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pdf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第一批初中地理西欧大国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 月 5 日 上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西欧大国2.内容:活动读图 8-30,完成下列任务。找出法国濒临的海、海湾、海峡以及陆上邻国,说一说其陆地轮廓的大致形状。找出巴黎盆地、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归纳法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找出罗纳河、塞纳河,说出它们大致的流向以及注入的水域。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略呈六边形。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南部和东部边境分别为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法国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海洋性减弱,南部属地中海
2、气候。法国工农业都很发达,服务业地位突出。工业以汽车、飞机制造、医药、服装、化妆品为支柱产业。核电占总发电量的 70%以上。法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小麦、玉米、葡萄和牛肉等产量均居欧洲西部各国之首,畜牧业和园艺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巴黎盆地是主要的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3.基本要求:(1)结合地图进行讲解。(2)试讲控制在十分钟之内。(3)板书设计突出重难点。(4)讲清楚法国的自然条件与工农业发展。答辩题目1.简述法国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2.地理学科常用的教学媒体有哪些呢,举例说明?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播放法国风光
3、视频,最后出示埃菲尔铁塔图片,提问学生:这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建筑?(法国),从而引出本节课题西欧大国。环节二:新课教学1.概况【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图 8-30法国地形分布,学生结合图片,完成活动一任务。(1)找出法国濒临的海、海湾、海峡以及陆上邻国,说一说其陆地轮廓的大致形状。(2)找出巴黎盆地、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归纳法国地势的基本特征。(3)找出罗纳河、塞纳河,说出它们大致的流向以及注入的水域。【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读图,获取信息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法国大陆轮廓略呈六边形,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因此罗纳河向南流入地中海,塞纳河向西流入英吉利海峡。
4、2.气候与农业【活动探究】学生以地理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法国的气候与农业。【教师活动】大屏幕投影世界的气候类型图,学生观察地图,找出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问题】观察它们的特点,是否能总结出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学生回答】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问题】在不同的气候类型下,农作物生长也不一样,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农作物是什么?【学生回答】小麦和葡萄。【问题】小麦适合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对生长的环境有什么要求,葡萄适合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对生长的环境的要求又是怎样的?
5、【学生回答】巴黎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冬季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小麦;而降水适中,日照充足,在具有温暖、干燥或炎热漫长的夏季及温凉冬季的地区,最适宜葡萄的种植。【教师总结】法国是一个工农业都非常发达的国家,法国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葡萄酒畅销世界。环节三:巩固提高【教师活动】播放法国葡萄种植园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对法国葡萄酒的深入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结合法国地形和气候条件说明法国葡萄酒畅销世界的原因。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作业:让学生分组收集法国的有关资料,比如酒文化组、建筑艺术组、时装与香水组、历史任务组,
6、举办展览或墙报。【板书设计】西欧大国一、概况二、气候与农业1.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2.葡萄酒畅销世界【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法国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参考答案】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地理学科常用的教学媒体有哪些呢,举例说明。【参考答案】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地理教学媒体有多种分类,我们依据地理教学媒体物质属性及其分类功能分为语言、图像、实验、电教、系统五大类媒体。初中地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 月 5 日 上午 湖北省黄石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
7、题目: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2.内容: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脉东麓,东到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面积约 560 万千米 2,由亚马孙河长期冲积而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内。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里森林茂密,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水系跨越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居世界第 2 位。亚马孙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
8、达 300 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3.基本要求:(1)要有板书。(2)条理清晰,重点突出。(3)说出亚马孙平原的地形、气候与亚马孙河流量之间的关系。答辩题目:1.亚马孙平原的气候的成因是什么?2.区域地理的教学思路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引出新课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什么吗?亚马孙平原。平原处一般都会有大规模的城市和人口,而在这个地区却人迹罕至,这和它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有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亚马孙平原。(二)新课讲授1.亚马孙河平原的位置【教师活动】出示巴西地形分布图。【学生活动】观察巴西地形分布图,分析亚马孙河平原的地理位置。【师生共同总结】
9、经纬度位置:0到 10S 之间,45W 到 75W 之间。海陆位置位:西起安第斯山脉东麓,东到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2.亚马孙河平原的自然特征(1)地形特征【教师活动】出示亚马孙平原分层设色地形图。【问题】分析亚马孙平原的地形特征。【学生回答】亚马孙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位于 150 米以下,以平原地形为主。(2)气候特征【教师活动】出示亚马孙河气候分布图。【问题】分析该地区气候特征。【学生回答】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植被和水文特征【教师活动】展示巴西地区热带雨林和亚马孙河的介绍资料。【问题】总结该地区的植被和水文特征。【学生回答】亚马孙河平原形
10、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里森林茂密,林中幽暗潮湿,动植物种类繁多。这里水系众多,形成了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师生总结】亚马孙河平原由亚马孙河长期冲积而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另外这里还发育出了亚马孙河。3.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教师活动】展示亚马孙河流域分布图。【问题】分析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师生共同总结】流量大、流域面积广、长度长、支流众多、水流平缓。【教师活动】出示亚马孙河河口流量的柱状图。【问题】分析亚马孙平原的地形和气候对亚马孙河流量的影响。【师生共同总结】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使得年降水
11、量大,西部以高大山系为主,南北都为高原,有利于降水向中部的亚马孙平原汇集,导致亚马孙河流径流量大。再加上由于平原地形排水不畅,所以洪水季易在河口处形成“河海”。(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引导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作业:亚马孙河流域的雨林近些年遭遇着破坏,写一篇与保护热带雨林有关的小短文。【板书设计】亚马孙河平原与亚马孙河一、亚马孙河平原的位置二、亚马孙河平原的自然特征三、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答辩题目解析】1.亚马孙河平原的气候的成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亚马孙平原的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为地带性气候,主要是因为位于赤道低气压带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量大,全年高温多雨。2.区域地理的教学思路是什么?
12、【参考答案】在认识一个区域时,应该参照以下思路:第一步,感知位置,包括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第二步,深入学习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第三步,探究各地理特征的联系,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地区。第四步,对比差异,对比该地区和其他同纬度或同经度等地区的差异。初中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 月 5 日 上午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2.内容:3.基本要求:(1)讲清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2)采用地图法进行教学。(3)试讲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答辩题目: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
13、要原因?2.请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展示世界灯光图,教师世界灯光分布图引起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以此让学生知道灯光亮的地方和暗的地方代表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并提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进而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教师活动】教师 PPT 展示如下材料。材料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图。材料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比较。材料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儿童生活场景和受教育场景图。【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哪些方面的差异?并概括如
14、下表格。【学生活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农业发展、人均收入、生活环境及教育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师生总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高低教育状况先进落后科学技术状况高低生活环境状况优越差医疗卫生状况完善差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差异的原因【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所学知识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差异的原因。【学生活动】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师生总结】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加工制造业发达,从世界各地进口原材料,大量出口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加之现代服务业发达,因而经济发展水平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技术落后,使得经济发展
15、落后。3.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教师活动】展示现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图片,如中国、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及巴西等。【问题】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个感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否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学生回答】发展中国家也抓住机遇,不断发展自己,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教师总结】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亚洲与南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抓住了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契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甚至赶上并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三)巩固提高展示我国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及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比较。帮助
16、学生进一步认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作业:通过询问父母及亲人,思考和总结我们的生活在 20 年前、10 年前和现在的差别。【板书设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差异的原因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答辩题目解析】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并销往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的掠夺和剥削,资源遭侵占,技术落后,产品单一,导致经济发展落后。2.请问本
17、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图文资料及数据,说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差异。【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学会阅读和分析图表,提高读图和析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虽然存在差异,但地位都是平等的,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二批第二批初中地理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多媒体播放小河公主的考古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小河公主的尸体为什么历经四千年仍保存完好,且面部笑容清晰可见美丽无比?这和气候有关系吗?从而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教师活动】
18、教师 PPT 展示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图。【问题】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学生活动】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追问】哪个大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学生活动】亚洲。2.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教师活动】展示莫斯科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问题】结合莫斯科说出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何特点?【学生活动】全年降水较平均,气温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教师活动】展示乌鲁木齐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问题】乌鲁木齐和莫斯科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有何区别?为什么?【学生活动】以前后 4 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乌鲁木齐的降水量小于莫斯科,降水量的变率大。【教师总结】其实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
19、地区非常广,因此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内部,不同地区的降水量是不同的,越往内陆地区,降水越少。因此呈现的自然景观也有区别。3.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景观【教师活动】展示世界主要自然带分布图。【问题】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的地区有什么景观?其中,分布最广的是什么?【学生活动】分布有温带森林、温带森林草原、温带草原、温带半荒漠和温带荒漠景观。【教师补充】除了以上景观之外,还有针叶林景观。(三)巩固提高展示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不同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将图片与文字进行一一对应。(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作业: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哪些地区?【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总结气候
20、类型的判断方法?【参考答案】据气候特征图和气温、降水资料判断“三步判断法”第一步: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第三步: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2.请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参考答案】【重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差异及景观差异。【难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差异及景观差异。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考题回顾二、考题
21、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火车图片,教师:“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个俗语告诉我们,交通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二)新课讲授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学生活动】结合课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问题】什么是交通运输业?【学生回答】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公路、铁路、民航里程变化示意图。【问题】在这三种交通方式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一个,据图说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学生回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民航,可以看出中国交通线路总长度大幅增加。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22、教师活动】出示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问题】我国铁路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分别有哪些?【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南北向的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的有:滨州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教师活动】继续出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学生活动】在中国铁路分布图上找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并用不同颜色的铅笔描画出来,并且找出主要铁路干线交会的铁路枢纽名称。【师生共同总结】京广线与陇海线郑州;京沪线与陇海线徐州;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兰州;京沪线与沪昆线上海;京哈线与哈大线沈阳、哈尔滨;成昆线与宝成线成都;京沪线与京广线株洲。(三)小结作业小结:
2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作业:写出你寒假想要去旅游的地方,并为自己制定一套铁路的出行方案。【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省、运价低、速度慢。航空运输速度快、运量低、运价高。铁路运输运量大、运价低、速度较快。管道运输损耗少、连续性强、运量大、运价低。2.用另一种方式设置本课时的导入。【参考答案】多媒体视频导入:原创 DV我的高铁之旅在观赏视频时,提示学生思考乘坐高铁需注意哪些方面,步骤是怎样的,以及选择高铁的原因等。观赏完了视频,我们也简单了解了如何乘坐高铁。在现代社会,交通运输对人们的
24、生活有很大影响,本节课让我们就一起走进交通运输业,了解它的发展和特点。初中地理中国的降水分布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北方传统民居和南方传统民居图,问:“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房屋以平房为主,而南方以尖顶为主呢?”学生:“因为南方降水比较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降水分布是不均匀的,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降水的特点。(二)新课讲授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教师活动】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问题】根据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学生回答】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量
25、柱状图。【问题】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时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3.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干湿状况分布图。【问题】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将我国各地区进行分类。【学生回答】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为主。4.降水的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师活动】出示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屋和浙江绍兴市的砖墙斜顶屋的景观图。【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小组间进行讨论,分析降水的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师生共同总结】(1)影响房屋构造(北方降水少,以平顶为主,南方降水多,以尖顶为主)。(2)影响植被(湿润区林木繁茂,干旱区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下半年 教师资格 考试 初中 地理 面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