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pdf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回知短体余物体振动、声源声速f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固体、液体、气体介 质 Q z-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骨传导声现象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0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产生条件(2)“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声音的传播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第1页 共1 6页(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典例分类【命观点一
2、】声音的卢也与传播【典 例 1】2019兴化】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将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紧靠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开。“轻质小球紧靠发声的音叉”是 为 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答案】B【解析】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很难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轻质小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轻质小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点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
3、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考试方向】转换法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初中物理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应当掌握。【变式制秣】1.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笛子发声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第2页 共1 6页C.我们人耳不能听到所有的声音D.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水可以传播声音C.固体能够传声 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3.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
4、,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鱼缸一空气一水一鱼B.空气1 水T鱼C.鱼缸一水一鱼D.水一鱼 知识点02 声速知 识 梳 理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i,=士;声音在15 C 的空气声速1中的速度为340 m/So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利用回声测距。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a.当 A O.l s 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回声b.当r 0.1 s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不能听到回声。反射面光滑,反射效果较好,易听到回声;反射面粗糙、疏松多孔,声音会被吸收,不易听到回声。第 3页 共 1 6 页回声的
5、利用与防止:回声测距与测速(s=v 2)、电影院的墙壁。尊典例分类【命 观 点 二】声速【典例2】下表是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介质 水(0)水(15)水(20)冰(0)软橡胶 软木 铁(棒)v/(ms)1440 1470 1480 3230 45 500 5200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液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B.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物态有关C.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答案】ABC【解析】A、声音在0、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液体的温度有关,故 A 正确;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说明声
6、速大小跟介质的物态有关,故 B 正确;C、声音在冰、软橡胶、软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说明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故 C 正确;D、因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表中不能得出,故 D 错误。【点拨】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来说,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液体、气体中的传声速度;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温度越高,传声速度越快。【考试方向】考查的是声速的影响因素的知识,考查学生读表、总结能力。【变 式 制 秣】1.一些人,对声现象有如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B.声速的大小和温度有关C.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
7、的介质第 4 页 共 1 6 页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2.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等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知识点0 3声音的特性知银槁理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调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响度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高,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
8、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典例分类【命蹶直三】声音的特仁【典例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第5页 共1 6页【答案】B【解析】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 A 正确;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由于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 B 错误;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
9、音色不同,故 C 正确;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 D 正确。故选:B【点拨】(1)声音有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2)低 于 20Hz的叫次声波,高 于 20000Hz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且声波是有能量的。【考试方向】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以及超声波与次声波,难度不大。【变式制秣】1.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力拉琴
10、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不同D.观众闭着眼睛也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2.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钢尺,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这是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调和音色 D.响度和音调 参考答案知识点11.D【解析】A、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 A 正确;B、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 B 正确:C、超声波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耳就听不到,故 C 正确;D、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空气中最慢,故 D错误。故选:D第6页 共1 6页2.A【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
11、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在振动,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3.C【解析】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的上沿,声音是鱼缸发生振动产生的,所以鱼缸是第一种传声介质,然后通过水传给鱼。因此C正确。知 识 点21.A D【解析】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故A错误;B、声速的大小和温度有关,故B正确;C、一切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故C正确。D、人说话声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不是舌头的振动,故D错误;故选:ADo2.AD【解析】解:A、回声的传播速度等于原声的传播速度,该选项
12、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无关,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Do知 识 点31.D【解析】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弦的振动幅度,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D、观众闭着眼睛也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D。2.B【解析】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
13、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知:这是在研究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与钢尺长度的关系;故选:Bo第7页 共16页2021年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测试卷测试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姓名:班级:成绩:一、选 择 题(每题6 分,共 60分)1.(2019东台市期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形,这里的“高”、低”实际是指()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都有可能2.(2019无锡期中)敲响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弹跳起来,再用手按住音叉,声音消失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敲响音叉,音叉声音连绵不绝是
14、由于音叉还在振动B.乒乓球能够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C.手指按住音叉,声音消失了,是因为手指吸收了音叉发出的声音D.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3.(2019宜昌期中)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抽气时,听到铃声越来越弱,说明声传播需要介质F e yB.发声的音叉使乒乓球弹起,说明音调越高,振动越快C.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声能传播能量R .尸 A O *R 尸D.用同样的力敲击装水多少不同的瓶子,听到的音调不同4.一个小孩吹气球,由于用力过猛,“啪”的一声气球吹破了,这响声是由于第8页 共1 6页A.球皮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C.吹气时球内气体
15、振动发生的响声D.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5.(2019岱岳区期中)吉他手在演奏时右手不断地拉动琴弦,左手上上下下在琴弦上滑动并用手指按压琴弦,他的左手不断在琴弦上上下滑动并用手指按压琴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方向6.(2019重庆期中)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小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快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一般的声音在固体中、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7.(2019安徽期中)古 诗 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 2021 年中 物理 复习 声音 产生 传播 特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