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 化学平衡.pdf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 化学平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 化学平衡.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2016 万卷周测卷(化学平衡)万卷周测卷(化学平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Cl35.5 C12 Na23 Al27 K39 He4 P31 Cu64 Ba137 Ca40 Cu64 Mg24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5 小题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要求的)1.在 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H=a kJ/mol(a0),该温度下 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若生成 1molFe
2、,则吸收的热量小于 akJ B 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 c(CO)=0.100mol/L,则 c(CO2)=0.0263mol/L 2.向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7.6mol NO 和 3.8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NO(g)O2(g)2NO2(g)2NO2(g)N2O4(g)测得 NO2和 N2O4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 维持容器温度为T1,10min 后升高并维持容器的温度为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 5min 反应的平均速率 v(N2
3、O4)0.18molL1s1 BT1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0.6 C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 3.6mol NO2和 2.0mol N2O4,T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 10%3.下列有关颜色变化错误的是()A在 4mL0.1mol/L 的 K2Cr2O7溶液中滴加数滴 1mol/LNaOH 溶液,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 B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钴晶体,滴加浓盐酸溶解后加水稀释至紫色,将试管置于热水中片刻,溶液颜色变成粉红色 C向血红色的 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 KI 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D用 50mL 针筒抽取 30mL 红棕色的 NO2气体并封住注射孔,
4、当用力推压活塞,压缩针筒中的气体(此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变化),从针筒顶端观察,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4.若氧元素只有16O、18O 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 A16O 和18O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16O 与18O 的相互转化 C向 22322SOgOgSOg的平衡体系中加入18O2,达到新的平衡后18O 只2 出现在 O2与 SO3中 D 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 H218O 的普通水时,阳极可能产生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氧分子 5.在某恒定温度下,向容积为 1L 的容器中投入 1mol CO 和 2mol H2O,发生如下反应:CO(g)+H
5、2O(g)CO2(g)+H2(g),平衡时生成 CO2mol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其中增加 2mol H2O(g),使反应到达新的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旧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是 5:3 B新平衡时 H2O 的转化率为 20%C新平衡时 CO 的浓度是 0.2 molL1 D新、旧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密度之比为 5:3 6.已知反应 N2(g)+3H2(g)2NH3(g);H0,向某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1:3 充入 N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如图是某物理量(Y)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Y 可以是()AN2的转化率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密闭容器的压强 DH2的体积
6、分数 7.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 4molA 和 2molB 放入一密闭容器中 2A(g)+B(g)2C(g)+D(s),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为 a;在相同条件下,按下列配比分别投放 A、B、C、D,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不等于 a 的是()A 4mol、2mol、0mol、2mol B 2mol、1mol、2mol、2mol C 2mol、1mol、2mol、1mol D 2mol、1mol、0mol、1mol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NaCl 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 Na+和 Cl B 溶于水后能够电离出 H+的化合物都是酸 C 氯化氢溶于水能够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够导电 D
7、 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9.(2015邢台模拟)将 1mol SO2和 1mol O2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达到平衡时 SO3为0.3mol 若此时移走 0.5mol O2和 0.5mol SO2,则重新达到平衡后,SO3的物质的量()A 等于 0.3 mol B 等于 0.15 mol C 小于 0.15 mol D 大于 0.15 mol,小于 0.3 mol 10.将 CO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为 CO2(g)+3H2(g)CH3OH(g)+H2O(g)H
8、0.500时,在体积为 1L 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3mol H2,测XY1.000.750.500.250310()c mol L/mint3 得 CO2浓度与 CH3OH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曲线 X 可以表示 CH3OH(g)或 H2O(g)的浓度变化 B从反应开始到 10min 时,H2的反应速率 v(H2)=0.225mol/(Lmin)C平衡时 H2 的转化率为 75%D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3 11.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2N2(g)+3H
9、2O(g)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 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来源:Zxxk.Com C 单位时间内消耗 NO 和 N2的物质的量比为 1:2 时,反应达到平衡 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12.在2CoC1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224226CoC16H OCo(H O)4C1 蓝色 粉红色来源:Z|xx|k.Com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2CoC1固体溶于少量水中得到蓝色溶液 B.将2CoC1固体溶于大量水中得到粉红色溶液
10、 C.24CoC1和226Co(H O)都是配合物离子(或称络离子)D.将2CoC1溶于浓盐酸,可得到蓝色溶液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 与 H2O 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饱和 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C、FeCl3和 MnO2均可加快 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 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D、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 NH4Cl 溶液 14.某温度下,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X(g)和 2molY(g)发生反应:X(g)+m
11、 Y(g)3Z(g),平衡时,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 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 与 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 D、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 0.4 molL1来源:学.科.网 15.一定温度下,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4 A反应开始到 10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 10s,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mol/
12、L C反应开始到 10s 时,Y 的反应速率为 0.0395mol/(L.s)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二二、填空(、填空(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小题)16.已知:将 KI.盐酸.试剂 X 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H2O2+2H+2I2H2O+I2,且生成的 I2立即与试剂 X 反应而被消耗。一段时间后,试剂 X 将被反应生成的 I2完全消耗。由于溶液中的 I继续被 H2O2氧化,生成的 I2与淀粉作用,溶液立即变蓝。因此,根据试剂 X 的量.滴入双氧水至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即可推算反应 H2O2+2H+2I2H2O+I2的反应速
13、率。下表为某同学依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mL)编号 10.1mol L KI 溶液 H2O 10.01mol L X 溶液 10.1mol L 双氧水 11mol L 稀盐酸 催化剂来源:学|科|网 溶液开始变蓝时间(min)1 20.0 10.0 10.0 20.0 20.0 无 1.4 2 20.0 m 10.0 10.0 n 无 2.8 3 10.0 20.0 10.0 20.0 20.0 无 2.8 4 20.0 0 10.0 10.0 40.0 无 t 5 20.0 10.0 10.0 20.0 20.0 5 滴 24
14、3eFSO 0.6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实验 1.2 的目的是探究 H2O2浓度对 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2 中 m=,n=(2)已知,I2与 X 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1:2。实验 3 从开始至反应进行到2.8min 时,此段时间内 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 v(I-)=_。(3)一定温度下,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 v=kc a(H2O2)c b(I)c(H+)(k 为常数),则:实验 4 时,烧杯中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 t=_。根据上表数据可知,a.b 的值依次为 和 。(4)实验 5 表明:硫酸铁
15、能提高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催化剂 (填“提高”或“降低”)了反应活化能。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Fe2(SO4)3对 H2O2+2H+2I2H2O+I2催化的过程。.(不必配平)5(5)若要探究温度对 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双氧水大量分解,应该采取的加热方式是 。17.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 HNO3和 NH4NO3,如下图所示。NH3NONH4NO3NO2HNO3IIIIIIIV(1)I中,NH3和 O2在 催 化 剂 作 用 下 反 应,其 化 学 方 程 式 是_。(2)II 中,2NO(g)+O2(g)2NO2(g)。在其
16、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 NO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比较 p1、p2的大小关系_。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3)III 中,将 NO2(g)转化成 N2O4(l),再制备浓硝酸。已知:2NO2(g)N2O4(g)H1 2NO2(g)N2O4(l)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N2O4与 O2、H2O 化合的化学方程式_。(4)IV 中,电解 NO 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 补 充 物 质A,A是 _,说 明 理 由:_。18.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 SO2转化为
17、 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 已知:SO2(g)+12O2(g)SO3(g)H=98kJmol1(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若在此温度下,向 10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mol SO2(g)、16.0mol O2(g)和 3.0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 v(正)v(逆)(填“”、“”或“=”)6(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0mol SO2和 1.0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 1.6L,则 SO2的平衡转化率为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 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 (填字母)A保持
18、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1.0mol O2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1.0mol SO3 C降低温度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4)若以如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 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 SO2和水的质量比为 0.2016 万卷周测卷(化学平衡)答案解析万卷周测卷(化学平衡)答案解析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1.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 1molFe,吸收的热量等于 akJ;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C、该反应前
19、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条件下,压强始终不变;D、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判断 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 1molFe,吸收的热量等于 akJ,故 A 错误;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 B 错误;C、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条件下,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 C 错误;D、该温度下 K=0.263,若 c(CO)0.100mol/L,由平衡常数可知 c(CO2)=0.1mol/L0.2630.0263mol/L,故 D 正确;故选 D 点评: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平衡
20、状态的判断、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等,难度中等,注意 C 选项中平衡状态的判断,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2.D 解析:A、前 5min 反应的平均速率 v(N2O4)=c/t=0.9mol/L5min=0.18mol(Lmin)-1,故 A 错误;B、T1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c(N2O4)/c2(NO2)=0.91.52=0.4L/mol,故 B 错误;C、在该题中,不知道温度 T1、T2的高低变化,所以无法判断反应的吸放热情况,但是物质和氧气之间的化合反应大多是放热的,也是放热的,故 C 错误;D、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3.6mol NO2和
21、2.0mol N2O4,则 Qc=0.31K,所以反应正向进行,T1达到平衡时,7 2NO2(g)N2O4(g)初始:1.8 1.0 变化:2x x 平衡:1.x 1.0+x 则(1.0+x)/(1.82x)2=0.4,解得 x=0.1,即 N2O4的转化率为 10%,故 D 正确 故答案选 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关键,难度不大。3.B 解析:A、重铬酸根(Cr2O72-)和铬酸根(CrO42-)离子间存在如下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滴加 NaOH 溶液,平衡正向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 化学平衡 化学 二轮 复习 高考 周测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