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pdf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七中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共 39页)2022-2023 学学年年浙浙江江省省宁宁波波七七中中八八年年级级(上上)期期中中科科学学试试卷卷一一、选选择择题题(1-10 题题每每题题 2 分分,11-20 每每题题 1 分分,共共 30 分分)1(2 分)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舟船行驶2(2 分)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A1.2cm/sB1.2m/sC12cm/sD12m/s3(2 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A地球B液体C盛液体的容器D物体本身4(2 分)下列各种动作中,在水平地面上无法保持的是()ABCD5(2 分)下列动物身
2、体部位的形态特点,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A啄木鸟的喙尖尖的B鸭子趾间有蹼C狼的犬齿尖锐D老鹰的爪非常锋利第 2页(共 39页)6(2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木板上拉动木块,使木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木块所受重力和木块对木板压力的三要素相同C木块所受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木板D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7(2 分)学校禁止中小学生私自下河游泳。有些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漩涡,若被卷其中可能会出现危险,因为漩涡中心()A水流速度大,压强大B水流速度小,压强小C水流速度大,压强小D水流速度小,压强大8(2 分)女子铅球质量均为
3、 4kg,有五种型号,对应的直径如下表。关于这五种型号的铅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型号12345直径/mm9599103106109A2 号和 3 号所受重力不相等B1 号所受重力最大,5 号所受重力最小C1 号密度最大,5 号密度最小D1 号密度最小,5 号密度最大9(2 分)如图所示,王亚平老师在做太空抛物实验。抛出后的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冰墩墩的惯性会消失B冰墩墩竖直加速下落C冰墩墩沿抛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冰墩墩的运动方向会不断改变10(2 分)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第 3页(共 39页)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
4、在丙液体中下沉到底部。如果用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液体的密度,则关于三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11(1 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 a、b 两部分,并取走 a 部分。剩下的 b 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ABCD12(1 分)甲、乙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用相机在前后不同时刻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两球不发生碰撞,下列关于两球的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甲静止,乙向南运动B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C甲、乙都向北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甲、乙都向南运动,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5、13(1 分)某实验探究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木板水平向右运动过程中,测力计 A、B 示数稳定时,其示数分别为 5.0N、2.8N,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第 4页(共 39页)A7.8NB2.2NC2.8ND5.0N14(1 分)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人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舟一号”、国产大飞机 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铁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B国产大飞机能够起飞,是因为受到空气的浮力C绕月飞行的“嫦娥”,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D“天舟一号”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受平衡力的作用15(
6、1 分)如图所示,重均为 20N 的 A、B 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 F3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 A、B 两物体上,使 A、B 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0BA 和 B 之间摩擦力为 0C地面对 B 的支持力为 20N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3N,方向水平向左16(1 分)两个边长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用质量不计的细线连接,轻轻放入某液体中,静止后悬浮,细线处于绷紧状态,如图所示。则()A甲受到的浮力比乙受到的浮力大B甲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C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第 5页(共 39页)D
7、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17(1 分)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 F1和水平向右的 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 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 ND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8(1 分)甲、乙、丙三个小球的质量 m 和体积 V 如下表所示。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释放,在其稳定后,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甲、F乙和 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小球甲乙丙m/g304054V/cm3605020AF甲F乙F丙BF乙F甲F丙CF丙F乙F甲DF甲F丙F乙19(1
8、分)如图所示,斜面上质量为 m 的物体受到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7N 的力 F 作用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大小不可能大于 7ND大小可能等于 7N20(1 分)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 55 克,体积为 50 立方厘米。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6页(共 39页)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 0.55 牛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 1.1103千克/米3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
9、力D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F甲F乙F丙二二、填填空空题题(每每空空 2 分分,共共 32 分分)21(4 分)“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如图所示,航天员在空间站演示摆球实验:拨动摆球后,摆球绕固定点持续转动,其运动状态(选填“不变”或“改变”)。在此过程中,摆球(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22(6 分)如图所示的是钢丝钳,钳口做得很薄,目的是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钳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钢丝钳可以掐断钢丝,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23(4 分)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演示的浮力消失实验,将乒乓球放到水里以后,乒乓球不再上
10、浮,而是停在水中,这是因为浮力来源于力引起的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力差,当此力消失,液体的内部压强(选填“相同”或“不同”),浮力也就消失了,所以乒乓球不会上浮。第 7页(共 39页)24(4 分)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m/s;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25(4 分)如图为自制发球机示意图,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变。已知球的质量为 2.5g,竖直方向受大气压作用的等效面积为 12.5cm2,若不计管壁摩擦,当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为Pa 时,球恰能上升;若考虑管壁摩擦,则需要乒乓球上方的风速(g
11、取 10N/kg)。26(6 分)如图所示,用量程 05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根据图中读数可知,物块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是N,未知液体的密度为g/cm3。将图中弹簧测力计刻度用密度值标注,制成弹簧密度计,物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可直接读得待测密度值,则此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水1.0103kg/m3)27(4 分)如图甲所示,一个棱长为 10cm、重为 9N 的正方体物块 M,水平放置在一个方第 8页(共 39页)形容器中,M 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 h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 t100s 时,物块 M 在水中处于(选填“沉底”、“悬
12、浮”或“漂 浮”)状 态,图 乙 中 a 的 值 为cm(g 10N/kg)。三三、实实验验探探究究题题(除除第第 29 题题每每空空一一分分外外,其其它它每每空空 2 分分,共共 26 分分)28(4 分)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1)如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再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仍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A.否定相应的理论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13、D.分析原因,重新设计实验29(6 分)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来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第 9页(共 39页)(1)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再分别换用棉布和木板表面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 1 所示。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相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2)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图 2 是伽
14、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属于推理的是(选填“甲”或“乙”)。(3)后来,笛卡尔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十七世纪初,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4)上述实验及科学家研究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A.科学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B.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C.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观点D.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不可以质疑30(12 分)在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明进一步探究浮力的有关问题。实验一:探究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
15、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1)实验步骤如下(水1.0103kg/m3,g 取 10N/kg):第 10页(共 39页)步骤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为 0.96N;步骤 2: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步骤 3:如图丙所示,将物体轻轻放入量筒中,发现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N;步骤 4:观察量筒中水面的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可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N。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实验二: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小明又将该物体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小红认为小明的
16、实验不合理,她判断的理由是。液体液体的密度(g/cm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cm3)物体状态物体受到的浮力(N)液体 10.85100沉底0.80液体 21.280漂浮0.96(3)该物体在液体 1 中处于沉底状态,说明物体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 1 的密度;若使该物体在液体 1 中上浮,你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四四、解解答答题题(第第 31 题题 5 分分,第第 32 题题 6 分分,第第 33 题题 5 分分,共共 16 分分)31(5 分)质量为 6103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10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行驶,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等于车重的 0.08 倍
17、,g 取 10N/kg求:(1)汽车在 1min 内通过的路程;第 11页(共 39页)(2)汽车所受重力的大小;(3)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4)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写明理由)32(6 分)在物理课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想要用橡皮泥做“船”浮在水面上,并探究橡皮泥“船”的装载能力。他们用一块体积为 20cm3的橡皮泥做成一只“船”,放入水中漂浮,试着向其中添加物体,发现最多只能装载 25g 的物体,如图所示。查阅资料知道橡皮泥的密度为 1.5103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g 取 10N/kg,求:(1)将这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少?(2)这只橡皮泥“
18、船”装载最多物体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3)该小组同学想提高橡皮泥“船”的装载能力,请你帮助他们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33(5 分)已知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密度、底面积、高度的数据如下:圆柱体密度(千克/米3)底面积(米2)高度(米)甲510321030.6乙810351030.5求甲的质量 m甲;求乙对地面的压强 p乙;若在甲、乙上方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甲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为 49 牛。求乙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p乙。第 12页(共 39页)2022-2023 学学年年浙浙江江省省宁宁波波七七中中八八年年级级(上上)期期中中科科学学试试卷
19、卷参参考考答答案案与与试试题题解解析析一一、选选择择题题(1-10 题题每每题题 2 分分,11-20 每每题题 1 分分,共共 30 分分)1(2 分)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舟船行驶【分析】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解答】解:行星转动、骏马奔腾、舟船行驶都发生了位置的变动,都属于机械运动;鲜花怒放属于自然现象。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属基础题目。2(2 分)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A1.2cm/sB1.2m/sC12cm/sD12m/s【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速度
20、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速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答】解:1km/hm/s,正常情况下,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 4.5km/h4.5m/s1.2m/s 左右。故选:B。【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3(2 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A地球B液体C盛液体的容器D物体本身【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
21、的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液体有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第 13页(共 39页)作用。【解答】解: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因为液体有重力,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下的压力作用,液体有重力和具有流动性,液体对物体产生向上的压力作用,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即物体受到的浮力,所以施力物体是液体。故选:B。【点评】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因为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力,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力是因为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强作用,液体压强是因为液体有重力和具有流动性。4(2 分)下列各种动作中,在水平地面上无法保持的是()ABCD【分析
22、】在没有其他辅助的情况下,健身者要在水平地面上保持某种姿势,则健身者必须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于健身者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这两个力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人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当二者共线时即可平衡,故 A 错误;第 14页(共 39页)B、健身者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脚的支持力作用,由图可知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线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健身者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不可能平衡,故 B 正确;C、体操运动员受重力、支持力和球的压力作用,当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即可平衡,故 C 错误;D、太极爱好者此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在同一直线上,能够平衡,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
23、】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平衡力。5(2 分)下列动物身体部位的形态特点,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A啄木鸟的喙尖尖的B鸭子趾间有蹼C狼的犬齿尖锐D老鹰的爪非常锋利【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解答】解: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A 不符合题意;B、鸭子趾间有蹼,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 B 符合题意;C、狼的犬齿尖锐,是在
24、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C 不符合题意;D、老鹰的爪非常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角度来分析压强的变化是解决该题的关键。6(2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木板上拉动木块,使木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木块所受重力和木块对木板压力的三要素相同C木块所受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木板第 15页(共 39页)D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2)木块所受重
25、力的作用点在木块上,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木板上;(3)木块受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4)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解答】解:A、木块相对于木板向右滑动,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 A 错误;B、木块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木板上,二者的作用点不同,故 B 错误;C、木块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木板,故 C正确;D、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细线的拉力是发生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析、摩擦力的判断、力的三要素等,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浙江省 宁波 七中八 年级 期中 科学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