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练习):_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1.pdf
《高中历史( 练习):_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练习):_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1.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第 1 1 课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基础巩固 1 1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解析题干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以法教化人民,使官吏成为推广法律、教化人民的教师。这明显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主张。答案 D 2 2 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齐桓公与管仲画像砖 A.齐桓公曾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 B.管仲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管仲改革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D.管仲改革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解析管仲
2、在改革中虽然承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占有的合法性,但他没有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承认土地私有制,其改革仍然是奴隶制的富国强兵的改革。答案 D 3 3 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A.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解析“食有劳而禄有功”,意即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该做法有利于打破世卿世禄制,为新兴地主阶级参与和控制政权创造了条件。答案 C 4 4 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颁布的法令规定,收回封君三代以后子孙的爵
3、禄。这实际上是要()A.向周天子发起挑战 B.向自耕农发起挑战 C.向旧贵族发起挑战 D.向各诸侯国发起挑战 解析收回封君三代以后子孙的爵禄,就是要废除世卿世禄制,这是对旧贵族特权的否定。答案 C 5 5诗经 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A.政治清明 B.经济发达 C.充斥尚武精神 D.矛盾重重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兴师”“修我戈矛”等信息体现出秦国民风质朴,强悍尚武。答案 C 6 6 据说,商鞅到秦国时,随身携带着一本书,他视这本书为珍宝,并借鉴该书的内容,为秦国制定了秦律。他携带的应是()A.诗经 B.孙膑兵法 C.法经 D.道德经
4、 解析商鞅热衷于法家思想,主张变法改革。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属于法家著作的仅有 C项。A 项是儒家经典,B 项是兵家的代表作,D 项是道家的代表作。答案 C 7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管仲改革后,齐国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3 管子乘马(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参考答案(1)齐国老百姓辛勤劳动,努力耕作。(2)管仲在改革中推行“相地而衰征”,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8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练习:_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1 高中历史 练习 第二 单元 改革 变法 风潮 秦国 历史 机遇
限制150内