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岳麓版必修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第1、2课-岳麓版必修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岳麓版必修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道知道诸子百家,认识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主要意义;了解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形成。课程标准1/28第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28一、“百家争鸣”、含义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者、思想流派,针对当初社会上和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者、思想流派,针对当初社会上和学术上各种问题展开争论学术上各种问题展开争论,相互批驳、彼此融合局面。相互批驳、彼此融合局面。2 2、原因原因3 3、代表:九流十家、代表:九流十家4 4、意义意义奠定中国文化基础奠定中国文化基础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第一次思
2、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28二、儒家二、儒家孔子创建儒学 孔子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尊称为“圣人圣人”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孔子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4/28孔子孔子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大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大家尊守周礼,讲仁、信,重建社会秩序。家尊守周礼,讲仁、信,重建社会秩序。5/28孔子经常遭到诸侯冷遇。孔子经常遭到诸侯冷遇。孔子晚年回孔子晚年回到鲁国收徒讲学。孔子有弟子三千,到
3、鲁国收徒讲学。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有其中著名有“七十二贤七十二贤”6/28孔子还孔子还修订修订诗诗、书书、礼礼、乐乐、易易、春秋春秋等书籍,统称等书籍,统称“六经六经”。孔子死后,其。孔子死后,其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曰论语。这成为儒家思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曰论语。这成为儒家思想基础。想基础。7/28“泛爱众 而亲仁”“克己复礼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孔子孔子(1)关键思想:仁,爱人(体贴和关心)关键思想:仁,爱人(体贴和关心)恕恕(2)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4、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3)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学习态度和方法)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学习态度和方法 德政(以德治民)德政(以德治民)周礼周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名分等级制度)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名分等级制度)8/282、孟子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名轲(前前372-372-前前289)289),邹国人,战国,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被尊为时期著名思想家,被尊为“亚圣亚圣”,其言论,其言论录为孟子录为孟子”。“仁政仁政”思想思想 “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伦理观:伦理观:“性善论性善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侧隐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
5、忍人之政”生亦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9/283.荀子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仁义仁义”和和“王道王道”,“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荀子王霸 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君舟民水君舟民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 伦理观上伦理观上:“性恶论性恶论”(主张礼法(主张礼法)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则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
6、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荀子性恶10/28三、道家道家 创始人老子 老子又名老聃老子又名老聃,姓李名耳。姓李名耳。是春秋时期主要思想家,是春秋时期主要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是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是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第一个探讨宇宙根源根源哲学家。著有道德哲学家。著有道德经,充满着哲理和东方经,充满着哲理和东方智慧。智慧。道德经11/281.1.老子老子老子思想关键是老子思想关键是老子思想关键是老子思想关键是“道道道道”。认为。认为。认为。认为在变幻无常世界背后,有不变在变幻无常世界背后,有不变在变幻无常世界背后,有不变在变幻无常世界背后,有不变“道道道道”存在,存在,存在
7、,存在,“道道道道”是天地万是天地万是天地万是天地万物根源。人要顺应物根源。人要顺应物根源。人要顺应物根源。人要顺应“道道道道”而生而生而生而生活。活。活。活。道万物根源:万物根源: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人人法法地地,地地法法天天,天天法法道道,道道法法自自然然。法自然法自然12/28 老子认为最理想社会,是老子认为最理想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单生活,百姓满足於原始简单生活,不奢求物质享受。不奢求物质享受。政治政治:“无为而治无为而治”鸡犬之声相闻,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民老死不相往来。13/28 老子认为越坚强东西越轻老子认为越坚强东西越轻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易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 必修 名师 优质课 获奖 课件 市赛课百校 联赛 一等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