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3(解析版).pdf
《2022届新高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3(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3(解析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 0 2 2届新高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3 4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成 1 5 16 题。秋思 陆游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风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信步出门湖万顷,李鹰不用忆藐妒 注 注 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张翰躲避乱世,因想念家乡的藤菜羹和妒鱼脍而辞官还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首联诗人感叹自己年龄已到四十岁,内心也早知道辜负了一生的抱负。B 颔联中的“闲日月”“醉工夫”,蕴含着诗人此时此刻无可奈何的心情。C 颈联写落叶和透过门窗的寒气,点明了深秋的时节和诗人的身体状况。D,
2、闲居的诗人面对着秋色秋景,思绪万千,全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秋日所感。16.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6 分)【来源:河北省保定市2 0 2 2 届高三1 0 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1 5 .D 分析不当,含蓄地表达,错误,首联和颔联都是直抒胸臆。1 6 .含意:诗人随意漫步,推门出去,只见碧波万顷,湖光秋色扑面而来。(1分)不禁想起西晋的张翰,为了家乡苑菜羹和胪鱼脍的美味竟辞官还乡;而自己连官都不用辞,眼前这湖中多的是苑菜和胪鱼。(2分)(意思答对即可)思想情感:借张翰.苑胪之思,的典故,反用其意,体现了诗人对闲居的不甘心,(1 分)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收
3、复中原的理想。(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微雨李 商 隐(唐)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小雨杨 万 里(宋)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1 9.两首诗从体裁来看,都属于。“初随林霭动”和“千峰故隔一帘珠”都能体现雨中景物的(特点)。2 0.李诗通篇不着“雨”字,却能体物工切,摹写入微;杨诗起笔点“雨”,全诗似即兴而成,却让寻常景物,情趣顿生。请结合诗句作赏析。【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19.绝句 朦 胧(迷蒙
4、)20.李诗:虚 写(感官结合),从视觉、触觉、听觉等角度描摹林霭、灯光、凉意、水声等,写出了微雨的神韵。杨诗:叠字,细细”“疏疏”写出小雨的稀疏,生动传神:拟 人(比喻),雨因妒人赏景而故意像珠帘一样隔挡在山水之间,写出小雨的朦胧迷离,表达诗人对小雨的喜爱。【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体裁及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律诗和绝句的相关知识。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格律严格,篇有 定 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绝句与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绝句的平
5、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从句数来看,第一首诗是五言绝句,第二首诗是七言绝句,所以两首诗都是绝句。第一首诗中的“初随林霭动“,将微雨比喻为林间的雾霭,突出了雨的细微和朦胧。而第二首诗中“千峰故隔一帘珠”则是描写看远处的群山犹如隔着一层珠帘一般,写出了雨中景物的朦胧感。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李商隐的 微雨描写细致,第一句“初随林霭动“,将细雨比喻为林间的雾霭,写出了雨的细微,这是作者从视觉角度的感受。其后两句“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则写出了雨的清凉,这是从触觉方面的描写。最后一句“庭虚近水闻“,仔细听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沥声。这是从听觉方面来描写小雨。全诗没有一字写
6、雨,全用虚写,但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的感受,将微雨的神韵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来。与之相比,杨万里的 小雨则开篇即点出诗题,“雨来细细复疏疏”,“细细”“疏疏”叠词连用,突出小雨的稀疏,表达非常传神。而“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中将小雨拟人化,将下雨造成作者观察的朦胧感比喻为隔着珠帘,既写出了小雨的朦胧感,又让诗歌的表达生动活泼,非常具有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对小雨的喜爱和欣喜的情感。4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4题。(共 13分)游 泰 山(其六)李白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想象鸯凤舞,飘
7、飘龙虎衣。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注释:玉真:仙子名。匏瓜:星宿名。1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 篇“朝饮”“暝投”两句,表现出诗人登山时间之长,也引人想见泰山景色之雄奇。B.在泰山静美的夜色中,李白独自一人抚琴、赏月、听松,借以排解仕途失意的痛苦。C.诗 中“想象鸾凤舞,飘飘龙虎衣”等 句 与“霓为衣兮风为马”几句有异曲同工之妙。D.此诗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的愉悦之情,也流露出他在泰山仙境消失后的遗憾之意。1 3 .李 白 游泰山(其六)描写泰山景色,将实景与幻境融合,请结合诗句赏析这一艺术特色。(4分)14.
8、李 白 的 游泰山(其六)与姚鼐的 登泰山记(选段)都描写了奇幻的色彩,简析两位作家笔下色彩描写的不同。(6分)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箍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 0 2 2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1 2.(3 分)B1 3.(4 分)示例:本诗实写青山碧峰、明月白露、松风止歇、星宿可摘等,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诗歌实中生虚,泰山宛若仙境的美景触发了诗人丰富的想象:仙子
9、临峰,笙歌凤舞,仙袂飘摇。诗人置身其间,扪天摘星,抚银河水,触织女机,气氛欢快,令人忘归。诗歌在虚实结合中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美景的热爱,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意思对即可)1 4.(6 分)示例:(1)李诗主要借助青山碧峰、明月白露等景物色彩的静态描写,营造了月夜泰山清幽的意境。姚文则描写了日出过程中白色云雾、五彩朝霞、赤色太阳、颜色错杂的山峰等景物,通过景物色彩的动态变化,表现雪后泰山壮丽雄奇的景象。(2)李诗清丽奇幻的色彩折射出诗人游览泰山的轻松愉悦之情,姚文则以绚烂的色彩表达了作者观赏泰山日出的欣喜激动之情。(意思对即可)4 4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 分)送卢侍御赴河北刘长
10、卿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英学件连逃海上 注,田单空愧取聊城。(注)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1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B.颈 联 的“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实写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C.颔联、颈联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境界阔大;对仗工整,韵律和谐。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1
11、 5.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6 分)【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15.D ”诗人从遥想裴迪逢早梅时的心事转到对裴诗的称赞”错误16.首联把裴迪和自己推崇服膺的何逊相比,表达了对裴迪及其脉早梅诗的赞美之情。颔联写裴迪送客逢春看到梅花想到自己,实际也写了自己对裴迪的思念之情、对故人相忆的感谢之情。从颈联“伤岁暮”和尾联“朝夕催人自白头”,可以看出年华流逝、怀才不遇的失意之愁。颈 联“乱乡愁”表达了漂泊蜀地的思乡之愁。全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写,委婉透露出忧国忧民、伤时感事的愁绪。(任答三点即可)45阅读下面这首
12、唐诗,完 成 1415题。村行杜牧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春半”交代了村行时间是春色烂漫的季节,“南阳西”交代了村行的地点。B.遍村柔桑,欣欣向荣。“过”写出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状态,活灵活现。C.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着红裙子的农家少女,充满了乡野情味。D.行路征人,解松半湿的衣衫,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表现了农村的人情美。1 5.诗歌的颔联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并说明其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6 分)【来源:长春市2021-2022学年
13、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14.C【解析】“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着红裙子的农家少女”说法错误。“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的意思是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15.颔联赏析:“娉娉”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扶风垂柳的柔媚之态,情趣盎然。(2 分)“娉娉”“点点”巧用叠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形式优美。(2 分)结构作用:照应首句“春半”,为下文的“蓑”“半湿”做铺垫。(2 分)诗歌翻译:二月里我路过南阳西边的小村庄,柔嫩而茂密的桑林遮蔽了村坞。和风拂过,垂柳就像一位娉娉少女摆动腰肢,点点细雨飘落环曲的水塘。披蓑衣的牧童愉快地唱起了牧牛歌,身
14、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我赶紧脱下被雨淋得半湿的衣服,好客的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来招待我。4 6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韬光禅师白居易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注 韬光禅师:杭州灵隐寺僧人。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1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不落俗套,作者避写灵隐寺而介绍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B.颔联、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环境,对仗工整,连用复字,诗味回环。C.颔联、颈联使用了相对的方位,拓展了空间,给人十方无界的
15、超然感觉。D.尾联虚写“天香桂子落纷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禅意生活的向往。1 6.有人说,这首诗禅理哲理相互渗融,读懂悟透后有盛夏临泉之感。请找出诗中蕴含的理趣。【来源: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两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15.D16.一山门作两山门”一句,“一门”外又另开了“一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智慧无穷开启之感。“两寺原从一寺分”一句,蕴含世事分分合合,善恶因果可以相互转化。“南山云起北山云”云起云涌自会云消云散,喻指尘世的烦恼都是“有为 之果,“无为之处有还无”智者坐看云起云涌才是大自在、大快乐。“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万事万物皆是当
16、局者迷,旁观者清。【解析】1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禅意生活的向往”错误,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怀念。故选Do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及情感的鉴赏能力。题干设置了情境,有人的诗论“这首诗禅理哲理相互渗融,读僮悟透后有盛夏临泉之感”,并让考生“找出诗中蕴含的理趣禅理哲理因为相互渗透,并没有区分。作答时,需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诗句背后蕴含的禅理哲理即可。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山门作两山门”,一个山门变作两个山门,颇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感,体现了智慧的无限开启。“两寺原从一寺分”,一寺分为两寺,而两山相近,进了此山,也就等于进了彼
17、山。两个山寺原是一寺所分,体现了万物的分分合合,预示着善恶因果等等的相互转化。颔联 南山云起北山云”接着细写两寺、两山方位关系,写东西南北相连相近,从流动的云、水写起,正是最好不过,而妙语如珠,一气读来,也恰如行云流水。云雾象征尘世的烦恼,一山云起一山云消,此起彼伏,体现了尘世烦恼也会兴起,也会消散,没完没了。颈联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前台的花绽开后台能看见,上界的钟声下界听得清,寓意万事万物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4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木兰花慢滁州送范碎 注辛弃疾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
18、晚虎跳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滞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注】本词作于乾道八年,作者时任滁州知州。范昂任滁州通判(停),是辛弃疾副手,这年秋天,范昂任职期满,调至临安,诗人作此词为他送别。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点题,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因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惊恐之情,暗含了他功业无成的感叹。B.“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以责备口吻写流水的无情,含蓄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境况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C.“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滞酒只依然”与“归去朝
19、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写法相同,两者表达的意思也相近。D.结句写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借 在醉中挽弓搭箭,频频射落大雁 来抒发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与凄凉之意。16.这首词多处运用了虚写的艺术手法,请找出两例并作简要赏析。(6 分)【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15.D(在醉中挽弓搭箭,频频射落大雁 错)超然客整理16.(1)秋晚瓶鲸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虚写范悴入朝前返家品尝蔬菜羹、鳏鱼脍,夜深灯前与儿女团聚的天伦之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家的痛苦;(2)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虚写范碎深夜在承明庐修改诏书,奉命筹划边事的场景,表达
20、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3)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滞酒只依然:虚写都城里的故人向范体问起自己,自己仍是为酒所困,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每点3 分,答出2 点即可)48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岐阳三首(其一)元好问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三秦照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偃赛鲸鲸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公元1231年(正大八年)正月,蒙古军围岐阳(今陕西凤翔),四月城破。此时元好问任南阳令。1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歌开篇描写呼号的北风席卷
21、大地,凶猛的敌骑强势压境,演染出一种阴冷、低沉、压抑的氛围。B.“千里传闻果是非”写作者听见不幸的消息,心里悲痛万分,一声长间写出了作者悲愤、沉痛的心清。C.诗歌颈联实写庞大的鲸蜕凶恶残暴,吞噬人群,猖獗的毒蛇和恶狗为非作歹,肆意妄为,紧围孤城。D.“穷途老阮无奇策”中老阮,是指阮籍。阮籍行车“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此旬是作者借典自况。1 6.清人赵翼 题遗山诗有 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来源:湖南省2021年 11月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15.C【解析】C项中鲸蜿,蛇犬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残暴
22、的蒙古军。16.(1)本诗主要是写蒙古军围攻岐阳,岐阳城遭受重创,生灵涂炭,而作者将满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留下这篇名作,成为元好问丧乱诗的代表作之一,此 谓“国 家 不 幸 诗 家 幸(2 分)(2)从艺术特色来看,颔联三秦形胜与千里传闻惨烈形成对比,突出强调蒙古侵略战争的残酷,颈联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蒙古军的残暴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作者对蒙古侵略者行为的强烈谴责,对他们充满憎恶与痛恨之情。尾联用阮籍的典故和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国家的担忧,内心充满悲愤之情。综合运用多种技巧描写满目疮痍之景,抒发满腔悲悯愤懑之情,正 是“赋到沧桑句便工”。(每点2 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
23、分)【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是以赵翼的评论为切入口,分别从内容,艺术特色两个角度进行诗歌赏析。4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江上李商隐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注:梁苑,一名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围,故址在今开封市东南。刺字,刺于名帖上的字(官职、姓字)。后汉书祢衡传:“祢衡避难荆州,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1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起句以“万里”二字落笔,境界阔大;“风”渲染出凄冷氛围,奠定情感基调。B.三四两句写诗人眼前所见,云彩浮动,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新高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 古代诗歌鉴赏3解析版 2022 新高 语文 模拟 分类 汇编 古代 诗歌 鉴赏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