把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四查:检杳离子方程
12、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四、离子共存1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 a?+与C O 4 ,Ad与C,B a?+与S O M、C a?+与OH等。(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 凶 与Q H,H+与C O歹、H C O J等。(3)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 H 3c o0、C O解、H C C 3、S 2,H S、S 0(、H S O:等生成弱酸;OH与N H: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
13、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 e?+与H+、N O 3,2.特殊条件下离子的共存问题(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颜色的离子,如C u?1(蓝色)、F e3)(黄色)、F e2+(浅绿色)、M n O u (紫色)等。(2)能与A 1反应产生H 2的溶液中,既可能存在大量的H*,也可能存在大量的0 H,(3)H C O 3一、H S C h一 等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0 H-大量共存。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1)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2)本质:电子的转移。(2)氧化剂:在反应中得 到 电 子,化 合 价 降 低,具 有 氧 化 性,发 生 还 原
14、反应,得到 还 原 产物。常见氧化剂:K M n O g C L,F e3+,H N C h,H 2O 2 等。还原剂:在反应中失 去 电 子,化 合 价 升 高,具 有 还 原 性,发 生 氧化 反应,得到氧 化 产物。常见还原剂:C*C O.F e等。(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单线桥法。例:分别用双线桥和单线桥的方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Na+2H2O=2NaOH+H2 f 2Na+2H2O=2NaOH+H2t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1)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2)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比较: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
15、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一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质软、熔点低、能导电导热。钠钾合金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钠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常温:4Na+O2=2Na2O,加热:2Na+O2=Na2O2(2)与水的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方程式:2Na+2HzO=2NaOH+H2个,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3.钠的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2=2Na2co3+O2与水反应Na2
16、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个用途氧化剂、供氧剂4.氢氧化钠 俗 称 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2NaOH+CO2=Na2CO3+H205.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6.侯氏制碱法名 称碳 酸 钠碳酸氢钠俗 名纯碱、苏打小苏打化 学 式Na2c。3NaHCO3电离方程式Na2co3=2Na+CO3”NaHCO3=Na+HCO3溶解性易溶于水能溶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与少量盐酸反应Na2CO3+HCI=NaHCO3+NaCINaHCO3+HCl=NaCI
17、+H2O+C O 2t与氢氧化钠反应_NaHCO3+NaOH=Na2CO3+H20热稳定性_2NaHCO3 上=岫2cO3+H2O+CO2个相互转化Na2CO3 _+CO2+H2O-NaHCOs加热或+NaOH用 途基础的化工原料作胃药或发酵剂原理 NaCl+H2O+N H3+CO2=NaHCO3H-NH4CI,2N aH C O 3=N a2CO3+H2O+CO2/r步骤: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目的:吸收更多的C027.钠离子的检验:焰色反应(钠黄钾紫)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一、氯气的生产原理1、实验室制取氯气原理:MnO2+4HCI(浓)=MnCh+Cl2 t+2H2O,除杂:先用饱和食盐水除
18、去混有的H C L再用浓硫酸除去混有的水。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 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瓶口,若发现试纸变蓝则满。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二、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2)2.化学性质(1)C b 与金属反应占燃2 F e +3 C 12=2 F e C l3与铁反应:,现象与铜反应:,现象C I 2 与非金属反应占燃与氧气反应:比+C 1 2 二 二 2 H C 1 ,现象C l2+H20 =H C 1 +H C 1 0 -(3)C b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4)CL与碱的反应:
19、制取漂白液C l 2 +2 N a O H =N a C I +N a C I 0 +H 2。,此反应也用于氯气的尾气处理。制取漂白粉 2 c+2 C a(0 H)2 C a(C l O)2 +C a C l j +2 H 2。主要成分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有效成分为漂白粉失效原理C a(C 1 0)2 +C O 2 +H 2 O =C a C O3+2 H C 1 O光昭2 H C 1 O 2 H C 1 +02f(5)氯水成分:分子:离子:新制氯水的性质A.酸性:p H 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B.氧化性:如氯水氧化氯化亚铁溶液生成氯化铁。C.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
20、(永久性,区别于二氧化硫)。D.不稳定性:H C I O 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E.c r 检验:A g N O 3 溶液和稀硝酸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F.氯气的用途: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第三节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1 .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微粒集合体的多少的物理量,符号:,单位:O2 .阿伏伽德罗常数定义:,符号:,单位:,近似值:3.阿伏伽德罗常数(NA)、物质所含的粒子数(N)、物质的量(n)的关系:。二.摩尔质量1.定义:,符号:,单位:。2.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关系:当质量的单位为g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3.物质的质量(
21、m)、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4.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方程系数)之比等于。四.气体摩尔体积1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2.影响气体分子间距离的外界条件:,。3 .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符号:,单位:o4.标准状况下()下,I m o l任 何 气 体 的 体 积 都 约 为,即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5.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 o6.阿伏加德罗推论:同温同压下,,即。7 .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公式:。五.物质的量浓度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符号:,单位:,关系式。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22、:(1)浓溶液的稀释:o(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式:。(3)电 荷 守 恒:;例 如 硫 酸 钠 溶 液 中 的 电 荷 守恒。3.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配制:(1)仪器:;容量瓶使用之前要。(2)步骤:;溶 解();;;:装瓶,贴好标签。(3)误差分析(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为例)称量药品时,物码放反(游码动):;转移液体之前未冷却至室温:容 量 瓶 洗 涤 但 未 干 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又加水:;第三章金属材料一.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铁: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 价。F e 与 CM 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F e+
23、3 cl 2 上%=2 F e C b;F e+S 1=F e S。F e 与水蒸气的反应:3 F e+4 H2O(g)=F e3O4+4 H2F e 与 F e C”溶液的反应(写离子方程式):F e+2 F e3+=3 F e2+2.铁的氧化物化学式FeOFe203FeaOt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有磁性)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难溶于水铁的化合价+2+3+2,+3稳定性不稳定稳定稳定与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2H+=F e2+H2OFe203+6H+=2 F e3+3H2OFe30t+8H+=F e2+2Fe3+4H203.铁的氢氧化物(l)F e(0H)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化学 复习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