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综含答案.pdf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综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综含答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九月月考)试题第 1页共 12 页2024仁寿一中北校区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5 题,共题,共 300 分,共分,共 12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2、;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i-59As-75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126 分)分)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
3、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洗涤时需要高速长时间离心以便彻底分离白细胞和红细胞B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与其所带电荷量有关,与分子形状大小无关C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D 用磷酸缓冲液进行透析时可除去样品中小分子杂质2用3H 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 DNA 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但含有秋水仙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计数分裂后期细胞被3H 标记的染色体数目可推测复制次数B检测 DNA 双链上3H 标记情况可判断 DNA 复制的方式C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抑制
4、着丝粒的分裂D细胞完成第二次 DNA 复制时有一半的染色单体被标记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 表示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b 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 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协同进化Dd 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高三(九月月考)试题第 2页共 12 页4近日,武汉某高校出现了一例霍乱病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该菌主要生活在含盐的沿海水域和河口,经常寄生在浮游动物和贝类体内,遇到合适时机,即可感染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霍乱弧菌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大
5、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细胞结构B寄生在贝类体内的霍乱弧菌需利用贝类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严重腹泻会导致病人脱水,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就能恢复正常D将贝类煮熟后再食用可避免被霍乱弧菌感染,这与高温导致蛋白质变性有关5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 蛋白,它与靶膜上的 TSNARE 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依次参与呼吸酶分泌过程B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C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囊泡的参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
6、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D图中 TSNARE 与 VSNARE 的结合存在特异性6胰岛素是我们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由 A、B 两个肽链组成,其中 A 链有 21 个氨基酸,B 链有 30 个氨基酸,两条链之间通过 3 个二硫键连接在一起,二硫键是由两个-SH 脱去两个 H形成的,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 50 个肽键B51 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减少了 104 个氢原子C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空间结构决定D该蛋白质有 2 个游离的羧基和 2 个游离的氨基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的理想
7、材料B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氢气贮存、运输的新途径C“山东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锈钢是一种主要含 Fe、Cr、Ni 且不易生锈的合金钢高三(九月月考)试题第 3页共 12 页8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mol该有机物能与32molNa 1molNaHCO、反应B该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C该有机物中有 4 种官能团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水解、酯化反应9某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X、Y、Z、Q、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Q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 Y 核外电子总数
8、相同,X 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下列正确的是()AX2Q2为非极性分子BW 元素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紫光C简单离子半径:ZQWD该化合物中与 Y 单键相连的 Q 不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无色溶液中:Na+、NH4、MnO4、Cl-B中性溶液中:K+、Fe3+、NO3、SO24C由水电离的 c(H+)=110-12molL-1溶液中:Na+、Fe2+、NO3、I-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NH4、Cl-、NO31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装置操作目的熔化23Na CO固体检验二氧化硫
9、的还原性制备氨气接收石油分馏所得馏分12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能实现化学能 100%转化为电能B电子移动方向为:a 极b 极质子交换膜a 极C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OCH33H2O8e=2CO212HD当 b 电极消耗标况下 22.4 L O2时,质子交换膜有 4 mol H通过高三(九月月考)试题第 4页共 12 页13常温下,向某二元弱酸2H R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测得溶液中含 R 微粒占所有含 R 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 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2H R溶液中,2c Hc OHc Rc
10、HRB 曲线表示溶液中HR占所有含 R 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Cb 点溶液中,c Na3c HRD2Na R溶液中:22c Na2 c HRc H Rc R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分。14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
11、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一辆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 50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驾驶员立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已知行人还需 12s 才能通过斑马线,则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A56m/s2B1m/s2C32m/s2D2m/s215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 10 米跳台冠军,图为其竖直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以其向上离开跳台时作为计时起点,运动过程中视其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时刻达到最高点Bt3时刻开始进入水面Ct2t3时间段加速度竖直向下D0t2时间运动
12、员做匀变速运动16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 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皮兜。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高三(九月月考)试题第 5页共 12 页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 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 1.5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皮兜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A1.2 kLBkLC2 23kLD23kL17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其x 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余数据已在图中标出。根据图中数据可知()A2st 时刻,甲乙两车速度大小相等B02 s 内,甲车位移等于乙车位移C甲车的初速度大
13、小为 2m/sD相遇之前,0.75st 时两车相距最远182021 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轨道器分离,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假设着陆巡视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为 h 时以大小为 v 的速度竖直匀减速下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大小恰好为零,则()A.此过程着陆巡视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vB.此过程着陆巡视器运动的时间为2hvC.此过程着陆巡视器通过前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D.此过程着陆巡视器下降2h时的速度大小为2v19小红用频闪照相法研究竖直上抛运动,拍照频率为5Hz,某次实验吋小球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拋,照相机在此过程中爆光于 8 次,由于上升过程和下
14、降过程小球经过相同位置时都被曝光,所以在底片上记录到如图所示的 4 个位置,a、b 两点间距离为 L1,b、c 两点间距离为 L2,,c、d 两点间距离为 L3,重力加速度210m/s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率为 0.4m/sBa点距竖直上抛的最高点的距离为2.45mC123:3:2:1LLL D123:5:3:1LLL 20如图所示,质量为 2m 的物块 A 静置于水平台面上,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半球体 C 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 B(可视为质点)放在半球体 C 上,P 为三根轻绳 PA、PB、PO 的结点。系统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P 点位于
15、 C 正上方距离其球心高 h 处(h=2R),OP 竖直,PA 水平,PB 长为32R,已知 A 与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正确的是()A.绳 OP 的拉力大小为 mgB.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mg高三(九月月考)试题第 6页共 12 页C.B 对 C 的压力大小为12mgD.绳 PB 对 B 的拉力大小为34mg21一质点以初速度 v、加速度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一段时间后质点运动的路程与位移大小之比为 53,则该过程的位移和时间可能为()A位移大小为av42B位移大小为av832C时间为32vaD时间为va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分)三、非
16、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129 分。分。22(7 分)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得自由落体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A直流电源B天平及砝码C 低压交变电源D毫米刻度尺(2)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
17、频率为 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点,图中四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cm;(3)在打下点 D 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3(8 分)某同学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图甲图乙高三(九月月考)试题第 7页共 12 页(1)在实验中关于平衡摩擦力所采取的操作是_A将木板上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物块在沙和桶的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物块在沙和桶的拉动下恰好处于静止状态C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和桶的情况下使物
18、块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上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和桶的情况下使物块恰好做匀速运动(2)本实验中认为物块所受到的合力等于沙和桶的重力,则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3)若遮光片宽度是 d,沙与桶的质量是 m,将物块拉至与光电门 B 的距离为 S 的 A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遮光时间为 t,改变沙与桶的质量 m,重复上述实验(保持 S 不变)。根据实验数据画出2()dmt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2()dt与 m 的表达式是:2()dt_;若图线的斜率为 k,则物块的质量 M=_。24(12 分)如图,一中心开孔的质量为 M 的圆柱体套在一固定的水平杆上,圆柱体下端连接原长为L
19、0、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在一大小未知的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设圆柱体与杆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sin53=0.8,cos 53=0.6。求:(1)水平力 F 的大小及弹簧的长度;(2)圆柱体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需满足的条件。25(20 分)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斜面(斜面足够长)的倾角分别为=37、=53,其中 AC 面粗糙,BC 面光滑。一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 P、Q,P、Q 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P 的质量 m=1kg,Q 的
20、质量 M=1kg,P 距离斜面底端 A 的距离 L=10m,P与斜面 AC 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 g=10 m/s2,sin37=0.6,cos37=0.8,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1)求 P 所受到的摩擦力;(2)现改变 Q 的质量,发现 P 由静止开始向上匀加速运动,经时间 t0=2s 时速度大小为 10m/s,求物块 Q 的质量改变量;(3)在(2)问的情况中,速度达到 10m/s 时,剪断轻绳,求剪断轻绳后 P 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t。高三(九月月考)试题第 8页共 12 页26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二元酸,在化工生产、有机合成工业、医药、润滑剂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21、。(14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图甲图乙.反应原理(图甲):.反应装置图(图乙):.反应步骤:在仪器 a 中加入环己醇,三口烧瓶中加入浓硝酸(适当过量),开启磁力搅拌,并通入冷凝水,打开仪器 a 的活塞,缓慢滴加环己醇。控制反应温度为 80至反应结束,按顺序拆除导气吸收装置和冷凝回流装置,取下三口烧瓶,置于冰水中冷却 20min 以上,然后进行抽滤,用少量的冰水洗涤滤饼,即可制得己二酸粗品。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实验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为。(2)仪器 a 中的支管的用途为。(3)仪器 b 的名称为,冷凝水的进水口为(填“c”或“d”)。(各 1 分)(4)本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其原因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综含答案 四川省 仁寿 第一 学校 校区 2023 2024 学年 上学 月月 考试题 理综含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